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皇太子,本該是大清皇帝,卻住8平米小屋,掃了半輩子街

最後的皇太子,本該是大清皇帝,卻住8平米小屋,掃了半輩子街

富蘭克林道:"命運的變化如月亮的陰晴圓缺,無損智者大雅。"對於世人來說,命運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人世間總有人在抱怨命運的不公,向命運大喊大叫;也總有人認為那些出生在名門貴族的人是命運的寵兒,會一生的都如意順遂。

但事實上,命運並非不會變化,哪怕是出生在皇室之中的人,也並不見得能夠一生順遂,壽終正寢。

最後的皇太子,本該是大清皇帝,卻住8平米小屋,掃了半輩子街

皇室血脈,凡人之命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之中,封建王朝持續了很久的時間,而在封建王朝的社會中,皇帝是人世間最為尊貴的身份。

古人認為皇帝乃真龍天子,君權乃神授。因此,封建時代的帝王受萬人跪拜,帝王之命應當算是最好的命了。

但歷史上卻有這樣一個人,他是最後的皇太子,本該是大清皇帝,卻在晚年之時住在8平米的小屋裡,掃了半輩子大街,這個人便是愛新覺羅·毓喦

愛新覺羅·毓喦,又名愛新覺羅·毓巖,小名小瑞子。生於北京王府井。是中國滿族愛新覺羅宗族的王子,被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私定的繼承人,也是他的遠房侄子。

世人都知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為愛新覺羅·溥儀,但卻不知道,這位末代皇帝還曾私定過下一任皇位繼承人,而這個人或許曾在瞬間擁有過帝王之命,卻最終並沒能享受到這樣的命運。

最後的皇太子,本該是大清皇帝,卻住8平米小屋,掃了半輩子街

愛新覺羅·毓巖的出身其實也較為尊貴,他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第五個兒子惇勤親王, 此人雖然粗狂放蕩,但慈禧都得忌憚三分。

他的祖父名也是一位非常霸氣側漏的王爺,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家道有些中落。毓喦的父親雖曾被光緒皇帝賜頭品頂帶,擔任乾清門行走一職。

但辛亥革命後,時勢變化過快,他們一家的地位一再下降,日子也越來越難過,再也不復皇室風範,最終還變賣了家產,不知所蹤。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以及家族的一再沒落的背景之下,到愛新覺羅·毓喦這輩時,他雖然出生時身上流著貴族的血脈,卻再也不是皇室之人的命運。

最後的皇太子,本該是大清皇帝,卻住8平米小屋,掃了半輩子街

末世皇帝的欽定皇子

清朝末年是封建王朝走向滅亡的時代。西方國家的入侵,給清王朝帶來了極大的打擊和恐慌。面對西方先進的技術與武器,國人開始掀起西學東漸的潮流。一些激進的改良派不斷學習西方的技術,在中國創立了許多西式學堂與工廠。

末代皇帝溥儀據說並非自願登上皇位,對於這位帝王的史書記載,似乎更多的是關於他的兒女情長,而溥儀在位之時的為政舉措幾乎找不到太多記載。

這也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原因,但無論如何,身為末世之中的帝王,溥儀就算再不願做帝王,也開始採取措施。

為了復興王室,溥儀建立了"內廷學校",召集愛新覺羅皇室子侄重新學習新式知識,再把他們送到日本軍官學校留學。

雖然愛新覺羅·毓巖的家世此時已經沒落,但也仍然改變不了他身為末代皇帝的皇侄的這一事實。

當時,總共招到了5個"內廷學員",而毓喦是所有人中年齡最大,且資質最淺的

。先前說到毓喦雖有貴族血統,卻沒有皇室之命。

最後的皇太子,本該是大清皇帝,卻住8平米小屋,掃了半輩子街

除了其家道中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他本人的性格。毓喦性格懦弱,且天資愚鈍,即便是生在盛唐之時的帝王家中,也不會成為名垂青史之人。

但他這樣懦弱愚笨的性格,造就了他的胸無大志,同時也造就了他的忠心耿耿。

毓喦在5個學員當中,雖然是資質最淺的,卻是最討溥儀這位末代皇帝歡心的

毓喦心無城府,且對溥儀皇帝最為忠心,就好似一個永遠不會背叛帝王的奴才,而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溥儀私定毓喦為繼承人的原因之一。

溥儀雖建立了"內廷學校",卻終究沒能復興王室。在大勢所趨下,封建王朝被革命,而溥儀也必當成為被討伐的對象。

1945年,敵軍投降後,溥儀便打算逃亡到日本,但沒曾想到半路被俄羅斯劫走,而毓喦當時也跟隨在溥儀身側。

到俄羅斯後,溥儀雖然不再是皇帝,卻還是得到了一定的招待,在俄羅斯的日子裡,毓喦始終盡心盡力的照顧溥儀。

後來,俄羅斯決定將溥儀等人歸回中國看管時,毓喦主動提出願意留在俄羅斯繼續侍奉溥儀。

也正是這樣的舉動,讓溥儀大為感動,便寫下詔書,欽定毓喦為自己的皇子,即下一任皇位繼承人。

最後的皇太子,本該是大清皇帝,卻住8平米小屋,掃了半輩子街

終是平凡一生

但這天下早已不是帝王的天下。回國後,溥儀不久之後便因尿毒症逝世,毓喦則被關押改造,當他被釋放出來之後,毓喦更是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連自己的生計都難以維持。

毓喦用自己曾在宮中學校學習到的一些知識來教書,但這份工作卻並沒能維持多久。後來他又自己開雜貨鋪,可他這樣的人,早已與時代脫了節。

在這個早已將他淘汰的社會,他如何能夠生存下去呢?最終,毓喦乾脆選擇了最為低微的工作,與一名老伴一起掃大街為生。

而這一行當,毓喦一干變幹了大半輩子,一直到他去世的時候,他都沒能改變自己掃地工的這一身份。

愛新覺羅•毓喦本是皇室之人,他身上流著貴族的血液,他的出身,普通人望塵莫及。甚至,若不是時勢的變化,或許他會成為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毓喦的命運本該是一帆風順,擁有無上榮耀的,但事實上,他的一生與普通人並沒有任何區別,甚至比大多數普通人要艱苦。

流著皇室的血脈,卻只能是住在8平方米房間,以掃大街為生的普通老年人。這聽起來不禁有些諷刺,但這也昭示了命運的變化多端,並且告誡了世人,命運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中,絕非出身能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