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頭條上,你對回答你問題的人都怎麼看?有的回答你不滿意,你能原諒嗎?

女士2008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以前看電影,忘了是什麼名字,劉青雲主演的,也忘了什麼事,總之要回答三個問題才能過關,第一個問題,老者問了:“人一生當中說的最多的三個字是那三個字?”

劉青雲,想了想,撓了撓腦袋,皺了皺眉,十分沮喪的說:“不知道”

“回答正確!”老者說道。

誠然,人一生所知有限,無論是誰,無論學問有多深,見識有多廣,都會有很多很多他不知道不清楚不明白的事。所以我們都喜歡問為什麼,從前,我們只能問父母,問朋友,問老師,因為那時我們的圈子小,社會信息不發達,閉塞,後來呢,可以上網了,我們在網上問為什麼,可是也只有一部分有資源有條件的人才會回答你,現如今,網絡通訊發達,自媒體行業開始發力,你在網絡上問的任何一個問題,都會有人回答你,這個人可以是你父母,可以是你朋友,可以是你老師,可以是博士,也可以是小學生,可能是任何一個人。有位作家曾經說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回答問題的答案也一樣。其實生活中很多很多問題,不像是1+1=2一樣有一個標準答案,它們的答案因為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思考方向,不同的切入點,所答的答案不盡相同。

舉個例子,有人在網絡平臺,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問:“如何用難過這兩個字造一個句子?”

有人回答:我家的小狗昨天走丟了,今天還沒回來,我真的很難過。

也有人回答:我家門前有條小河,只有一條獨木橋,真的很難過。

錯了麼?沒錯,只是切入點不一樣而已,看待問題的方式不一樣而已。

那麼題主為什麼會認為有回答會讓自己不滿意?

我想更多的可能是,題主心目中其實已經有了一個答案,但你想更多的人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想獲得更多的肯定。

其實,不管是什麼人,回答了什麼樣的答案,我們都可以虛心接受,並且學習,集思廣益,總而言之,是沒有壞處的,實在真的有特別不滿意的,我們也不置可否,不必過於理會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