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本文導讀


環境是潛在的老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兒童認知發展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中積極主動建構的”。瑞吉歐認為:“環境生成課程,課程主題來源於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作用。”環境作為“第三位老師”,作為幼兒園的一種隱形課程,應具有教育、記錄的功能,並能不斷地激活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


我們的主題環境創設即是基於此種理念,強調圍繞主題活動內容,設計與之相吻合的主題牆或活動情境,佈置活動區角;強調環境的“中介和橋樑”作用,要能物化目標、物化內容。環境創設是幼兒園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環節和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在實施中,要鼓勵幼兒和家長參與環境的創設,充分體現環境的教育性、互動性、參與性、過程性和藝術性,以實現環境與課程、教學、幼兒以及家長之間的多元互動,實現“環境”與幼兒、教師、家長的不斷“對話”。

1. 主題牆的變化


(1) 活動室牆面


主牆為“馬路上”,結合主題開展“我知道的汽車品牌”“我認識的交通標誌”“我看到的車輛”“我經過的馬路”等系列活動,師幼及家長通過照片、繪畫、文字等方式共同收集記錄,幫助幼兒認識常見的交通工具及馬路上常見的事物,初步認識並瞭解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專屬會員可免費查看以下內容


“我認識的交通標誌”,張貼幼兒自繪的交通標誌,鞏固對交通標誌的認識。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我看到的車輛”,親子共同收集幼兒在生活中常見的車輛,並在班級談話活動中請幼兒進行介紹,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副牆為“十二生肖我知道”:結合主題“歡歡喜喜過新年”,設置副牆“十二生肖我知道”,通過開展相關活動幫助幼兒瞭解中國的十二生肖,並請幼兒收集家人的生肖屬性,自繪家人畫像張貼在相應生肖下。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背後的故事

找生肖:在張貼好自己和家人的生肖後,軒軒突然說道:“老師,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教師:“什麼秘密呀?”軒軒興奮地說道:“我發現蛇下面貼著的小人最多。”教師:“為什麼會這樣呢?”軒軒看了老半天,突然說道:”我知道了,因為蛇下面貼的都是小朋友呀,我們班都是屬蛇的!”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我長高了”:投放子母膠和幼兒學號,供幼兒自主合作測量身高,感受自己的成長。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2) 走廊牆面


“今天我值日”:前期投放單雙週值日生安排表,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很多幼兒難以記住自己的值日時間,因此經過師幼共同討論後,將值日生表進行了完善,增設綠色提醒圖標,幫助幼兒直觀瞭解自己的值日時間。


● ▼ ●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3) 寢室牆面


“我會疊被子”和“我會掖褲子”:增設本班幼兒學會疊被子及掖褲子的照片,肯定幼兒的學習與進步,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午睡停車場”結合主題,張貼幼兒自主設計的午睡停車場標誌,提醒幼兒安靜有序入睡。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2. 活動區的變化


(1) 語言區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基於主題,投放關於“馬路”和“中國民俗故事”繪本,幫助幼兒進一步拓展視野,深化主題學習。

● ▼ ●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好書推薦:利用每天餐前時間,讓每個幼兒輪流推薦書籍,並嘗試進行故事講述,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講講說說區”:依據主題相關活動,投放《多麼溫暖的禮物》和《鬧新春》圖片,供幼兒自主進行排序和講述,進一步鞏固故事內容學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交通新聞播報臺: 增設交通新聞播報臺,供幼兒結合自身經驗,自由講述自己看到的、或書本中描述的馬路上發生的事情,提高幼兒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找朋友:結合副牆“十二生肖我知道”,增設“找朋友”遊戲,提供十二生肖圖片及相應的序號和文字,幼兒可依據學習過的十二生肖順序,自主將圖片與序號或與文字相匹配,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十二生肖的認識。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2) 科學區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投放“我家的車牌號”“分一分”“交通棋”“找一找”“還能上幾人”等遊戲材料,幫助幼兒鞏固主題知識經驗,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分類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我家的車牌號:前期提供幼兒家裡的車牌號照片,供幼兒自主認識車牌號碼。後期新增遊戲“我家的車牌號”,投放自制車牌及數字,供幼兒自主張貼,進一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分一分: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汽車的特徵,運用自己的相關經驗,將汽車圖片進行分類,進一步提升觀察、比較和分析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交通棋:投放資源包材料交通棋,供幼兒進行遊戲,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交通規則。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找一找:結合主題相關活動,投放各種常見的交通標誌,讓幼兒自主分類,進一步深化主題學習,培養觀察、分析和比較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還能上幾人:投放火車圖片及幼兒自繪操作卡,供幼兒根據數字順序,自主匹配相應的卡片,加強10以內的順數和倒數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馬路迷宮:新增親子自制馬路迷宮,幼兒可根據迷宮大小選擇相應的汽車進行走迷宮遊戲,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我的觀察記錄”:幼兒通過繪畫的形式記錄、觀察植物生長或照顧植物的過程,進一步探索植物生長的規律,增強責任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3) 美工區


● ▼ ●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隨著主題的推進,充分利用牆面、欄杆、櫃子,呈現幼兒作品“馬路上”“新年帽”“美麗的窗花”等,供幼兒觀賞學習。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展示區結合前期投放的示範圖片,增設幼兒作品,如小魚、毛毛蟲等,幫助幼兒更為直觀瞭解材料用途。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結合主題“歡歡喜喜過新年”,在收納架上懸掛幼兒自己剪的窗花以及自制鞭炮,並在桌面提供用超輕粘土製作“中國結”和“剪窗花”步驟圖,供幼兒欣賞與學習。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結合主題,開展“自制心願卡”活動,教師整理幼兒自制心願卡並懸掛在心願樹上,營造濃厚的新年氛圍。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4) 表演區


設置製作區,廚房和餐廳三個板塊,增添幼兒和家長利用廢舊紙箱製作的汽車,滿足幼兒多樣的遊戲需求。


● ▼ ●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製作間:結合主題“歡歡喜喜過新年”,增添包湯圓和包餃子的步驟圖,供幼兒自主學習與製作。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牆面:張貼廚師、服務員、客人三個角色照片,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角色職責和工作內容。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5) 建構區


隨著主題的推進,增設自制路燈、紅綠燈及自制汽車等多種輔材,滿足幼兒遊戲需求。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在櫃子上面擺放幼兒桌面建構作品,供幼兒相互欣賞,增強幼兒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6) 運動區


基於幼兒的興趣,增添新材料——梅花樁、套圈、輪胎、裝有水的礦泉水瓶、沙包、自制布袋等材料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並在牆面增設幼兒與同伴玩新遊戲“少林小子”“搶帽子”“滾輪胎”的照片。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在牆面增設幼兒與同伴遊戲照片,激發幼兒進行合作遊戲的興趣。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7) 生活區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結合主題,幼兒開展“歡歡喜喜過新年”“冬天取暖的方式”系列調查活動,師幼共同將調查結果進行展示,進一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我會包糖果”:提供玉米粒和紙張,供幼兒自主包糖果,鍛鍊手指精細動作。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我會圍圍巾”投放圍巾、娃娃和圍圍巾步驟圖,供幼兒自主學習圍圍巾的方法。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書包停車場”:結合主題,師幼共同設置“書包停車場”,給每個書包劃分了停車位,並張貼幼兒自繪書包停車場標誌,幫助幼兒有序擺放書包。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喝水加油站”: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喝水加油站的汽車夾子容易脫落,因此增設雙面膠、備用夾等修補物品,供幼兒自行修補自己的汽車夾,提高幼兒手指精細動作發展水平和自我服務能力。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3. 吊飾的變化


隨著主題活動推進,在門口玄關處更換、展示幼兒作品,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主題環境創設-中班-主題四-馬路上(第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