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印度吞併錫金沒人管,伊拉克卻被群毆?

世界歷史上,大國吞併小國的事屢見不鮮,直到二戰後仍然有很多大國吞併小國的例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1975年印度吞併錫金和1990年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典型的弱肉強食、赤裸裸的入侵。不過雖然印度和伊拉克幹了同樣的齷齪事,但印度吞併錫金的事最後不了了之,而伊拉克吞併科威特遭到了美國為首的聯軍瘋狂打擊,伊拉克國家實力一落千丈。那麼為何同樣是侵略行徑,印度吞併錫金沒人管而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卻被打個半死?



為何印度吞併錫金沒人管,伊拉克卻被群毆?



第一,科威特和不丹不同,科威特是有名的海灣石油國,石油儲量豐富,國家富得流油,戰略位置又重要,因此遭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垂涎,而錫金地處內陸喜馬拉雅山下,地瘠民貧,國小民弱,而且與世隔絕,所以沒人對錫金感興趣,出了事也沒人願意管。

為何印度吞併錫金沒人管,伊拉克卻被群毆?

錫金位置圖


第二,伊拉克雖然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但國家面積小,八年兩伊戰爭國力損耗巨大,內部又較亂,所以看似強大實則紙老虎,內部危機重重,美國打伊拉克順應民心而且勝券在握。而印度是南亞大國,人口眾多,國土面積大,不好打,美國打印度心裡也沒底,即使把印度打趴下人員傷亡肯定也小不了,而且會損害美國在南亞的利益,所以雖然印度吞併錫金後,錫金國王流亡美國,但美國依然選擇了默不作聲。

為何印度吞併錫金沒人管,伊拉克卻被群毆?

海灣戰爭時的美軍陸戰隊航空兵基地



第三,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正值蘇聯動盪時期,蘇聯人自顧不暇,美國人一頭獨大。薩達姆野心勃勃,伊拉克想取代蘇聯在中東留下的權力真空,已經嚴重威脅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只不過是美國為出兵找一個藉口而已,利比亞、敘利亞都沒有侵略行為,但美國還是干涉了。事實上伊拉克打科威特本身就是美國給伊拉克下的套,所以伊拉克打了科威特很快就成為美國高科技武器的試驗場,美國發了戰爭財,還掌握了中東的石油。而印度入侵錫金的時候,印度是蘇聯的鐵桿小弟,又和英法等西方國家交好,當時的蘇聯正值鼎盛,有蘇聯撐腰美國拿印度也沒什麼辦法,只能默認了既成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