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失敗了,原來是這個心態導致

有朋友說,我要為愛人傾盡一生。其中不乏濃烈的赤膽忠心,而其實大可不必這麼悲壯。

因為,沒有愛人,自己也在為自己傾盡一生。

這像澆水。“傾盡一生”聽起來像端起一鍋直接倒,而潤物無聲的,大多是綿綿細雨和涓涓細流。你看觀音菩薩只是手持綠色植株,像做滴管試驗般沾取精華露,而不是直接拿臉盆往大馬路上潑。

又像投資。一般來說,用去投資的都是“閒”錢。不能是救命錢,也不能指望一本萬利。拿吃飯的錢去投資,一旦投資不利,就吃不上飯。這樣,不免時刻關注得失,終日提心吊膽。

對於表白,有朋友說,“用玩玩的心態來表白最好,畢竟就算表白成功了以後可能也會分手的。”

相比表白前魂不守舍,表白時哆哆嗦嗦,表白後追悔莫及,這種“玩玩”的心態更值得借鑑。

在這裡,“玩玩”更像是投資。一般來說,用去投資的都是“閒”錢。不能是救命錢,也不能指望一本萬利。

不排除表白成功可能也會分手的可能性,儘管夾雜著幽微的悲傷情緒,而一定程度上,也是“玩玩”心態的來源之一。

不在乎得失,才願意接受最壞的結果。

賺了,很開心。賠了,也還有口飯吃,不至於只剩形同馬賽克的衣物。

所以,表白,要用“閒”心。

如果對方頭一低,臉一紅,聽完就很開心。

如果對方開始柔情婉轉,“感謝您對本公司的喜愛。基於多方考量,您的條件和素質都很優秀,只是與該崗位需求有一定偏差。希望將來有更好的發展。”

聽完就捶胸頓足,妄圖胸口碎大石。或者獨自垂淚,妄圖將思緒融化在窗沿的雨滴中,消散在秋日的落葉裡。

這樣,把自己的希冀建立在外界的反饋中,就不是“閒”。

“閒”是,自己很好,想和對方一起更好。而合作沒有達成,自己也不會變糟。

散注多妙手。


表白失敗了,原來是這個心態導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