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太太拿祖傳金釵去鑑定,專家鑑定後忙問:您父母是誰?

北京西城住著一個很普通的老太太(劉貞蓮),閒來沒事在家看電視。電視上正播出古物鑑賞節目,突然想到自己還有個祖傳的金釵,連忙翻箱倒櫃,經過10幾分鐘,在箱子底部終於找到了這個金釵。思考再三,還是託人帶她去找專家鑑定,專家拿過金釵仔細一看,發現在金釵上有5個字,“內務府敕造”,專家忙問:“您父母是誰,金釵從哪裡來?”。

一個老太太拿祖傳金釵去鑑定,專家鑑定後忙問:您父母是誰?

老人家說:“我父親是一名環衛工人,他叫劉振東,我母親叫文繡”。

這時專家才能白過來,原來老太太可以說是溥儀“閨女”。為什麼這麼說?

先說說劉振東,他是河南人,從小家境貧困,但是讀過幾年書,認識些字。17歲時候,為了能有口飯吃,加入國民黨。由於他作戰英勇,還讀過書,很快被重用,最高軍銜達到國民黨少將。劉振東為人憨厚老實,40時候還沒有結婚,經過報社老闆介紹,他和老太太母親也就是文繡相識。經過半年多相處,感覺對方都不錯,雙方決定於1947年夏天結婚領證。

一個老太太拿祖傳金釵去鑑定,專家鑑定後忙問:您父母是誰?

再說說文繡,她是蒙古族人,家庭富裕,8歲時候就讀私立學校。小時候接觸到很多新鮮文化,為以後和溥儀離婚奠定思想基礎。

文繡14歲時,溥儀以照片形式選妃子,當溥儀看到文繡時,眼前一亮,感覺此人眉清目秀,很是順眼,然被選中作為皇妃。前期倆人感情還不錯,後來婉容(皇后)更加得寵。文繡感覺不到幸福,當時生活的很不好。再後來由於文繡和溥儀思想上的分歧(文繡對日本痛恨,勸溥儀不要相信日本人,溥儀不聽),漸漸文繡被冷落。倆人最終走上了離婚的道路,文繡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第一個和皇帝離婚的妃子。

一個老太太拿祖傳金釵去鑑定,專家鑑定後忙問:您父母是誰?

離婚的文繡生活也是很坎坷,畢竟在動亂時代一個女子非常不容易。後來經報社老闆介紹和劉振東結婚。

文繡和劉振東結婚時生活還是不錯,2年後北平解放,戰爭結束。劉振東在文繡的勸導下,交代並坦白自己的問題。後來劉振東被安排到清潔隊上班,也就是現在的環衛工人。

一個老太太拿祖傳金釵去鑑定,專家鑑定後忙問:您父母是誰?

1953年,文繡去世,把從皇宮帶出來的金釵留給後人。可以說老太太是幸運的,專家評估這個金釵大約值三百多萬;也可以說老太太是不幸的,因為文繡一生無子。這就可以斷定,老太太(劉貞蓮)不是文繡親生的,可能文繡和劉振東收養的孤兒或另有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