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全新的「暗黑模式」,設計的難點在哪?

隨著 YouTube、Instagram、Whatsapp 以及 Facebook Messenger 等熱門程序提供了對應 iOS「Dark Mode」深色模式的主題配色後,Facebook 也終於正式迎來改版。

在3月22日,微信iOS版7.0.12也正式發佈,其中最大的更新就是上線了對深色模式的支持。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用戶體驗和研究工作的人來說,這種設計有什麼意義?設計的難點在哪?這篇文章將帶你一起以比較通俗的方式瞭解。

APP全新的「暗黑模式」,設計的難點在哪?

Dark Mode目前是一種新的潮流設計語言。它被翻譯成了深色模式,也被叫做暗黑模式。也是這兩年微信用戶呼聲最高的功能之一,不過 iOS 和 Android端去年才開始適配深色模式。與輕量級的應用對比而言,像微信這種擁有數億用戶的全面APP,在對待“暗黑模式”的更新迭代上,似乎更加的慎重。

微信之外,更多的國內APP為何還沒有支持Dark Mode?這種模式設計的難點在哪?

備受推崇的暗黑模式,為什麼這麼流行?

YouTube、Instagram、Whatsapp 、 Facebook Messenger Slack、Chrome 等軟件都已經支持“暗黑模式”。除了這些應用外,主流的操作系統也都在開始支持這一模式。Mac os和Windows都已經支持了深色外觀。越來越多的系統、軟件都開始支持的“暗黑模式”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能夠在全球範圍內這麼流行?

APP全新的「暗黑模式」,設計的難點在哪?

一.優化夜間閱讀體驗

手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幾乎已經成為每個人都離不開的工具,而我們在夜間對手機的使用時間和依賴程度更加嚴重。高亮刺眼的電子屏幕不僅有損傷視力,而且還不利於提高使用體驗。

目前雖然不少APP已經支持了“暗黑模式”,但由於在操作系統層面並沒有統一的開關,各個APP的Dark Mode開關位置不同,在打開和關閉的時候,從深色的界面到刺眼的白色界面,讓用戶對產品的體驗好感再次打折。

二.省電

當前,不少手機都採用了OLED屏幕,而OLED 屏幕只有一層,像素本身是自發光的。在顯示黑色時,OLED 的屏幕像素只需要關閉,就能顯示黑色。現在OLED屏幕搭配 Dark Mode,手機就能更加省電。

三.設計觀念的改變

Google此前提出過“數字健康”的概念,強調科技產品對使用者本身的影響,應該保持在一個平衡點,不能損傷用戶的健康。當我們面對海量內容和各種電子終端時候,尤其是在“風口行業”“新興產業”等美譽背後,電子產品帶來的“數字健康”問題需要我們共同應對。

相信這種更加環保健康的設計觀念將會快速的在國內發展,在這種觀念之下,國內的各種APP會更加註重對用戶的體驗和健康。

四.讓用戶更加專注於內容本身

在數字化內容湧現的今天,我們每天都要在各種軟件和網站上花費不少時間。而各大軟件為了留住用戶也是下了一番功夫,首要目的就是讓用戶爽!

APP全新的「暗黑模式」,設計的難點在哪?

如果長期在網上看視頻,會發現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主題都變成了深色。在播放視頻時,播放器邊框四周還會全部“熄燈”,讓用戶有一種進了電影院或者在家裡關燈看電視的感覺。

這種沉浸式的用戶體驗就是為了讓用戶更爽,讓用戶更加專注於觀看內容本身,而不是讓周邊各種圖案、邊框和樣式吸引掉注意力。

Dark Mode的設計難點在哪?

Dark Mode能在全球範圍內有那麼流行,並被很多大公司和平臺認可,必然有著不少的優點和功能。但為何在具體的應用層面上,實現的速度那麼慢呢?

回到問題本身,Dark Mode的設計難在哪?

首先,“暗黑模式”不是簡單的將白色背景換位黑色那麼簡單。通過手機設計,可以很快將手機的背景設計為深色,但會發現如果針對這種“非黑即白”的設計,很容易實現“看起來”像的“暗黑模式”。

APP全新的「暗黑模式」,設計的難點在哪?

但對於界面色彩比較複雜的情況,這樣的做法就難以解決實際的問題。以下面這張圖片為例,單純的反轉背景之後,圖標顏色也完全變了。

APP全新的「暗黑模式」,設計的難點在哪?

很多人會把深色模式與夜間模式劃上等號,但實際上兩者並完全是一回事。夜間模式主要照顧的是暗光條件下的場景,而深色模式還需要兼顧亮光環境下的使用。

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一種叫「語義化顏色」的方法來進行適配。所謂語義化顏色,就是不再通過某一色值來描述顏色,而是根據用途來描述,讓界面元素可以自動適配當前的外觀模式。(解釋來自網絡,具體原理不在這篇文章中討論。)

此前的淘寶升級,顏色的適配也是採用了「語義化顏色」的原理。

總的來說,用這種方法來適配“暗黑模式”難度不是太大,但對於比較龐大的重量級APP來說,需要考慮和調節的細節太多,工作量要繁雜的多。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內小廠商一般都會等大廠更新,並且在市場上有一定認可度之後,才會調整適配自家產品。不僅是為了減少風險,更是為了借鑑別人成熟的做法。這也是Dark Mode推行較慢的原因這一。

Dark Mode設計潮流發展帶來的影響

Dark Mode的發展要歸功於“數字健康”理念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各種數字產品的增多,我們每天都要參與在製作和消費數字產品中,而在這個過程中是否能得到健康和良性的發展環境,值得關注。

健康辦公的觀念早年間就在硅谷的科技公司傳播,並發展到國內。這些年大家開始從觀念上注重健康辦公,從物質上購買人體工學產品來減輕自己在辦公中承受的身體張力。現在“數字健康”的觀念已經興起,並且這次的傳播力度空前,我們在設計產品和使用產品時,怎麼能讓科技更有人文關懷,更值得大家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