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幾歲開始會說話,自己想的用語言表達出來?

張嘉毅Gordonchueng


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一樣。一般女孩子說話會早些。在一歲半開始說三到五個字的短句。隨著不斷的練習,會逐漸增加到七八個字的長句,可是孩子還是會喜歡短句。

這個時候,寶貝說話大部分是自身需求,和見到的物品的生物的名稱,大人教的一些圖片上的知識。有很多孩子只是會說,並不一定能把圖片上的物品與真實的聯繫到一起。



到兩歲,寶寶已經能夠聽明白大人講話的80%左右,而且這個時段寶寶的記憶力超群,大人不經意說的話,會被寶寶記住。所以孩子長到兩歲後,大人說話要注意了。孩子會有樣學樣。可是這個時段的寶寶還不能跟父母很好的聊天。因為大部分時間他們會沉浸在自己的思維模式中,不會好好回答大人的問話,經常會答非所問。如果是問具體的東西,還可以作答。問略微虛擬一點的就回答不了。

到了兩歲半,寶寶就可以正常的父母交流溝通了。而且經常會把父母問的無法回答。

但是我也見過一些兩歲半的寶寶才開始會講話,有些寶寶兩歲零幾個月就很有想法了。所以這跟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有關。

有些父母總覺得順其自然,不去教寶寶看書,也不陪寶寶練習說話。這是錯誤的想法。就像老人帶的寶寶說話就比媽媽自己帶的寶寶說話晚一樣。老人帶孩子就是吃飽穿暖。而媽媽還要給寶寶讀書,玩遊戲,跟寶寶對話的頻率非常高。這直接刺激寶寶大腦的發育。

我的經歷就是真實案例。我是全職媽媽,從懷孕開始胎教,寶寶九個月開始讀繪本,看物品卡片,我也是話嘮,抱著寶寶走到哪裡指到哪裡說到哪裡。所以,兒子在一歲五個月開始說三個字,一歲七個月說五到七個字,說話很是清晰明白,兩歲時說話非常流暢,兩歲三個月可以跟我聊天了。可以說諸如媽媽剛才忙著做飯,沒有理**,**很傷心之類。

所以說寶寶的潛能是很大的,需要我們父母去激發出來。

會飛的小魚兒0818


1、新生兒 一出生就會哭,哭是孩子最初所表達的自己的需求和反抗,它是人語言活動的準備。

2、2個月 能發出a(啊)、o(喔)等元音。

3、4個月 能發單音,在愉快的社交接觸中能大聲笑。

4、6~7個月 發唇音,並能將元音與輔音結合起來,如ma、da等。

5、8個月 常重複某一音節,如mama、dada、baba等。

6、8~9個月 能區別大人語氣,對大人的要求有反應,如“拍手”。能模仿發ma、da、ba等音。

7、12個月 懂得某些物體的名稱,如“燈燈”“鞋鞋”“帽帽”,並會用手指出。同時,還知道自己的名字。約有半數12個月大的小兒能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

8、18個月 會說1~2個字的簡單詞,聽懂50個詞。

9、2歲 能將名詞、動詞結合起來,聽懂說話50%~60%的意思,能說出身體各部分的名稱。

10、3歲 詞彙量增加很快。能說出姓名、性別,懂得介詞(如在……上、在……下),能唱簡單的兒歌。

寶寶開口有早有晚,如果寶寶聽力沒問題,不著急哦~建議家人平時多與寶寶互動刺激其語言的發展。


豬豬糖豆


你好!一般孩子在八個月左右開始無意識的發出babamama的聲音,到一歲左右開始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具體開始說話的月齡是因人而異的。

在教孩子說話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得不到足夠的語言儲備,說出話就會遲或不說話;或者是家長教不得法,往往孩子用手一指,家長就猜對了孩子的意思,那孩子就會覺得沒有必要說話了,因為用手勢總比學說話來得方面快捷。

學✔說話:1-3個月

寶寶與人交流的最初方式就是哭。一聲尖叫可能說明他餓了,而嗚咽、斷續的哭聲,可能表示他需要換尿布了。等寶寶大一些後,他會發出可愛的咯咯笑聲、嘆氣聲、唧唧咕咕聲了,成了個小聲音製造廠。至於寶寶理解語言的能力,在他們在才4周大的時候,就能夠分辨像“ma”和“na”這樣相似的音節了。

學說話:4個月在這個階段,寶寶會開始喃喃自語了,並能把元音和輔音結合起來,比如“baba”或“yaya”。寶寶可能偶爾會蹦出第一聲“媽媽”或“爸爸”來,雖然肯定會讓你無比激動,但他還沒有真正把這些詞和你們聯繫起來。這要到他大約1歲左右才能做到。

寶寶嘗試說的話聽上去像是用另一種語言說的意識流獨白,沒完沒了的詞彙被串在一起。發聲對寶寶來說是一種遊戲,他正在試著用自己的舌頭、牙齒、上顎和聲帶製造出各種各樣有趣的聲音。在這個階段,無論你在家裡使用哪種方言,這種咿呀學語聽上去都是一樣的。你可能會發現寶寶喜歡某些特定的聲音,比如“ka”、“da”,因為他喜歡這些發音以及說出來時嘴巴的感覺而不停地一遍遍重複。

學說話:✔4-7個月

現在你的寶寶已經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知道當你叫他的名字時是在跟他說話。他甚至會把頭轉向你,他也更加適應你說話的語調。當你的語調聽上去高興時,寶寶也會表現出高興,如果你嚴厲地跟他說話,他會變得不安,可能還會哭泣。寶寶還開始分辨陌生人和熟人,如果你把他放在他不認識的人懷裡,他可能會哭起來。

學說話:✔6-9個月

現在當寶寶喃喃自語或發音時,聽上去好像有意義了。這是因為他在使用跟你說話時類似的語調和語氣了。給寶寶讀書來鼓勵他的牙牙學語。

學說話:✔12-17個月

寶寶可以使用一兩個詞了,而且知道它們的含義。他甚至會練習變換聲調,在提問題時,把語調升高,比如寶寶想要人抱的時候說:‘要抱嗎?’。他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在表達他的需要方面具備的強大力量。

學說話:✔18-24個月

現在寶寶的詞彙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詞。在18~20個月之間,寶寶學習詞彙的速度為每天10個或更多。有的寶寶每一個半小時就能學會一個新詞,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他還能把兩個詞連在一起,造些諸如“抱寶寶”這樣的基本句子。到寶寶2歲時,他能使用3個詞的句子,還能唱簡單的旋律。寶寶的自我意識會發育成熟,開始談論他自己,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想什麼、感覺到什麼等等。代詞可能會讓寶寶糊塗,所以你可能會發現他儘量避免使用它們,比如他說“寶寶扔”,而不說“我扔”。

學說話:✔25-36個月

寶寶會花一些時間努力找出說話時的合適音量,不過,他很快就能學會了。他還會開始使用代詞了,比如“我”和“你”。在兩三歲之間,寶寶的詞彙量會增加到300個詞。他能把名詞和動詞連在一起,造出雖然簡單但也完整的句子了,比如“我現在去”。

到了3歲時,你的寶寶會成為更為熟練的健談家了。他將能夠持續地談話,並根據談話對象來調整語調、說話模式、用詞等。比如,他跟另一個孩子說話時,會用比較簡單的詞,但跟你說話時,就會用詞更講究。到這個時候,寶寶可能幾乎完全可以被理解了。他能流利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齡,別人問話時,他也很樂意回答了。






小高視頻


0-3個月,能發出一些喉音,“啊”“呀”“嗚”.

6-9個月,能發唇音,有的開始學爸爸媽媽說話,有的開始叫爸爸媽媽。

1-1歲半,會說一些簡單詞語,“奶奶”“吃飯”好多重疊字.孩子在一週歲左右開始說話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到2歲甚至更晚還不怎麼會說話,父母就要警惕了。孩子語言發育早,說明孩子平時善於觀察,腦袋裡有要表達的東西。平時多帶孩子出去玩,語言環境也很重要.現在有繪本故事書,也有故事機都可以利用.


湯圓媽媽2015


沒有大數據調查,只能結合自己孩子來說真實情況。

兒子兩歲了改只能爸爸媽媽,其他一切正常。敏感的學醫的老婆差點五月專家門診了。

後來在2歲2個多月的時候去了趟朋友家。剛好那朋友特別會帶小孩玩,就是所謂的同理心吧。那趟之後,就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了。

心得:1.一時沒說話不代表不會說,到點了在外界刺激下自然打開話匣子。2.平時多給孩子講繪本,刺激的多了,厚積薄發的力度可別小覷。這點我老婆做的很好,萬表揚。3多鼓勵,多讓孩子參與與思考。


嘉義爸爸日記


兩歲左右的寶寶都會說很多話了,開始嘗試用自己的語音表達自己心裡的想法,會經常模仿大人說話的語調,動作等,開始有了自己的思維和主見我有三個寶寶,我有發言權[害羞][害羞]



趙線線


小孩會無意識地叫爸爸、媽媽;一歲時開始出現第一批可以被理解的語言,如燈燈、糖糖等簡單的詞;到了兩歲就可以說出約300~400個詞和一些簡單的短語,如吃飯、上班等。

指導意見:

如果孩子到了兩歲還不會說話,或沒有任何交流性的語言,就一定要帶他到醫院看了。可能為存在聽力障礙或智力低下或心理障礙自閉症引起的。



小林聊生活


嬰幼兒說話跟個體發育有一定的關係,一般就是五六個月的時候會發出單音節的字詞;七八個月的時候會發出簡單的重複音,比如爸爸、媽媽;一歲左右會說簡單的日常生活用語,比如吃、走;一歲半左右能用語言表示要求;兩歲左右,嬰幼兒語言發育就很迅速了,寶寶的語言發育還是特別需要家長的循循善誘。


胖胖淙睡著了


你好。這個問題因孩子而異。

說話比較早的,不到一歲就開始冒話了。比較晚點,兩歲甚至四五歲開口的都有。

環境應該也有影響。聽得多的理論上開口能早一些。性別也有一些關係,一般女孩早一些。

我家倆男孩,老大26個月開口的,老二12個月就冒話了。唯一差別就是老二小時候家裡人比較少。


雲生活2020


嬰兒剛出生就想說話,由於器官發育不完善,說不出來,我們聽到的都是,嗯啊的聲音,開始這個聲音滯後於成人,到三個月的時候,這個聲音就搶答了,等器官都發育完善了,就能表達出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他的都是特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