戰“疫”治病也醫心 中國全民健康築起“心”戰線

  (抗擊新冠肺炎)戰“疫”治病也醫心 中國全民健康築起“心”戰線

  中新社長沙3月25日電 題:戰“疫”治病也醫心 中國全民健康築起“心”戰線

  作者 付敬懿 石榮

  “每次訪談結束,干預的每一位患者都會不斷地說‘謝謝’。很高興看到他們克服恐懼、走出陰霾,重拾生活的信心,這也是心理醫療隊的目的。”即使已經返回湖南長沙,心理醫師曾憲祥仍沒有閒下來,每天忙著通過微信及電話接受湖北出院病友的諮詢。


  41歲的曾憲祥是湖南省腦科醫院睡眠障礙與神經症科主任,在精神科工作近19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自願請戰到一線援助。從武昌方艙醫院到武漢經開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曾憲祥用特殊的方式治病:聆聽每一個患者內心的故事,幫他們撫平看不見的傷口。

  突發疫情使不少患者承受巨大心理壓力,甚至對治療產生了抗拒。為此,中國國家衛健委發佈《新冠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提出各地組建心理救援醫療隊、心理援助熱線隊伍,幫助民眾告別負面情緒。

  “有研究表明,積極的心理能提升人的免疫力。”湖南支援黃岡醫療隊隊員、成人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方政華說,為患者解“心結”,用音樂康復治療、減壓操等放鬆治療引導其主動表達情緒,可以為迅速治癒提供治療基礎。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護理隊長鍾竹青在日記中寫下自己的感觸:“愛和笑聲,也是治病的良方。”在醫院,她和同事將走廊變成體操廣場,與患者跳起呼吸操,將樂觀情緒傳遞。

  心理危機干預成為此次戰“疫”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不僅僅是湖北一線,疫情暴發後,中國各地都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針對不同人群實施分類,為健康構築起一條“心”戰線。

  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疫情以來,中國各地已開通免費心理諮詢熱線613條,並開發專業化網絡心理服務平臺,提供規範化心理服務。僅湖南各市州98家醫院組成的精衛醫聯體,截至3月22日共接聽熱線電話4798人次,日均諮詢是疫情前數十倍。

  “心理干預仍是後期關注重點,有些可能會發展為創傷後應激障礙。”曾憲祥說,當被疫情吸引的注意力逐漸轉移,哀痛、失落、矛盾糾結等“創傷後應激障礙”或將顯現。“對這類人群的關注和心理支持,至少5年內不放鬆。”

  心理援助將是一條比醫療救治更長久的戰線。湖南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湖南省腦科醫院院長王梟冶表示,疫情過後,民眾對心理健康問題有了更科學的認識,有問題能及時發現就醫,在醫生幫助下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和抗壓、調適能力。“未來中國精神心理衛生事業將得到更大的發展,為全民健康提供‘心靈’的保障。”

  早在2018年底,中國國家十部委就聯合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提出到2021年底,試點地區逐步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社會治理體系、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平安中國、健康中國建設,讓全民健康從“心”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