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孤獨而燦爛的女子

“也孤獨,也燦爛。”

僅僅六個字,張愛玲的命運便躍然紙上。

一位孤獨而燦爛的女子

似乎從我識字、讀書,開始知道各路作家的鼎鼎大名起,張愛玲給人的印象就是與當時一度流行的“小資”有關,讀張愛玲成為那個年代小資青年的必修課,當然還有村上春樹。

他們以及他們的作品都是象徵意義極其濃厚的流行符號,不僅要熟讀,最好還要像書中人物那樣子來生活,你才夠小資青年的格。

Eileen Chang這些著名的語錄: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以及那讓後人惋惜的有關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愛情譬喻;

以及她身著旗袍,高傲地仰視這個世界的舊照;

以及她那傳奇的留與後人道的曠世之戀……

張愛玲的書,我讀過一些,感受頗深的就是:對生活細節的描寫,對物質生活的嚮往,對生活情趣的在意,以及對娛樂的人文關懷,這些,比起同時代的作家,要厲害和明顯太多。

張愛玲曾這樣談及魯迅:“很能暴露中國人性格中的陰暗面和劣根性,這一傳統等到魯迅一死,突告中斷,很是可惜。因為後來的中國作家,在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旗幟下,走的都是‘文過飾非’的路子,只說好的,不說壞的,實在可惜。”

衝這個評價,我就喜歡她。


一位孤獨而燦爛的女子

一位孤獨而燦爛的女子

張愛玲部分出版作品


張愛玲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本名張瑛,1920年(一說為1921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原籍河北省,張家至今人丁興旺。

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島成名。

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其小說擁有女性的細膩與古典的美感,對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驚異,而作者獨特的人生態度在當時亦是極為罕見。

一位孤獨而燦爛的女子

她家世顯赫,外曾祖父李鴻章,祖父張佩綸都是清末名臣。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並與之交往。

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

(簡介部分引用自:豆瓣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