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人類之外,為什麼感覺大多動物都是雄性更加漂亮?

量子科學論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直接使用親代投資理論進行分析。

一句話瞭解什麼是親代投資,即:如果有一方對下一代的投資比較大,那麼這一方就擁有選擇權,就有所挑剔,另一方就存在同性競爭。投資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哺育下一代上面花費的心血,做出的付出。付出多的一方就有選擇權,付出少的一方那就是被選擇了。如果雙方都有付出,那麼雙方就都具有選擇權,雙方也都存在同性競爭。這個親代投資理論無論是在動物方面還是在人類社會,該理論都是可以適用的。

下面先來說說動物方面:

在自然界中,我們很容易就發現一些雄性動物長得更加漂亮,它們擁有比雌性更加美麗的鬃毛、更加美麗的犄角、更加美麗的羽毛,這在孔雀、雞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雄孔雀擁有漂亮的羽毛,且顏色鮮豔,在自然界中,只有雄孔雀才能自然開屏,雌孔雀由於尾部羽毛較少較短且顏色暗淡,不會開屏,就算開屏也不好看。雄孔雀花枝招展,雌孔雀其貌不揚。

而對於雞來說,雄雞擁有鮮紅的雞冠以及鮮豔的羽毛,雌雞其貌不揚,這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瞭解到。

還包括其它大部分的動物,都是雄性較為美麗,雌性普普通通。這個用親代投資理論該如何解釋呢?

因為在自然界中,雄性一方對於養育下一代的付出是明顯少於雌性的,雌性需要經歷懷胎、分娩、撫養全過程,而雄性則只是充當精子提供者,在完成這一次之後,就做起了“甩手掌櫃”,對後面的事情就不聞不問了,開始尋找它的下一目標,那麼養育下一代的任務就全部落在了雌性的身上。因為雌性的投資明顯多於雄性,所以雌性擁有選擇權,需要挑剔,在眾多的雄性中選擇更優秀的個體,這樣才能生出健康的下一代。

雄性既然是被選擇的,因此它需要在雌性面前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健康,而在動物中,往往更加的漂亮就代表著更加的健康。這樣來看的話,不難理解為何在動物界中雄性更加美麗了吧。

再來說說人類社會:

反映到人類社會,人類是地球上唯一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對於撫育下一代,人類比其它任何一種動物都更加的上心,在撫育下一代上,雙方都有投資,所以雙方都有選擇的權利,雙方都存在同性競爭。女方會選擇有一定經濟實力、相貌帥的男方,男方最普遍的選擇就是相貌好的女方。並且都存在同性競爭,男方之間競爭,女方之間也競爭。

男方之間的競爭往往都是經濟實力方面的競爭,女方之間的競爭往往體現在穿著打扮、行為舉止上,所以你看,女性更喜歡打扮自己,而男性由於一貫的習慣,通常不喜歡刻意的打扮自己。所以才造成了你所認為的女性更加的漂亮,當然了,我也猜測題主很可能是一位男性,且愛好是美女。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女性愛打扮,男性也開始愛打扮起來,並且有過之,就拿我的親身經歷來說吧,我有一位男同事就特別愛打扮,體現在這幾個方面:經常買衣服、偶爾噴香水、經常敷面膜、經常塗抹護膚品,據他親自說,他每天約花費半個小時的時間來處理這些事物。正因為此,他獲得了好多女性的好感,所以說,只要男性都愛打扮起來,男性與女性都一樣的漂亮。


科學船塢


從小就知道孔雀🦚開屏,每次去動物園都要等著看👀。還有就是家裡養的大公雞,在陽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鮮豔和英武。此外,在電視📺中的動物世界節目,經常看到公獅子有一頭毛髮,顯得其頭碩大無比和威武雄壯,相比而言母獅子就顯得比較普通了。

為什麼在動物界,雄性大都是比較亮眼和漂亮呢?難道雌性動物🐒都是“外貌協會”的,都是花痴嗎?

地球🌍的歷史大約有四十多億年的時間。在地球上繁衍的生物,至少也有二十多億年的成長史。因此,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動物,都是在各種自然環境的淘汰賽中,所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它們各有其優秀的生存策略,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獲得異性的青睞,從而獲得更多的機會來繁衍後代,將自己的基因🧬傳播下去。

因此,在動物界,有兩樣是必不可缺少的。其一,當然是食物🍜,首先得活下去;其二,就是雌性動物,只有這類動物才能夠孕育新一代的生命,使物種和基因得以延續。

所以,在動物界,雌性動物是雄性動物爭搶的對象。而雄性動物爭奪異性的資本,就是為異性提供食物和安全感。

然而,初次見面,雌性動物靠什麼來判斷對方具有上述能力呢?如何在眾多雄性動物中選擇自己的配偶,對於雌性動物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一個明顯的標誌,就是對方長得雄壯和漂亮。後者對於鳥類🐦動物,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對於鳥類動物,它們的食物和安全相對於陸地動物來說是比較有保障的。它們更需要在茂密的叢林中發現異性的雄性。而漂亮的外貌,無疑會獲得更多的機會被雌性的鳥類所發現。

反之,對於雌性動物來說,漂亮不僅不那麼重要,有時反而會成為生存的負擔。比如,漂亮是需要額外的能量,漂亮會容易引起天敵的注意⚠️,漂亮會招惹其他的雄性動物的騷擾。要知道,就繁衍後代來說,雄性的工作瞬間就能完成,而雌性則需要有一個長時間的孕育過程。

那麼,為什麼我們人類恰好相反,是男才女貌呢?這是因為人類的社會性所造成的,是父系社會的緣故。在男權至上的社會,男人👨掌握著權力和財富,而女人👩則僅只是生兒育女的工具🔧,是男人的附屬品,是男人彰顯其財富與權力的象徵。

綜上所述,動物界的雄性漂亮,是它們生存條件決定的。雖然漂亮會消耗更多的能量且增加了被天敵發現的危險,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能夠因漂亮而增加與雌性交配的機會,更有利於其基因的延續。

反之,人類社會的男性至上,使女性處於從屬的地位,是男人選擇女人,而不是雌性挑選雄性。如果是在早期的母系社會或現代男女平等的社會,情況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小鮮肉一詞的興起,就是上述變化的一個證明。

總之,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哪一方地位較弱,是被選擇的對象,那麼這一方就得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對於動物而言,它們只能靠自己的基因,長得漂亮。於是,久而久之,漂亮的基因獲得了更多的遺傳機會,得以延續了下來。


淡漠乾坤


這個問題將人類和普通動物放在了同一個天平來比較。從廣義來說,人類的確可以算是哺乳動物的一類。 自然界中,除開人類,的確有這種現象。

比如雄性孔雀尾羽炫彩多姿,開屏之時,可以吸引周圍所有人的目光。雄性鴛鴦多彩的身姿也是吸引異性最有力的武器。不僅鳥類,哺乳類動物也是一樣的,雄獅之美也是遠遠蓋過了雌獅。不僅陸地上的生物如此,水中的生物也是同樣的。喜歡養魚的都會知道,公魚髮色之後色彩非常美麗,會讓人看的目不轉睛。 從以上文字也可以看出來,雄性如此美麗,從根本上就是為了吸引他人的目光。對於任何物種而言,其生存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繁衍,為了抓住主動權,雄性必須想盡辦法來吸引雌性的目光。顯然漂亮的外表更容易吸引並求得異性的愛慕。 當然以上所說的一切都只是針對非智慧生物。人類作為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他們存在的意義從根本上就是不同的。交配靠的不是野蠻的本能,而是一個互相瞭解的過程。外貌已經不是擇偶的唯一標準,人類女性會從其他方面,比如學識、能力等等來衡量,進而才會有進一步的接觸。達爾文的進化論寫的很明白,適者生存,自然界所有的物種都是在不斷的進化來適應這個社會環境。人類男性不需要只靠外貌來贏得女性的青睞,所以人類外貌的發展方向就不會走向雄性一定比雌性好看的極端。因為聰明,所以懂得分辨,特別是現代社會,
一個長相普通但身家殷實的男性顯然比一個虛有其表的男人更吸引女性的追逐。 當然,在人類社會不論男女,也是外貌出色的人給人的第一映像會更好。所以現在整容行業逐漸興起。顏控是所有生物的天性。


小蘭愛旅遊


自然界雄性動物很漂亮,令人賞心悅目。

但自然界雄性動物臉蛋,男人最漂亮。


家傳紅


人類難道不是如此嗎,男的身高比女的高,不用護膚的情況下皮膚比女的好,如果男的也化起妝來,比女的漂亮不再話下吧,不服的參考蔡徐坤,鹿晗等,



醉臥潯陽江口


你讓女孩子素面朝天,理個短髮,男女都扒光了站在你面前,你就會發現,還是男的好看!!!

好不好看決定的主動權在於我們的主觀意識還有審美趨勢哥標準!

每個時代都不一樣!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任何討論意義!


文化茶館


你這就是扯淡,人類也是雄性更漂亮。

先看看為啥雄性漂亮。那是在進化中,生育方明顯比播種方交配意願和可能性低得多,所以播種方成了追求者,而醒目、健壯、優秀的雄性基因更容易獲得播種權而逐漸成累積優勢。

其次人類也遵循了這樣的進化路徑。之所以你覺得雌性也漂亮,那是因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很早就實現了社會化和語言,普通動物群落幾十只算大的,而人類可以成千上萬的保持聯繫,使得播種者會挑選生育者播種,而不是普遍播種。這使得雌性也進入了基因優勢積累的過程。所以在動物中,靈長目外形雄雌差距是比較小的,而人類就更小。

到了文明出現後,因為生活水平提高,男性外貌就更多元,既有男性特徵突出的類型,也有具有女性特徵的類型,而女性則相對比較單一,尤其女性在身高和肌肉上缺乏優勢。

總的來說,人類女性和男性外觀差距小,但女性是不如男性在外觀上多元、漂亮的。


阿倍season


從生物體徵上看,人類也是雄性漂亮啊!男性身材更高大,健美!聲音方面,男性聲音更響亮,更有磁性!因為人類體毛退化,男性體毛優勢不明顯,但男性也比女性擁有更多的鬍鬚和體毛!現在所謂女性更漂亮的觀點,是站在人類文明特別是男性社會觀的角度得出的,而非生物學角度!


揹包GO


人類也應該是雄性更漂亮一些吧...身材高大雄壯..有鬍鬚...獅子不就是如此嗎?只是審美的角度不一樣而已...


新天地鞋業劉英凱


自然界為什麼雄性更漂亮

對於人類咱說,咱們會考慮:“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然後會從外界給出各種各樣的答案,比如活出自我,活著是為了體驗人生,活著是為了完成夢想,活著是為了造福他人。

但對於動物來說,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傳宗接代。

對於自然界中的種群來說,繁衍和生存一樣重要,關於繁衍,它們都無需思考,這是由生物最底層的邏輯來驅動的。

既然是為了繁衍,那動物就演化出了兩套繁衍細胞:

雄性的生殖細胞:廣撒網,這種策略的方式是生物個體體內生產一大堆個頭較小的精子,然後到處傳播。

雌性的生殖細胞:重點釣魚,這種策略的生殖方式是,雌性每次只生產少數幾個卵子,然後物盡其用,為每一個卵子找到更強壯的精子交配。

不同的生殖細胞,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殖策略,對於雄性來說,由於精子很多,因此它們會盡可能的交配,讓自己留下更多的後代。

但對於雌性來說,卵子只有幾個,因此要精挑細選。這樣一來,雄性都想著要多交配,而雌性只有屈指可數的生殖細胞,只會交配一次或幾次,所以再醜的雌性就有雄性會想要和它發生交配,但不夠優秀的雄性則得不到任何雌性的青睞。因此,雄性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戰爭了。

以往我們以為雄性戰爭會很激烈,直到達到你死我活為止,但科學家發現,有些物種的雄性競爭也很溫和,比如比誰的音色更低沉,比誰的體型更強壯,以及比誰的羽毛更華麗。

因為競爭的方式不同,導致物種間的演化方向也不同。

比如大多數動物雄性要比雌性體型更大,更強壯,這主要是因為這些雄性在同性競爭時,會通過戰爭的方式,體型更大,更強壯的雄性會獲得雌性的青睞,因此這類雄性的基因更容易保存下來。

還有的動物是雄性要比雌性更漂亮,這是因為這些雄性在同性競爭時,羽毛更華麗的雄性要看起來更健康,沒有寄生蟲,生出的後代也更健康,因此更容易獲得雌性的青睞,所以羽毛漂亮的基因也會在後代基因中保存下來。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動物的雄性都比雌性更大,或者更漂亮,科學家發現海馬是雄性養育後代,因此海馬的同性競爭主要發生在雌性身上。

由此可見,在自然界中,哪一方在孕育後代中付出的較少,哪一方容易發生同性競爭。也會在同性競爭的作用下,後代也演化出更強壯、更漂亮的特徵。

人類為什麼是雌性更漂亮

咱們常說古代人:“三妻四妾”,其實並不是,咱們人類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以及溫和的一夫多妻制。

這是因為,在自然界中,存在一夫多妻制時,雄性和雌性會有明顯的差異,比如公獅和母獅相比,公獅的體重比母獅大多了,公孔雀和母孔雀相比,公孔雀漂亮多了。

而人類的雄性和雌性相比,體重僅相差15%左右,因此屬於少部分部落首領擁有一夫多妻制,大多數人屬於一夫一妻制。

再者,人類是群居性生物,父親在養育孩子時需要投入的資源也很多,因此人類雌雄方面差異較小。

從這方面講,人類雌性變漂亮,並不是因為同性相爭。

那麼,又和什麼相關呢?

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假說:隱形排卵期。世界上很多動物的交配是有固定的發情時間,但人們在演化中逐漸演化出了全年可交配,但是交配並不一定能懷孕,要看女性是否處於排卵期。

如果女性的排卵期是顯性的,那麼男性就只會在女性排卵期時與女生髮生交配,然後在交配之後離開,這種方式顯然不利於女性撫育後代。

後來,女性逐漸在自然環境中,演化出了隱形排卵期,也就是說從外在來看,無法準確預測出女性排卵期,男性也就更願意長久待下去,完成交配並繁衍後代。

這種排卵期的隱去,也讓女性走向了另一條演化道路,既保留更明顯的女性特徵,如胸部,其他動物只有在哺乳期才會膨大的胸部,人類卻從發育期開始就形成了。

這樣一來,女性就變“美”了,也就是說,原本只在發情期才出現的特徵,被人類女性長久保存下來了,成為了女性的長期吸引異性的信號。

而男生評判美女的標準如“皮膚乾淨整潔”“豐乳肥臀”等,也進一步導致人類女生“變美”,因為皮膚乾淨整潔,說明女生健康且年輕,而女性孕育健康的後代中,年齡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總結

其實無論動物也好,人類也好,驅動人類演化的永遠是最基本的底層邏輯,儘管人類已經擁有了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