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從諾基亞的一家獨大,到如今華米OV蘋果的多強,我們也從功能機時代邁入大屏智能機時代。而隨著手機的變化,我們也逐漸適應了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那麼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一.顯示屏

從功能機到現在觸屏機,最大的改變應該就是顯示屏了。而就單獨顯示屏,也要分時間段來說明。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首先是從T9鍵盤機到觸屏,這一點從早期諾基亞直板鍵盤機到後來5230、N97等等機型,再到之後的諾基亞N8、N9,其實諾基亞在那時已經在屏幕方面走在了前列。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往後便是電阻屏到電容屏+多點觸控,這一點iPhone 可以說是代表。而從電阻屏換到電容屏,那個體驗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再往後就是屏幕尺寸越來越大,分辨率一步一步到如今1080P、2K,60Hz、90Hz甚至是120Hz的,一加7Pro是全球第一款2K+分辨率、90Hz刷新率的屏,而今年的旗艦又有了120Hz屏幕。

喬布斯曾說3.5寸英寸屏幕的手機握持感最佳,但是到了今天,你還會去考慮一款只有3.5寸英寸屏幕的手機麼?甚至你體驗了90Hz都回不到60Hz的屏幕了。

二.快充技術

之前一提到iPhone 的缺點,很多人都會說5V1A,畢竟當你體會過18W、22.5W甚至是65W的快充之後,哪裡還能接受2個小時以上的充電時間?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而快充技術的提升,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手機廠商——OPPO。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時間退回到2012年,Android智能手機開始崛起,同時屏幕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這直接導致了電量損耗的加速,電量焦慮困擾了許多用戶。當時OPPO的技術團隊就意識到快速充電是智能手機大屏時代的剛需,所以採取了高電壓、低電流的方案,並研製出了全球第一個智能充電頭的原型,用智能充電頭先行降電壓,再向手機充電。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OPPO團隊用5V電壓實現了4A電流充電,而MTK、高通等芯片公司都主推高電壓、低電流方案。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這個方案面世之後引起業界矚目,並於2014年成功地在OPPO Find 7上實現規模化應用。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此後,OPPO又推出了Find X,其中搭載了超級閃充技術SuperVOOC,再到如今65W的SuperVOOC 2.0,在快充方面,OPPO可真的是獨領風騷。倒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也有65W快充了。

三.全功能NFC

很多人可能還會覺得NFC沒太大用,以前的我同樣也這麼認為。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但是隨著各家Pay的發展和地鐵公交的應用,不用再單獨拿交通卡同樣能一刷而過的體驗真的棒。就以最近的疫情為例,很多公交都不接受現金,只能刷卡或者閃付等方式。

同時隨著智能家居的不斷入侵,NFC快速連接也要比點開設置、找到藍牙、再適配來得更快。而且現在銀行的不少優惠活動也要依託於NFC,就算是羊毛黨也該配一臺有NFC的手機了。全功能NFC還可以模擬門禁。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但現在,NFC只是一個普及度不算很高的手機硬件,希望未來不管是旗艦還是入門機都配備有NFC。

四.廣角、超廣角

手機的鏡頭也是越來越多,從單攝到如今主流的三攝四攝(再多的五攝六攝也不是沒有),這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個人認為比較而言離不了的應該是超廣角鏡頭。

盤點智能手機上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超廣角鏡頭有著更為寬廣的視野,又不會像魚眼鏡頭有強烈的畸變,是很好消除了畸變的鏡頭。

當然,三攝四攝並非沒有意義,但如果只給雙攝,我覺得加上超廣角就OK。


除了上面說到的四點,其實類似於IP68防塵防水、雙揚聲器等等同樣是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但做手機,總要有取捨,做一款千元機總不能什麼都配上。而如果做一款旗艦,用戶最希望的就是“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不是麼?

你覺得還有什麼是用了就回不去的技術?不妨一起來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