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著淚水寫完他的事蹟,英雄的存在,炎黃子孫才得以延綿不絕


含著淚水寫完他的事蹟,英雄的存在,炎黃子孫才得以延綿不絕

1905年2月13日,楊靖宇出生於河南確山一戶人家,楊靖宇原名叫做馬尚德,後改名為楊靖宇,“靖宇”二字有驅除韃虜之意。

1926年,楊靖宇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為早期紅軍的創始人之一,1927年,回到老家確山縣領導農民開展武裝起義,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發展出近一萬人的隊伍。

在開展農民起義期間,楊靖宇5次被捕,受盡酷刑,硬是一句軟話也沒說。

東北抗聯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東北正規軍一槍未開就將整個東北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日本找到前清皇帝愛新覺羅·溥儀,讓他當上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對這個傀儡政權進行了長達14年的統治。

正規軍雖然走了,東北各地一些不願做亡國奴的各地武裝還在進行著反抗,但都過於分散,很難對日本侵略者形成較大的傷害。

1935年,受組織委派,楊靖宇趕赴東北組建東北抗日聯軍,楊靖宇任軍長兼政委。

也就是在這一年,東北抗日聯軍在楊靖宇的領導下,開展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據統計,僅1935年,東北抗日聯軍對日本侵略者開展了39105次打擊,截止1940年底,對日本侵略者開展了近7萬次打擊。

日本當年在東北戰場共投入約27萬的兵力,除去被蘇聯消滅的8萬餘人,剩下的都被留在了東北戰場。

楊靖宇的打法非常靈活多變,擅於運用游擊戰襲擾敵人。有10名關東軍在一次追擊中國軍隊的途中被一股東北抗日聯軍全殲,據旅日作家薩蘇考證,那股全殲關東軍部隊就是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

日本對楊靖宇有一個稱號“東邊道社會治安之癌”(東邊道,指的是東北東南部區域,面積相當於吉林和遼寧兩省的一半),將楊靖宇領導的部隊的活動區域稱之為”癌腫地帶”

1938年,關東軍司令部調集6萬人的部隊開始圍剿楊靖宇的抗日聯軍,而當時抗日聯軍的人數還不足3萬人,還缺槍少炮。楊靖宇能逃脫嗎?

叛徒

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是被自己人給害死的。

在關東軍圍剿期間,有“小楊靖宇”之稱的程斌叛變了,關東軍抓了程斌的母親,脅迫其下山投降。為了救母,這也可以原諒,但是程斌卻做了 一件讓人無比憤怒的事情,他不僅自己投降,還拉上了115位自己的手下跟著他一起投降,並且帶走了大量的槍支彈藥和現金。

自己當叛徒,還要拉上一群人壯壯膽嗎?

日本警務廳廳長岸谷隆一郎為程斌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並任命其為“程斌警察大隊”的大隊長。程斌立下的第一個“大功”就是摧毀了楊靖宇在蒙江縣的70餘個密營,這些密營存放著槍支彈藥和糧食,是抗日聯軍最後的生命補給線。

程斌非常瞭解楊靖宇的作戰方式,在程斌的幫助下,日本關東軍節節勝利,而彈盡糧絕的抗日聯軍幾乎快要陷入絕境。

1940年1月,沒有補給的楊靖宇部隊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冰中艱難前行,餓了只能啃樹皮,鞋子磨破了,只能用布包著腳,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第二個叛徒出現了,楊靖宇的警衛旅參謀丁守龍被俘,還沒等嚴刑拷問,丁守龍就叛變了。他向關東軍說明了楊靖宇隱藏的位置和他目前的兵力情況,關東軍立馬縮小了包圍圈。

第三個叛徒出現了,和楊靖宇情同父子的張秀峰攜帶大量經費和絕密資料投敵,張秀峰向日本說明了楊靖宇的突圍路線。包圍圈進一步縮小,楊靖宇的位置已經被日軍鎖定了。

2月22日,5天5夜沒吃東西的楊靖宇碰到了四位砍柴的農民,拜託他們幫自己買點糧食,並重金酬謝。其中一位村民認出了楊靖宇,想勸其投降。

楊靖宇艱難的說道:“老鄉,我是中國人哪!不能做這樣的事情。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中國就完了!”答應給楊靖宇買糧食的老鄉下山後就像關東軍舉報了。

2月23日,楊靖宇的一生走到了盡頭,關東軍在叛徒和漢奸的幫助下找到了他。

打中楊靖宇的是一名原抗聯的士兵,叫做張奚若,他是原抗聯中的機槍手。日本人後來剖開了楊靖宇的胃,裡面只有棉絮、稻草和樹皮。

岸古隆一郎說道:“雖為敵人,目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

1945年,日本戰敗前夕,岸谷隆一郎毒死了妻子和女兒,並留下了一封遺書: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時宜。中國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