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居民是外國人的社區裡,有這樣一名75歲的“翻譯官”

今天,住在徐彙區徐家彙街道豪庭居民區的居民王餘慶跟小區3個已經解除居家隔離的老外有“約會”:在微信上聊聊,請他們談談對防疫期間的社區管理有什麼意見建議。沒想到老外都不約而同地翹了“大拇指”:非常棒!來自印度的Vishal還自告奮勇說:“我也想加入自願者隊伍,週末就可以上崗!”居民們說,疫情發生以來,要為社區“翻譯官”王餘慶“點贊”,他不僅發揮餘熱,還帶動了不少老外參與志願工作。

守滬者|1/3居民是外國人的社區裡,有這樣一名75歲的“翻譯官”

王餘慶


豪庭居委共有居民1746戶,其中外籍人士549戶,共1752人,佔小區總數近1/3。今年75歲高齡的社區黨員王餘慶畢業於上海外貿學院,操一口流利的英語。1月底疫情剛暴發時,他就加入了自願者隊伍,穿上橙色馬甲、拿著額溫槍,在小區門口為出入居民測體溫、作登記,詢問是否來自疫區。隨著春節後越來越多的外籍居民回滬,王餘慶這個社區“翻譯官”更派上了大用場,他仔細做好每位外籍進出人員的信息登記和體溫測量,並嚴格核對出入證件,指導協助他們填寫相關表格。


“保證14天在家隔離,不要出來,有事情隨時找我哦!”“午飯後我會再量體溫的,現在身體沒有感到異常。”“家裡現在沒有飲用水了,能不能去羅森給我們買點礦泉水?”這是王餘慶的手機微信上,他與居家隔離住戶的聊天記錄。王餘慶告訴記者,他對接了12戶居家隔離的外籍居民,目前已有5戶解除隔離,外籍居民居家隔離期間有任何問題或者需要都會來找他。“除了每天提醒要測量2次體溫,我還會跟他們聊聊天,如果有任何需求,我5分鐘裡就有響應。因為物業和保安人手緊張,除了買水送水,我還給他們‘接力’過外賣,比如披薩、溫度計、蔬菜等。”

守滬者|1/3居民是外國人的社區裡,有這樣一名75歲的“翻譯官”

王餘慶為居民送礦泉水


居委會考慮到王餘慶年紀大了,不再安排他志願者輪崗排班。但是這位有著50年黨齡的老黨員還時不時參與志願工作,他驕傲地說:“有需要我就隨時出現,我是共產黨員啊,現在是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關鍵時刻,我會英語又有時間,當然要衝在前面啦!”在王餘慶的帶動下,他在小區的好朋友、來自印度的外籍志願者蘇米特也加入進來,膚色黝黑、身形高大的蘇米特每次站在小區門口就格外引人注目,他和王餘慶成了配合默契的“老搭檔”。蘇米特說,他在上海工作了15年,一直住在這個小區,和王餘慶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也是新上海人,看到王老師年紀這麼大了也在一線,很辛苦,我也想一起為社區和上海防疫出一份力。”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袁瑋

圖片 |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