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劉真去世 網友追憶《康熙來了》的日子

臺灣藝人劉真因主動脈狹窄問題入院就醫,未料在手術過程中突然心臟停止,因此裝上葉克膜搶救,留院觀察一個月。裝上心室輔助器後,她出現了腦部自發性出血症狀,本月4日曾進行開顱手術,但最終醫治無效,3月22日病逝。

藝人劉真去世 網友追憶《康熙來了》的日子

很多大陸觀眾認識劉真是通過臺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她是該節目的常客。在節目中,她常常與同樣擅長國標舞的小S(徐熙娣)鬥舞,為《康熙來了》貢獻不少收視巔峰,成為眾多觀眾難忘的經典瞬間。

劉真去世消息傳出後,不少網友追憶起已經停播的《康熙來了》。這檔由蔡康永、徐熙娣主持的談話性娛樂節目始播於2004年1月5日,至2016年1月14日停播,豆瓣評分9.3,被視為臺灣綜藝的巔峰之作,而它本身亦是臺娛黃金時代的見證者。節目涉獵的話題很廣,明星八卦、主題辯論、美食介紹、明星專訪等等,旨在挖掘明星嘉賓不為人知的一面。開播12年,節目製播超過千集,周杰倫、五月天、林志玲、劉若英……幾乎所有大牌明星、名人都上過這個節目,小S的大膽肆意、蔡康永的默契配合,給不少大陸觀眾留下難以忘懷的青春記憶。可以說,通過為娛樂圈乃至整個社會源源不斷地製造話題,《康熙來了》一度成為話題的生產者。

《康熙來了》也是通告藝人的訓練場,沈玉琳、潘若迪、丁小芹等臺灣“綜藝咖”們天天在節目上插科打諢。有網友形容,《康熙來了》就是她們的人生劇場。一路從臺灣綜藝節目中訓練起來的臨場應變能力與搞笑天賦,也令不少藝人轉型後如魚得水。

當然,作為一部超長待機的綜藝,最後幾年的《康熙來了》不可避免地陷入創意枯竭的困境。通告藝人數量有限,節目上永遠是熟悉的老面孔;加上大陸娛樂市場的崛起,藝人紛紛轉戰大陸,臺綜的生存圈進一步縮小。“《康熙來了》停播後,好像突然就和臺灣娛樂圈失去了聯繫。”90後李芮秋最早是因為追星而看這檔節目,“一直是我們同齡人的下飯綜藝,那些年在《康熙來了》裡陪我們歡笑過的綜藝咖,想起來都覺得很親切。”在她看來,這檔節目某種程度上也是青春期的見證,“現在回過頭再去二刷,心情不一樣了,嘉賓也已物是人非”。更多網友在打出五星好評後,遺憾地宣稱“康熙拌飯停售了”。

有觀點認為,臺綜純粹是“笑的藝術”,娛樂性強,“讓人腦袋空空地發笑”,從而喜劇效果濃郁。相比之下,大陸的綜藝更重視節目的思想性,大陸觀眾的“笑點”也自有其土壤。因此,儘管不少臺灣製作人、藝人紛紛選擇來到大陸發展,但很難避免水土不服的窘境。

《康熙來了》停播後,主持人小S和蔡康永在大陸自制綜藝中頻繁露臉。小S擔任愛奇藝自制綜藝《小姐姐的花店》常駐嘉賓,節目口碑兩級分化,最終評分5.5;蔡康永搖身一變為網綜《奇葩說》導師。2018年起,兩人又再度合體錄製優酷真人秀節目《真相吧!花花萬物》,但前兩季口碑一般,直到今年2月開播的《花花萬物2020》才重新找準節目的定位,被網友評價為“開始有點康熙的感覺了”。有業內人士分析,有幽默天分的臺灣藝人多是依靠本能發揮,但大陸更要求細節把控,因此總會產生格格不入之感。

藝人劉真去世 網友追憶《康熙來了》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