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腿抽筋,不總是缺鈣,辨別病因先摸摸腿

糖友陸阿姨近一段時間以來,每天晚上睡到半夜時總會腿抽筋,一開始陸阿姨以為是缺鈣了,於是吃了一些鈣片。然而,腿抽筋的症狀還是揮之不去,腿部的皮膚還發涼,陸阿姨見情況不妙才去就診。醫生檢查發現,造成陸阿姨腿部抽筋的原因不是缺鈣,而是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循環障礙。


糖友腿抽筋,不總是缺鈣,辨別病因先摸摸腿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劉振杰表示,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群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因此,當出現抽筋等症狀的時候,糖尿病患者往往會“想當然”認為是缺鈣所致。其實,除了缺鈣,微血管障礙和神經病變、下肢大血管病變等都會引起抽筋。


糖友腿抽筋,不總是缺鈣,辨別病因先摸摸腿


缺鈣:鈣和維生素D同補,缺一不可

劉振杰表示,糖友抽筋的原因中,缺鈣確實佔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年齡偏大的女性糖友,由於絕經後雌性激素減少,鈣也隨之流失得快。糖友鈣缺乏除了與年齡相關外,缺乏維生素D也是原因之一,因為維生素D充足才能幫助鈣吸收。據調查,10個糖友當中,有6~7人存在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此外,一些降糖藥,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也會造成鈣吸收障礙,導致缺鈣。

對策:很多人認為補鈣只要多喝點骨頭湯就可以了,對此,劉振杰表示,喝骨頭湯對鈣的補充是遠遠不夠的,應該要額外吃鈣片補充。根據營養學會標準,成年女性每天要補充0.5克的鈣,因此,對於老年糖友,尤其是女性,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吃些鈣片。

此外,補鈣的同時也要補充維生素D,幫助鈣的吸收。補充維生素D可多吃蔬菜和堅果類,如花生、開心果、大豆等;此外還可以多曬太陽,通過皮膚合成有生物活性的維生素D,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糖友腿抽筋,不總是缺鈣,辨別病因先摸摸腿


血管和神經病變:活血化瘀、營養神經

糖友抽筋,除了缺鈣外,血管的病變和神經病變也非常常見。“糖尿病的病程長了,很容易有微血管障礙,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好,肌肉、神經供血不足,就會有神經損害。在血管缺血和神經損害的雙重作用下,腿部就容易出現抽筋。”劉振杰稱。

除了微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外,下肢動脈閉塞(大血管的病變),也會引起腿部抽筋。若是下肢動脈閉塞,患者還會出現間歇性破行,即走路一段時間腿部會疼痛,需要休息一會兒,才能繼續前行。此外,糖友腿部抽筋多會在受涼、運動過度、疲勞、肌肉壓迫等情況下出現或加重。

對策:劉振杰表示,防治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引起的腿抽筋,關鍵還是要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等重要因素。此外,糖友平時還可以吃些活血化瘀和營養神經的中藥,如田七、丹參、牛膝等,有助於改善微循環。如果足部健康(腳表面的皮膚完整、不過菲薄、肌肉不萎縮),可以用生薑水、鹽水泡腳,泡腳的溫度注意不宜太高,在40度左右為宜,否則會燙傷皮膚,引起糖尿病足。


糖友腿抽筋,不總是缺鈣,辨別病因先摸摸腿


初步判斷,可摸摸腿部

引起腿抽筋的原因有這麼多,糖友該如何判斷呢?劉振杰介紹,抽筋要結合病人的整體情況判斷,可根據腿部血管的情況做一個初步判斷。

糖友出現腿抽筋時,可以先自行摸一下腿部,

  1. 看看是否冰涼,或觀察主要的動脈(踝動脈)的搏動是否微弱、皮膚是否較菲薄、肌肉有無萎縮的,若出現以上特徵,大多是供血不足,血管出現問題了;
  2. 若四肢出現針刺、蟻爬般的感覺,嚴重時行走也會出現疼痛,很有可能是神經病變所致。

如果糖友出現以上問題,建議做進一步的檢查,如可以做下肢血管的彩超,檢查動脈、靜脈有無堵塞的情況;神經方面的檢查可以做些痛覺、觸覺等臨床檢測,或做肌電圖方面的檢查。




通訊員/宋莉萍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