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防統治+綠色防控 樂清農藥使用量大減

連日來,樂清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工作人員走進田間地頭,從殘留稻樁中採集取樣,推測水稻害蟲二化螟的發育進度、數量。“通過早期翻耕灌水殺蛹,殺滅越冬代二化螟,對全年二化螟的發生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是防控二化螟危害的重要技術措施。今年天氣回暖較早,二化螟的發育進度比往年快,往年一般4月初進入化蛹高峰,今年可能有所提前了。”市植保站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發育進度調查,我市越冬代二化螟已陸續進入化蛹始盛期,植保站近日將通過智慧雲農平臺、農民信箱等,以短信的方式通知全市水稻種植戶及時翻耕灌水殺螟,達到事半功倍的殺蟲效果。

近年來,樂清通過統防統治、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等多項措施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切實減少和控制化學農藥用量。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樂清市農藥使用量585噸,較上年減少60噸,下降了9.3%。

去年,樂清大力推廣農作物綠色防控技術,綜合採取翻耕灌水殺蛹、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措施控制病蟲害,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全年農作物綠色防控示範面積2.41萬畝,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18.4萬畝,病蟲害綠色防控應用面積18.8萬畝,僅上述三項合計就比上年增加了5.24萬畝。

植保無人機防治面積的進一步擴大,也有效減少了農藥用量。“與常規施藥相比,飛防作業可節省20%的用藥量,從而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 市植保站工作人員介紹,去年樂清植保無人機的防治面積比上年增加了4.6萬畝,目前全市已有植保無人機29臺,預計今年植保無人機的防治面積還將進一步擴大。

與此同時,樂清從去年開始,對病蟲情報的下達方式也進行了改進。“以往病蟲情報通過鄉鎮打印再發到農戶手中,這在時間上有所延遲,往往使農戶錯過了最佳的除蟲時間。去年開始,我們通過網絡平臺,直接將防治信息發送至農戶手機上。並建立了病蟲防治群、種植業群等,將防治信息及時傳達給農業種植大戶。”該工作人員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