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這兩天,國外的華僑、留學生回國,因為個別人的巨嬰行為

,鬧的沸沸揚揚。

一些害群之馬,也已經受到了該有的懲罰!如輿論譴責、法律制裁。

而有一位,直接被其公司開除了!!!

還真是大快人心!

事情來龍去脈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

1

拒隔離懟工作人員?“已辭退,立即生效!”

3月16日,網上一段視頻,引發網友爭議。

視頻中,這位女子返京後卻不按規定隔離,外出跑步,還不帶口罩!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工作人員對其進行勸阻,稱,這是北京市政府的規定,現在是隔離人員,必須居家隔離。

沒想到,女子非但不聽,還大喊“救命啊!有人騷擾!”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對待工作人員,態度極其惡劣:

“拿著雞毛當令箭!”

“你少來!”

“找你們領導來!”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隨後,派出所民警上門一再強調,該女子勉強答應“好”。

這件事,遭到了網絡的曝光,有網友挖出該女子是澳籍華人,在跨國公司拜耳工作,還可能是一名管理層人員。這名女子也受到了很多社會輿論的譴責。

令大家憤怒的不僅是她拒絕隔離、不戴口罩跑步的行為,更是對社區工作人員惡劣的態度。

本來以為它會像大多數網絡新聞一樣,就這樣過去了。

沒想到,在3月17日晚18點40分,拜耳公司,即該女子工作的公司,第一時間進行核實調查,火速發出回應:系公司員工,已做辭退處理,立即生效!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速度之快,令人乍舌。

仔細想想,公司這麼做,並不奇怪。

在網絡時代,員工的行為往小了說,是私人行為,往大了說,直接影響到公司的名譽利益。

拜耳此番行為,無論是為了維護企業形象,還是對員工個人品行的不認可,就結果看,讓人拍案叫絕!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會允許這樣的員工存在,自己個人違反國家規定是其次,更可怕的是其個人行為,嚴重損害到公司的形象。

而公司裡這樣的員工,能力再強,他的價值也遠不能說服公司,冒著名譽受損的風險,把他留下。

在我看來,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他的職業生涯走的多快,而一個人的品行,則決定了他的職業生涯走的有多遠。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2

有能力無品德的人,敬而遠之

無獨有偶,3月17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開除了一位員工。

原因是,在疫情期間不守規定,幾家人進行聚會。

採訪中,董明珠舉例稱

“前段時間,有位員工因為他的小孩跟外面的人有接觸,然後他們幾家人又聚會,雖然該員工最後的檢查結果為陰性沒有被傳染也不是疑似病例,但格力最後還是把他開除了。


因為格力當時規定不能聚會聚餐,在特定的情況下,人人都要自覺。


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別人負責,我們對於這種不遵守防疫規則的人一律嚴肅處理。”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與此同時,董明珠表示該員工的部門領導同樣被免職,“我們每個部門是層層負責,你這個部門出了問題,你這個頭一定要承擔責任。”

就是這麼硬核!

有人說,處罰過於嚴重,可是設想一下,你身邊有這樣的同事呢?你也會說這個處罰太嚴重了嗎?

這種人,自己個人安危都不注意了,更不可能把他人生命安危放在心裡。

說白了,就是自私自利,思想品行不正。

員工的價值觀是公司很看重的東西。

還記得前幾年那個阿里程序員,為搶購月餅,私自改程序腳本的事件嗎?

因為自己想要搶購月餅,安全部門的4位程序員,利用技術手段,改寫了腳本,多刷了124盒月餅。

最後,被開除了。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這個事件,在當時還挺有爭議的。

一方面,覺得公司做的對,也是防微杜漸;另一方面,也有人覺得公司實在大驚小怪,完全不至於到開除地步。

明面雖然是搶月餅,背後難道不是濫用職權嗎?工作中,鑽這種小空子,一旦被抓到,就是職業生涯的“汙點”呀!

而且,從員工事後的態度看,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不知道這幾位程序員,在後面找工作還是否順利。

不過,我認識的一位前同事,曾經也在工作中犯了點錯誤,最後導致於他進了多家公司黑名單,這個圈子也混不下去了,不得不改行換工作。

人品是什麼?在職場中,就是你的個人標籤。

一個行業圈子能有多大,一旦你的品行出現問題,在圈子裡被傳開後,就是致命性打擊。

無論多有才華,也不會有公司敢錄用。

哪家公司都不願意招行業名聲臭的人,哪個老闆都不想用偷奸耍滑鑽小空子的員工,哪個人都不想與品行不端的人做同事。

沒有能力的人,尚可培養,沒有品行的人,敬而遠之。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3

品德+態度+能力=人才

總會思考,企業成功的要素是什麼呢?

答案就是:用人

什麼樣的人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人呢?

前不久的快遞小哥汪勇,連升三級,一下子被提拔為經理級別,人民日報也對他讚賞有加。

不可否認,開掛似的升遷之路,與他傑出的領導能力有關,更多的還是純良的個人品質。

能力不夠完美的員工,如果心性品格良好,就是可以培養的人才。

人才選拔,“人品”關不容忽視。

一些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是公司管理的直接參與者,接觸企業最為核心的信息。

這樣的人,必定要接受人品考核。

一旦他們犯了錯,會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在一些大型企業,還是很注重員工的價值觀的。甚至管理層,入職前還會有背景調查。

普通員工招聘之時,就會給面試的人做相關測試,淘汰掉價值觀不符的一類人。

曾經看到過一個問題:在企業中,能力、態度和品德哪個更重要?

下面的答案,基本都是說品德應該佔據第一位,品德、態度、能力這樣的順序。

尤其是管理層面來說,他的品德很有可能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在《哈佛管理培訓課程》中有一段話:“成功管理者特有的素質是超人的高尚品德+T型知識結構+破壞今天的勇氣。”

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各方面要求極高,但是品德卻在首要的位置。品德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對於能力強的普通員工來說,職業目標肯定是升職加薪,躋身管理層。因此,品德方面的培養,必不可忽視。

解氣!拒隔離外出跑步的澳籍華人女子被拜耳辭退了

4

寫到最後

前不久,和一個朋友通電話,他是公司的副總。年後,公司管理體系發生變化,他也在物色主管一系列基層管理的人員。

出現了這樣的一個難題:公司任務重且急。目前兩位候選人,一位能力強但是口碑各方面都不太好,另一位能力稍差,但是態度人品都是沒問題的。

為了這事,他愁了好幾天。

從個人方面,肯定偏向於第二位,從公司利益角度出發,又是第一位。

思慮很久,決定暫時提拔能力強的,等最近的緊急項目過去之後,再提拔能力稍差的。

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覺得太殘酷了,這不是利用人嗎?利用完了,還把人踢了。

別忘了,職場即戰場。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利益至上。

而你,在工作或者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人品。

沒有極強的工作能力,說明你還沒有立足的根本,該繼續培養;有能力的,也不要沾沾自喜,說不準哪天做出的事,就會將你打入萬丈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