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的力量,良言暖三冬


溫和的力量,良言暖三冬

"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

南風法則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領導者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學會經常用正面的鼓勵,激勵下級,激發工作的積極性,這樣,效果常常比不斷地批評好。

溫和的力量,良言暖三冬

一天,太陽和風爭論誰比較強壯,風說:"當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著外套的老人,我打賭可以比你更快讓他把外套脫下來。"說著,風便用力對著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來。但是它愈吹,老人愈把外套裹得更緊。 後來,風吹累了,太陽便從雲後走出來,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沒多久,老人便開始擦汗,並且把外套脫下。太陽於是對風說道:溫和友善永遠強過激烈狂暴。

外界刺激可以分為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正面激勵的作用是誘導;負面激勵的作用是懲戒。

1560年,瑞士鐘錶匠布克在遊覽金字塔時,作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推斷:"金字塔的建造者,絕不會是奴隸,而只能是一批歡快的自由人。"這一推論在很長的時間內被當作笑料,然而400年之後的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宣佈:通過對吉薩附近600處墓葬的發掘考證,金字塔確是由當地具有自由身份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建造的,而非希羅多德在《歷史》中所記載——由30萬奴隸所建造。為什麼一個小小鐘表匠敢於否定偉大的希羅多德?布克的理由是:"金字塔這麼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麼精細,各個環節被銜接得那麼天衣無縫,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懷有虔誠之心的自由人。難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為和對抗思想的奴隸,絕不可能讓金字塔的巨石之間連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進去。"同樣的道理,優異成績是不可能在壓迫的環境下取得的。如果產生懈怠情緒和對抗心理,取得優秀成績便會成為永遠的夢想。

溫和的力量,良言暖三冬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夏日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