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區區幾萬人的落後的遊獵部落征服的明朝真的很有骨氣麼?

沈靜軒


何為骨氣?很多人說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不稱臣”,這正是明朝骨氣的體現。然而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明朝也如同歷朝一樣,並不存在特別突出的骨氣。

天子守國門,一般指的是朱棣在靖難之役後,遷都北京,而且朱棣的主要目的是由於其勢力在北京,遷都北京有利於統治的鞏固,有人說北京是抵禦蒙古的前線,但是英明雄武的朱棣五次深入蒙古,此時明朝的國界根本不在於北京,何來天子守國門,就是在土木堡之變後,北京也不是一線國門,英宗被俘,也能被說成清新脫俗的“北狩”。

君王死社稷,除了崇禎皇帝,明朝哪個皇帝是死於社稷?然而崇禎在面對女真進攻時候,三次計劃南遷,一次派楊嗣昌去議和,一次派陳新甲去議和,最後讓內閣提議南遷,結果沒人願意擔南遷責任,崇禎跑不掉了,才死於社稷。

不和親,然而朱元璋、朱棣都有朝鮮妃子,朱元璋朱棣為了爭取朝鮮勢力從元朝倒向明朝,主動提出和親政策,《朝鮮太宗實錄》記載的明明白白,何談不和親?

不割地,就不說為何明朝從朱棣那麼大的面積,變的放棄漠北,放棄安南,放棄遼東了,澳門臺灣難道不是割地嗎?

不納貢,明朝確實不納貢,但“撫賞”政策與納貢無異,撫賞的多,人家就快活,撫賞的少,人家就要打你。

不稱臣,明朝也確實不稱臣,但眾環中國那麼多大一統王朝,除了宋朝,哪個王朝稱臣了?不稱臣就驕傲了?


所以不要單獨拿出明朝說什麼骨氣不骨氣的,明朝也就是一個正常的大一統封建專制王朝,開國都是很有骨氣的,後代不爭氣,何談有骨氣。


曹老師xixi


明朝並不是被東北的漁獵民族所征服的,而是被自己的百姓所推翻的。人民群眾心裡都有秤,哪怕明朝被吹的有多好,什麼得國最正,什麼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哪管你是誰?天王老子也要反了他!

明朝後期的腐敗和土地兼併已經壓的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天災只是導火索。朱明王室自己過得逍遙自在,哪裡會管老百姓的死活。所以明朝滅亡是天意,它不亡,天理不容。


百勝軍節度使


骨氣什麼叫骨氣?古王朝是一家天下,根本與百姓無關。一個只顧自家享受,不菅天下百姓死活的王朝,滅亡是其唯一的歸宿,老百姓不會為其賣命。


陳永金


孫傳庭退守潼關的時候只剩下殘兵敗將幾千,孫傳庭誓與潼關共存亡:“若賊已進關,則西安靡沸,秦人尚為我用乎?”,後來李自成以佯敗引誘孫傳庭出關追擊,李自成乘機進入潼關,孫傳庭死於亂戰,其夫人帶二女三妾自盡,八歲幼子翻牆逃跑,被老翁收養。可見《流寇長編》。

李自成進京以後,有不少士大夫都選擇了殺身成仁,以身殉道,可考至少有勳貴六人,文臣二十三人。比起滿朝文武,這個數字確實不多,但不能說沒有,如劉文炳全家都自焚而死,其祖母九十餘歲,投井而死,又如大學生範景文,題絕命詩“翠華迷草路,淮水漲煙澌”後自縊,被家人救下,又投井而死。

大明有錚錚鐵骨,也有賣國求榮的漢奸。自古以來就義的人不是很多嗎?

這樣的大明有沒有骨氣啊。


好奇觀古今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這個疑問是怎麼研究也搞不明白的事。有很多不為當時的人瞭解的原因。這可以被理解為國運。比方當時適逢小冰河期 氣溫低,對農耕文明打擊最大,李闖入京前後,北京瘟疫氾濫…有時候不得不說有一些非人力的資源存在,比方國運。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女真人整合了北方的雙元帝國,征服漠南蒙古。只要整合了這個區域,通過一點擊破長城,進而北京華北。天下就可文鼎。契丹完顏女真蒙古的路是現成的。滿清是最後集大成者,最後的歷史機遇留給了滿清。


一夫壹歷史


自古至今,對外戰爭實際上都是內部政治的延伸,攻守交替或易位,正是這種延伸的結果。

中國古人認為“夷狄畏威而不懷德”,所以處理對外關係的準則一向是“王霸並用”,在強盛時以霸道威懾為主、以王道教化為輔,在國力不濟又面臨外部威脅時,就隱忍待機,對外以和平仁義的王道示弱。除了這個貫穿整個中國歷史行為模式外,決定對外攻守的在於兩個關鍵:一是實力,二是主導者思維。

唐朝是軍功門閥建立並統治的國度,以武立國、崇尚進攻,實力成為攻守選擇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