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養殖前期如何預防“懶蟹”

在蟹种放養前期,由於池塘環境、水溫、水質因子的變化,河蟹會棲居洞穴裡或水草叢中,不肯出來活動和覓食,體色深黑,甲殼硬,生長緩慢,慢慢的就成了“懶蟹”。而形成懶蟹的原因有很多:

螃蟹養殖前期如何預防“懶蟹”

1水草:蟹池中缺乏水草,河蟹缺少隱蔽場所,出現“懶蟹”;年前種植的水草或上年留下的伊樂藻,春季出現“瘋長”現象,佔據了河蟹的活動空間,從而使得河蟹覓食活動減少,懶蟹較多。

建議:種植水草至少兩種以上,水草分佈要合理,水草過密要拉草溝。

2溶氧: 前期水溫偏低,水體清瘦,缺乏一定的藻類,蟹池溶氧往往低於覓食活動水平(5mg/L),從而影響河蟹的正常覓食,漸而出現“懶蟹”。

螃蟹養殖前期如何預防“懶蟹”

建議:放苗前使用肥水寶肥水+硅藻速補培藻,以穩定藻相,增加水體溶氧。

放苗後可直接潑灑使用水產VC,抗應激。

3.PH值 : 水體鹼度偏高,PH達9以上,影響河蟹攝食活動,出現“懶蟹”。

建議:乳酸菌、EM菌菌液或者同時使用兩種菌潑灑,降低pH,促進河蟹攝食活動。

4.水位 : 水位變動大,有些水體像潮水河,水位忽高忽低,河蟹就容易在“潮間帶”挖洞穴居,懶於出來活動,形成懶蟹。

建議:前期不宜頻繁換水,應保持水位穩定,隨著水溫的逐漸升高,逐步地提高水位(一次性加水不宜超過20cm)。

螃蟹養殖前期如何預防“懶蟹”

5.密度大且投餌不均勻 因河蟹密度大,且投餌不均勻,部分河蟹吃不到足夠的餌料只能攝食洞穴附近泥土中的腐殖質,維持生命活動,其個體生長緩慢,出現“懶蟹”。 .

建議:早期河蟹攝食量小,活動範圍小,可沿著淺水區域均勻稀撒,不宜定點投放餌料。

6.透明度較大 水清瘦,加上前期水草生長緩慢,河蟹無處藏身,進而打洞形成懶蟹。

建議:使用“硅藻速補+肥水寶”肥水,豐富水體藻相和優質水色,透明度達到20--40釐米之間最適宜。

螃蟹養殖前期如何預防“懶蟹”

7.亞硝酸鹽過高 很多池塘使用尿素等無機肥,導致池水亞硝酸鹽偏高,影響河蟹吃食,出現懶蟹現象。

建議:使用乳酸菌+EM菌種

防治要點 解毒強體質

蟹池放苗前,必須檢測水質指標,使用解水寶解毒、抗應激、提高成活率。

②蟹苗入池前,必須用“碘毒清清”藥浴後入池。

③蟹苗入池後,必須用“高鈣速補+水產VC”化水潑灑,以增強蟹苗體質,為第一次蛻殼做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