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駕崩百年後,為何其靈柩西遷青海塔爾寺?又因何要回遷?

用戶65253263


一九三九年四五月間,一部分蒙古人,充當日本人的走狗,火同日本人,將成吉思汗的亡靈要遷到東北去,以沙王為代表的蒙古人,向國民黨政府申請,將成吉思汗亡靈遷到大西北保護起來,國民黨政府答應了沙王的申請。於一九三九年五月間路經延安,黨中央一萬多人搞了歡迎意式,我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還獻了花圈。

六月四日路經定西,在新隆出四年,後又遷至青海塔兒寺十一年。

一九五四年,蒙古人民向中央政府申請,想將成吉思汗的亡靈遷回內蒙古,中央政府答應了蒙古人民的請求,並撥八十二萬人民幣來建設墓地,就是現在的地方,我知道的就這些,有不對的地方請指證,謝謝!


馬貴堂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不但只識彎弓射大雕,還是蒙古帝國的開創者。大約是在13世紀初,成吉思汗的軍隊是所向披靡的。他生前是那麼的風光而又光彩奪目,但是在其死後,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安寧。在其駕崩百年後,他的靈柩西遷到了青海塔爾寺,後來又回到了它的故地。為何呢?原因當然是迫不得已的。

成吉思汗陵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市,這個地方還是成吉思汗生前親自看中的。大成吉思汗在世的時候,曾經帶領著他的軍隊打過不少戰爭。有一次西征,正好路過此地,他覺得此地是個風水寶地,於是在此定於自己的埋骨之地。關於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死因。他的死並不是在戰場上英勇犧牲,反而是個意外,他是墜馬而死,他的下人和家人尊重他的遺願,將其遺體運到鄂爾多斯市埋葬。

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時期的小日本是十分可惡的。它覬覦中國浩瀚的領土和應有盡有的自然資源。作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墓,裡面的寶藏當然是不少的,自然日本人當然會打上它的主意。終於日本侵佔了內蒙古包頭地區,可以說是距離成吉思汗的陵墓距離非常近了。在當時,成吉思汗的陵墓可以說是危在旦夕,如果不馬上採取行動的話,它被糟蹋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毫無疑問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精神象徵。所以日本打算把成吉思汗的靈柩給遷到東北地區,因為當時的東北被日本人所佔據,並建立了偽滿洲國。若是靈柩落到日本人的手裡,對蒙古人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1939年的時候,蒙古的沙王來到國民政府找到蔣介石,並且提出了想要將成吉思汗的靈柩遷到青海省處,蔣介石當即同意。作為蒙古人心中的民族英雄,百姓當然不想驚擾到成吉思汗的亡靈,可是沒辦法,為了不讓它受日本人的糟蹋,西遷之行不可避免。

可是後來為什麼又要回遷呢?因為成吉思汗對於蒙古人來說意義非凡,當初蒙古人的民眾在送其西遷的時,也是迫於無奈的。1953年,日本人早已被趕出中國,成吉思汗自然該回家了。成吉思汗在內蒙古叱吒風雲了一生,他本人自然也是想要回到故土的。內蒙古的民眾視他為信仰,當然也是希望他回到內蒙古的。所以無論是從他本人還是當地人民來說,再次回遷都是必要的,所以蒙古人便重新向政府提出申請,政府撥款80多萬人民幣,為成吉思汗重新修建墓地,成吉思汗就此落葉歸根。


歷史課課代表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新街鎮的成吉思汗陵,1219年和1226年,成吉思汗兩次西征。當他率部路過此地時,把這裡選作自己的葬身之地。1227年8月,成吉思汗出獵墜馬而死,其遺體被運到這裡安葬。從此,這裡便被叫做“伊金霍洛”,意為“主人的陵園”。

佔地面積約5.5萬多平方米的成吉思汗陵,是一座蒙古包式建築宮殿。主體建築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建築分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6個部分。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令多少人折服,並以次來評價成吉思汗,他從一無所有到成為大汗,成為一種精神的化身,是蒙古人民心目中的神,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族人心中最崇高神聖的地方。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日本侵佔內蒙古部包頭之後,準備盜竊成吉思汗靈柩,試圖打著成吉思汗的旗號,要挾蒙古族同胞,成吉思汗靈柩的安全受到威脅,日本侵略者妄圖以此號令內蒙古人民歸附他們,日本人在綏遠成立的偽政權,並且提出把成吉思汗陵搬遷到日佔區。因而有了“成吉思汗靈柩西遷”之舉。 1938年,蒙古王公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1939年初,沙王赴重慶述職期間,向國民政府建議將成吉思汗靈柩遷至青海省西北部柯爾洛果貝子旗,蔣介石當即同意,並且委任沙王和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鄧寶珊等為起靈致祭官,沙王為主祭官,奉移經費從國庫撥發。 在返回伊盟的途中,沙王又去了延安。沙王向毛主席彙報了伊盟的形勢和遷陵的事宜,毛主席十分贊同他的西遷計劃。

1939年5月底,國民政府委派的移陵人員及護陵軍人陸續到達伊金霍洛旗。1939年6月10日太陽未出之時,達爾扈特人和附近各旗的蒙古族民眾雲集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的靈柩是在蒙古族民眾的淚海中,離開伊金霍洛旗聖地的。

1939年6月21日上午,當移陵隊伍到達延安時,陝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以東5公里處的十里鋪搭設靈堂,舉行祭奠。中共中央代表謝覺哉、柯慶施、滕代遠、王若飛、高自立等將靈柩迎入精心佈置的靈堂,毛澤東同志向成吉思汗靈柩敬獻了花圈。此後,有關部門又在延安修建了成吉思汗紀念堂,毛主席親筆題寫“成吉思汗紀念堂”7個大字。


移陵隊伍於同年7月1日抵達甘肅省榆中縣興隆山東山大佛殿,榆中縣成立成吉思汗靈柩辦事處,留在那裡守靈的達爾扈特人分住於上下5座廟裡,主持日常祭奠事務。

1949年,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馬步芳下令將成吉思汗靈柩移往青海省塔爾寺,這裡是成吉思汗靈西遷的最後一站。

1953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應廣大蒙古族人民的要求,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呈上懇請將成吉思汗陵遷回伊金霍洛旗的報告。周恩來總理當即就批准了這份報告,並撥付80萬元專款以新建成吉思汗陵寢。



1954年3月15日,一列西行的火車緩緩駛出了呼和浩特站。伊克昭盟盟長鄂其爾呼亞克圖(此時,沙克都爾扎布已去世)、達爾扈特鄉鄉長寶鎖兒、呼倫貝爾盟甘珠爾廟嘎拉僧活佛等29人組成的內蒙古自治區迎請成吉思汗靈櫬代表團就奔這趟車上。他們西去西寧,迎回草原的兒子、蒙民日夜思念的大汗靈櫬。3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迎請成吉思汗靈櫬代表團全體成員,會同青海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周仁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主席高寶扎布、政協副主席達木林等領導,以及西寧市數萬群眾,在塔爾市舉行盛大而隆重的成吉思汗靈櫬北遷請靈大典。大典結束後,成吉思漢靈櫬、忽蘭哈敦靈櫬、蘇魯定等,一併請入卡車,駛出了塔爾特,駛出了西寧,在蘭州改乘火車,踏上了魂歸故里征途。4月3日,成吉思汗靈櫬、忽蘭哈敦靈櫬、蘇魯定,隨行的達爾扈特和迎請成吉思汗靈櫬代表團抵達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

1954年4月7日,成吉思汗靈柩被安放在1939年西遷時的陵地裡。4月23日,成陵回遷之後首次大祭在伊金霍洛舉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烏蘭夫任主祭人。隨後,烏蘭夫向成吉思汗陵敬獻了哈達和奶酒,點燃了象徵光明的酥油燈,又獻上9只全羊。

陵內有成吉思汗生平功業繪畫及其坐像、遺物,並陳列有元代文物,1982年3月份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