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林沖為什麼那麼怯懦?

時代傻瓜李博士


豹子頭林沖,是《水滸傳》中作者重點描述、刻畫的幾個悲劇人物之一,可以說他的人生以“風雪山神廟”為界,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半段林沖遭高俅陷害,但他卻想做個好囚犯,所以處處妥協,仍抱有迴歸社會的幻想;直到風雪山神廟,在廟門後聽到陸虞侯、富安等人致自己於死地的奸計後,方才恍然大悟,他終於知道,自打高俅把自己騙入白虎堂起,就沒打算讓他活著出去。遂挑起花槍,帶著悲憤,“我自來又和你無什麼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我與你自幼相交,如何這等害我,怎不干你事”,便結果了三人性命。

從此,世間再無八十萬禁軍教頭,卻多了個山中草寇。世人對林沖褒貶不一,有人說他自私懦弱,出賣朋友;也有人說他丈夫豪情,為人衷勇。那林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這一切還得從東京(開封)的大相國寺說起。

話說這魯提轄三拳打死打鎮關西后,逃至五臺山出家做了和尚,法號智深。可這生性直爽奪得漢子又怎能拘束於佛法,果不其然,在兩次大鬧五臺山,破壞廟門、庭院,打傷僧人後,方丈沒法再原諒他,只得推薦其投東京汴梁的大相國寺安身。這才有了林沖結實魯智深這一情節。

再說這林沖,乃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雖是個虛名,但其武藝高強,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故人稱豹子頭林沖。作為大宋朝廷的中下層軍官,林沖也算是國家的公務人員,再加上家有嬌妻,日子過得好不快活。只是他已“三十四五年紀”,卻仍無子嗣,於是一日,便攜著妻子前往大相國寺進香來了。

林沖是個棍棒教頭,怎受凡夫禮節所縛,便獨自走到相國寺的後院去了,卻正看到一個和尚耍弄著禪杖,不覺一驚,“此人是個高手,看來這相國寺還真是臥虎藏龍啊”,於是不禁感嘆:“使得好!”反觀魯智深,他雖然不在意自己是個提轄還是看菜園的和尚,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但他一個人卻著實孤獨,相伴左右的只是當地的潑皮地痞,雖然百般叫好,卻並不是發自內心,如今來了個教頭,兩人曾經地位相當,魯智深馬上把他當作知己,並把自己的經歷盡數告知與他。

而林沖自己也不曾想到,這個看起來粗獷的花和尚,卻有如此不凡的經歷。而也正因為那句發自內心的讚賞,使得兩人成為一生的知己和朋友。這一來二去,兩人英雄相惜,就地結拜為異姓兄弟。

不想林沖因此事耽擱太久,娘子受人欺侮卻毫不知情,等到丫鬟來報,妻子被人調戲的時候,林沖大怒,衝將出去抓住那人便要打,可是“正待下拳,才認出是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內,先自軟了手”,這裡的林沖是氣憤的,卻因這人是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高俅高太尉之子,只得作罷,就連一旁衝上來想為林沖出氣的魯智深也被他勸住。你可以說此時的林沖懦弱膽小,胸無大志,但大家不妨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林沖身上,你又會作何選擇呢?人到中年求得便是安穩,而林沖想要的也只是平靜的生活。

誰知這高衙內回去便患了“相思”,一病不起,高俅擔心衙內病情遂召集眾人商議,而最後,他採取了陸虞侯的奸計。騙其帶刀進入白虎堂後,林沖被捕入獄,發配滄州。一路之上,董超、薛霸兩個押送的衙役怕林沖逃跑而對他百般折磨和刁難,而林沖卻說,“小人是個好漢,官司既吃了,一世也走不了”。後面野豬林,魯智深要殺了這兩個差點害死林沖的官差時,林沖又說,“不關衙役的事,是高太尉囑咐他們殺我,他們也實在是沒有辦法”。如此種種,林沖的品性可見一斑。

發配滄州後,林沖奉命看管草料場,此時他仍想服完勞役,迴歸社會,過普通的百姓生活。此時,與其說林沖抱有對待朝廷的幻想,還不如說他真正向往的是正義與和平。

雖然在風雪山神廟後,林沖有了些許改變,但他仍沒有丟棄做人的原則與底線。投奔梁山被王倫百般刁難,即使被迫去取入夥的“投名狀”,林沖也並沒有濫殺無辜。

梁山上是有三種人的。第一種,便是宋江派,他們跟隨宋江,為其馬首是瞻,如花榮、李逵、戴宗、柴進等;第二種,朝廷降將,如秦明、關勝、呼延灼、盧俊義等;而第三種,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人,如林沖、魯智深、武松、楊志等。

林沖是什麼人?他是我們如今社會所有人的縮影,他世故、膽怯,卻也豪情萬丈;他對社會充滿希望,嚮往公平與正義。只不過當他想拋棄一切,落草為寇時,仍然有所羈絆罷了。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不同的觀點,謝謝!


心房主婦韓國食品食譜


水滸中的林沖,完全是按照(雜劇和演義裡的)張飛來刻畫的。根據原著你會發現,無論是相貌、兵器還是武藝,林沖和張飛都很像。

先說相貌。眾所周知,演義中的張飛,生的是“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林沖什麼樣呢?他一出場時,作者通過魯智深的眼睛,看到林沖的相貌是這樣的:那官人生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相貌、身高完全一致。還有,林沖和張飛都是猛將,斬殺、生擒過許多將領,兩人兵器也都是丈八蛇矛。而且五虎將排名上也一樣,林沖在關勝之下,張飛在關羽之下。

然而,兩人有個點,完全不一樣,那就是性格。張飛快人快語,林沖卻處處小心翼翼,謹慎到很多人都覺得他窩囊的地步。

作者塑造了與張飛相貌、兵器和戰績都一樣的“小張飛”林沖,為何不讓林沖的性格也和張飛一樣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梁山已經有李逵和魯智深

在明清小說中,像張飛這樣的心直口快的猛將,是一類人,他們扮演著喜劇角色,說出了廣大讀者的心裡話,是每個人心中最直白、最單純的一面。比如演義中有張飛、《說岳全傳》中有牛皋,《說唐》裡的程咬金,甚至是《三俠五義》中的歐陽春等。

梁山上,擔任這種角色的人是李逵和魯智深,魯智深更多一些吧。李逵雖然嗜殺,但其實對宋江很忠義,就像張飛對劉備,牛皋對岳飛一樣。魯智深更不用多說,快意恩仇,說幹就幹,從不含糊,更不會退縮,為了金翠蓮、林沖,完全可以放下自己的一切。

既然已經有了李逵和魯智深,就不能把林沖刻畫成同樣性格的人了,否則就會有重複累贅的感覺。畢竟,這三位都是主角,弄成一樣的那就太雷人了。

其次,作者故意把林沖性格大變

對讀者來說,一看到林沖豹頭環眼、手執丈八槍,就以為他會快意恩仇。然而,當你滿心期待他動手打死高衙內的時候,他卻沒下手,你會怎麼想?好奇心就會出現,想看看林沖接下來的故事。

當然,作者要吸引你繼續下看,並不是炫耀自己設置懸念的本領,而是讓你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下級軍官林沖。他為什麼不敢打高衙內?是因為高衙內老爸是高俅,而林沖又比高俅低了很多級;為什麼老婆第二次被調戲,林沖只敢找陸謙,還是因為高俅。誤入白虎堂,明知自己冤枉,可還是乖乖認罪,因為林沖知道自己鬥不過高俅。

你可能會說:怕什麼?大不了一死唄。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遇到點事就爆發,一怒之下,激情殺人也是可能的。但大多數人,其實還是膽小謹慎的,因為生活很難,遇到點意外可能就耽誤了工作,甚至丟了飯碗。自己一死可能不怕,可是父母、老婆和孩子怎麼辦?想到這些,你還會衝動嗎?相信很多人都不會了。

以前有個朋友,沒結婚之前是月光族,上班不如意就會辭職,他覺得心不能受委屈。後來成家立業,有了老婆孩子,上班就老實多了,被老闆罵的狗血淋頭也不敢反駁,明知背黑鍋也只能默默忍受。為何反差這麼大?無他,就為了家人。

林沖就是這樣的人。你都覺得他受了很大委屈,覺得他應該爆發的時候,他偏偏不能爆發,因為你不知道,他生活有多難,他根本沒有資本反抗。把這種謹慎膽小的性格放在豹頭環眼的“小張飛”身上,正是水滸作者的用意,也是刻畫人物的高明之處。

因為,這種強烈的反差,會讓有心人去思考為什麼,而不是張口就罵。倘若人人都是魯智深,那還有何意思?根本不真實啊!

當然,很多人會說:林沖把老婆休了,是為了讓給高衙內,保護自己。其實,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你犯了事,被髮配到幾千裡外去勞改,具體多少年你也不清楚,很可能是無期,更可能會死,你會怎麼跟老婆說?

我知道有人肯定會這麼做:故意跟老婆離婚,讓他嫁個好人,哪怕她哭著鬧著不同意,這個人內心也很難受,但依然會這麼做。他愛不愛她呢?肯定愛。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應該是不忍心她孤獨終老吧,畢竟長痛不如短痛。


Mr緘默1


林沖是一個最令人同情的悲劇人物,他十分冤枉。作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本應活得很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厄運來到他的頭上。高衙內採上他的女人,緊接著便是攔路調戲,哄騙誘姦,栽贓,發配充軍、暗殺。一連串的打擊,都傾瀉到他頭上。一開始林沖沒有反抗,他不願跟上司鬧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讓、委曲求全,總想尋找一個避難所,繼續過他教頭平靜的生活。林沖的退讓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決定的。他繼承祖職,有一套祖傳的處世哲學,屈人之下,忍辱負重。但是,林沖還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結交天下英雄豪傑,比如像柴進、魯智深等,都是有正義感的人物,加上他對統治者有一定的認識,吐露出“男子漢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於小人之下,受這般窩囊氣”的不滿情緒。


醉飲一曲嘆往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水滸傳》裡描寫了眾多的英雄好漢,林沖是唯一一個性格變化特別鮮明的人物,由懦弱怕事到逼上梁山。

林沖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吃公飯的人。因妻子外出上香,被太師之子高衙內調戲,後被騙入白虎堂而發配。繼而被設計陷害,一怒反上梁山。招安後南征返回途中中風,和武松留在六和寺,半年後亡故。

題主說林沖怯懦,只能說是林沖反上梁山之前。在風雪山神廟一節中,林沖得知被陷害後,火燒草料場,梁山上殺王倫等,都看不出林沖怯懦的,這也是林沖由懦弱轉向強硬的性格變化。

至於反上梁山之前為什麼怯懦,姑且這麼分析:

林沖雖然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但也不是多大的官職,在京師就是個小頭目。由於古時人們接受的是儒家思想,忠君侍主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而林沖雖然為人耿直、武藝高強,也不能獨立於世俗之外生存。更由於吃公飯,在京師誰也惹不起,所以遇事總是隱忍,長而久之,也就看起來怯懦了。他不像武松等,出身草莽,不反抗一番就只能任人欺壓,生活在最底層。而林沖怎麼說也是吃公飯的人,為了生活的穩定一些,加上性格溫順,所以遇到不平事就躲著。

林沖的性格我個人覺得也算不上怯懦,而是為了適應那種環境,為了保飯碗,官又不大,只能把鋒芒藏起來。如果林沖是骨子裡真正的懦弱,那麼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這些事了,也就沒有梁山好漢天雄星林沖了。


dasheng118


林沖是我在《水滸傳》中接觸到的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人物。他所謂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的身份唬得我是一愣一愣的。高衙內調戲林夫人,林沖選擇忍讓,白虎節堂被莫須有的罪名下獄,他還是選擇忍讓,野豬林遇險,他還對朝廷抱著最後一線希望,直到陸謙火燒草料場,想取他性命時,他才奮起反抗,殊死一搏,向草菅人命的黑暗官僚表示抗議,後被逼上梁山,落草為寇。

八十萬禁軍教頭,多大個官?說白了就是個教官,與官場二字是八杆子打不著的,這是不入流的角色,身在其中,面對欺侮,除了忍讓,我想不出更好的結果!這不是懦弱,這是宿命,在強權面前只能選擇低頭!

可恨的是,上了梁山的林沖,其實已經沒有重新迴歸的希望了,火併王倫後,傍上了老大,他仍對朝廷榮華富貴念念不忘,對天下蒼生的無望掙扎,選擇無情冷漠和麻木不仁,偶爾迸發一點人性的人花,卻早早地滅了。一系列糟糕表現,讓一身俠義的魯智深失望透頂,稱呼由兄弟直接變成了林教頭!三觀不合呀[捂臉][捂臉]

林沖,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看不清當下,理不出未來,愚忠愚孝,人格懦弱,都是“名利”作怪,與心繫天下,正直敢為的大長老智深和尚相去不知凡幾!為今者戒!![酷拽]


子昂書童


林沖的懦弱性格引發一系列的悲劇,先是放過高衙內,後被陸虞候出賣,又被高俅陷害,接著被陸虞候收買公差,要在野豬林結果他性命。幸虧魯智深把他救下,他還不去落草,一意要到牢城營受罪,等刑滿釋放落得清白。他的一系列遭遇,好一個懦弱了得。林沖生性不是好鬥之人,他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有武藝在身,打一兩個潑皮無賴自然不在話下,要是打高衙內,也就是三拳兩腳的事。可是他偏偏沒有動手,如果他打死了高衙內,直接跑到梁山落草,就沒有後面的悲劇了。可是他生性懦弱,關鍵還是他身為教頭,懂得官場的黑暗以及潛規則。他知道自己在高太尉手下當差,受高太尉直接管轄,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面對對妻子動手動腳的高太尉的乾兒子高衙內,他顧慮重重,終於下不去手。他的忍讓,讓高衙內和他手下的潑皮們以為林沖好欺負,就要圖謀他的妻子,還要給他構陷罪名。而高俅身為太尉,竟然不辨是非,任由兒子胡為,還要助紂為虐。因為,高俅本身就是潑皮破落戶出身,他哪裡有一點公正廉明的公心,更沒有什麼公信力。可是,林沖偏偏還對高太尉以及司法系統抱有幻想,還對朋友陸虞候抱有幻想。這些幻想,導致他性格懦弱,不敢奮起反抗。

當時的皇帝宋徽宗只知道玩樂,看中高俅是因為他踢得一腳好球。踢一腳好球的人就一定能當好大官嗎?二者好像沒有什麼聯繫,可是昏庸的宋徽宗偏偏就認準了高俅是個人才,對他委以重任,把太尉的職位給了他,讓他直接進入朝中四大奸臣的行列。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受高俅管轄,不敢稍有得罪。他知道當年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受到高俅的排擠、陷害,好懸沒要了性命,王進帶母親逃走。因此,林沖做人老老實實,戰戰兢兢,不敢有一點造次。當他被陷害,誤入白虎堂時,還對司法系統深信不疑,他不知道執掌司法的高俅已經是個壞人了,陷害他的好朋友陸虞候也已經是個口腹蜜劍的小人了。

林沖交友不善,結交了陸虞候這個出賣朋友的人。陸虞候和他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他們的友情不是一天來的,林沖是個君子,而陸虞候恰恰是個小人。虞侯是個官職,只知道陸虞候是個人物,他的真實姓名叫陸謙,書中大多稱他為陸虞候,可見他的稱呼看似褒義,實則貶義。出謀劃策陷害林沖的有陸虞候,出錢買通公差要結果林沖性命的還是陸虞候,帶差撥和富安火燒草料場,要燒死林沖的還是陸虞候,即使燒不死林沖也要給他扣上火燒大軍草料的罪名,治他的罪的也是陸虞候。陸虞候的交朋友原則就是“朋友是用來出賣的”,出賣朋友可以獲得好處,那就是討好高太尉,給自己加官進爵,盡享榮華富貴,而朋友是不能給自己加官進爵的,只會帶來一點心理慰藉,或者互相幫襯,並不能帶來什麼功名利祿。陸虞侯是個功利之徒,更是個勢利小人,為了討高太尉歡心,不惜犧牲朋友,而且他不惜自己親自操刀。因為他知道林沖性格懦弱,林沖還對官場、司法以及朋友抱有幻想,那就繼續陷害他,捉弄這個傻子,讓他以為是命運不公,直到把他弄死,他還不知道弄死他的人是誰。陸虞候以為自己很聰明,以為林沖是個軟弱的傻蛋,所以,他才敢肆意妄為。

當林沖在野豬林被魯智深搭救之後,還替公差求情,求魯智深不要打死他們。他到了柴進莊上,棒打飛揚跋扈的洪教頭,深得柴進賞識,要不是柴進給他書信和金銀,林沖到了牢城營非得被管營的和差撥打死不可。林沖看到司法的腐敗,看到有錢有勢的人可以超出法律限制,胡作非為,他就再也不對官場和司法抱有幻想了。當陸虞候又來害他的時候,他在山神廟裡聽得真切,奮起反抗,槍挑富安,用刀子剜了陸虞候的心肝,刺死差撥,把三個人的頭割下來,擺在山神廟供桌上,吃了葫蘆裡的冷酒,投東而去。

林沖經過重重劫難,已經逐漸成長了,他不再是一個幼稚的官場小人物,而是一個帶罪的覺悟草民了。他不到民間,不到社會最底層不知道人民疾苦,不知道社會真正的構成,當他遭了罪,受苦受難,好懸幾次丟失性命之後,才認清了官場黑暗的風氣,認清了司法的真面目,認清了朋友的嘴臉。他被逼無奈,反了,大殺一氣,痛快淋漓,雖然沒殺了高俅,但手刃仇人陸謙和富安,也是一大快事。至於那個差撥,也不是好人,給他錢他就什麼都幹,上級官員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他隨陸謙謀害林沖,也一起送了命。具有反抗精神和反抗行為的林沖光彩奪目,以至於,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節成為經典篇目,搬到舞臺上演出,經久不衰。

林沖避雪,見莊客們溫酒,他要買酒,人家不賣,一言不合就開搶。他已經是個徹底的強盜了,反了黑的不見一點亮色的官僚系統、司法系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未嘗不是一個英雄的所作所為。林沖奮起反抗了,他成了英雄。柴進賞識他,把他介紹到梁山。梁山頭領王倫是個書生,對林沖不冷不熱,還給他來官場那一套,林沖忍氣吞聲,後來他又反抗了,直接導致了火併王倫的後果。林沖的懦弱,是幼稚的表現,而他的反抗卻是成熟的標誌。他認為的命蹇時乖實則是奸人陷害,他反抗命運,實則是他英雄膽氣的發揮,他的懦弱是在蓄勢,待到蓄勢已滿,不得不發之時,一下發洩出來,如滔滔江河奔流不息,讓人看到他復仇的火焰以及磊落的丈夫氣。而他性格的懦弱卻是很多人不喜歡的。

後世不知有多少他這樣懦弱的人,不惟不反抗,還主動把妻子送給上司,謀求加官進爵,簡直卑鄙齷齪,無恥至極。他們和林沖比起來不是一個性質的,他們是寡廉鮮恥的畜生,而林沖是個殺小人、反無恥官僚的大英雄。林沖的懦弱是英雄的隱忍,他的爆發是徹底的反抗與決絕,他被逼無奈,走上不歸路。可是,他偏偏走對了路途。



劇Show



林沖是個非常理智清醒的人。他休妻給了妻子和岳丈唯一的一條生路。看看當時的情況,林沖得罪了高太尉,被髮配,前途未卜,他娘子留在開封,背後高衙內對她虎視眈眈,咄咄逼人。擺在林沖娘子面前的只有三條路,一是從了高衙內,二是再找個比高俅更強大的老公,比如當今聖上,三是自殺。一和二是生路,三是死路。對於他娘子來說,若要走生路,和林沖和平分手(林沖自擔責任休妻)是最好的。兩人和平分手了,他娘子才可能被高衙內明媒正娶或者名正言順的找個更強大的保護傘。試想,如果他娘子沒有離婚,卻從了高衙內或者另一個男人,是不是還要揹負罵名,被人指指點點?且不能光明正大的嫁人?林沖的確沒有考慮感情的因素,只考慮了利益,但他是從他娘子的利益出發考慮的,而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至於有人天真的說,如果林沖沒有休妻,高衙內還會有所顧忌,林沖娘子還有個擋箭牌。話是不錯,但前提是高衙內得是講道理,好面子,顧名聲的人。問題是他是麼?他會顧忌這些麼?顯然不會啊。如果會的話,他會用計騙林娘子來陸虞侯家相聚?當他這麼做的時候,顯然一個已婚之婦的名頭已經擋不住他的色心了。人家老公好端端的在家時,高衙內都不顧忌這個已婚之婦的事實,你老公都成囚犯,遠遠的發配,生死未卜了,高衙內反倒顧忌起來了?這不可能!這反而會激起他霸王硬上弓!反正你已婚之婦,我硬來連責任都不用負!倒是休妻了,林娘子如果想要一條生路,還能像高衙內提條件,要求明媒正娶!這就是林沖的考慮!還有人說,休妻是為了自保,這個結論好可笑啊。對於高球這種不折不扣的無恥小人,林沖把妻子送給他做媳婦,他就會感念林沖的大恩大德?他只會讓林沖快點死,免得礙眼。林沖活著不就是讓人一直記著他強搶民女的事情麼。如果林沖娘子改嫁了,林沖必死無疑,一是掃清阻礙,二是防止報復。林沖休妻明明是一件把自己推向死路,把他妻子往活路送的舉動。對林沖娘子來說,如果想好好的活著,和林沖無婚姻糾纏是最好的!這樣她才能沒有負擔的再嫁人!對林沖來說,他不休妻,高俅恨他不會少,他休妻,高俅對他的感謝也不會多!因為他是高俅!林沖也是知道自己前途兇險,於是做了給妻子生路的舉動(休妻)!林沖娘子也是感念林沖的深情,最後守節自殺!後文可以看出,林沖其實一直有一旦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之後就把妻子接過來!在林沖心裡,他一直都是把她當妻子看待的!林沖和他娘子其實都可以算是千百年非常感人而悲壯的愛情故事!

劇影的晴天


林沖的禍事是天上飛來的,他“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本來他好好地當著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只是他的娘子長得漂亮,上香時被高衙內看中,就惹出禍端來。那個高衙內是太尉高俅過繼他叔高三郎的兒子在房內為子,本來他叔的兒子和他是叔伯兄弟,屬於平輩,卻要給他做兒子,因此,高太尉很喜歡他。他仗了高太尉的權勢,專愛垢淫人家妻女,人們叫他花花太歲。林沖到了正在調戲他妻子的高衙內面前,扳過身來,認得是高衙內,先就手軟了。為什麼林沖如此懦弱?

林沖的懦弱性格引發一系列的悲劇,先是放過高衙內,後被陸虞候出賣,又被高俅陷害,接著被陸虞候收買公差,要在野豬林結果他性命。幸虧魯智深把他救下,他還不去落草,一意要到牢城營受罪,等刑滿釋放落得清白。他的一系列遭遇,好一個懦弱了得。林沖生性不是好鬥之人,他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有武藝在身,打一兩個潑皮無賴自然不在話下,要是打高衙內,也就是三拳兩腳的事。可是他偏偏沒有動手,如果他打死了高衙內,直接跑到梁山落草,就沒有後面的悲劇了。可是他生性懦弱,關鍵還是他身為教頭,懂得官場的黑暗以及潛規則。他知道自己在高太尉手下當差,受高太尉直接管轄,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面對對妻子動手動腳的高太尉的乾兒子高衙內,他顧慮重重,終於下不去手。他的忍讓,讓高衙內和他手下的潑皮們以為林沖好欺負,就要圖謀他的妻子,還要給他構陷罪名。而高俅身為太尉,竟然不辨是非,任由兒子胡為,還要助紂為虐。因為,高俅本身就是潑皮破落戶出身,他哪裡有一點公正廉明的公心,更沒有什麼公信力。可是,林沖偏偏還對高太尉以及司法系統抱有幻想,還對朋友陸虞候抱有幻想。這些幻想,導致他性格懦弱,不敢奮起反抗。

當時的皇帝宋徽宗只知道玩樂,看中高俅是因為他踢得一腳好球。踢一腳好球的人就一定能當好大官嗎?二者好像沒有什麼聯繫,可是昏庸的宋徽宗偏偏就認準了高俅是個人才,對他委以重任,把太尉的職位給了他,讓他直接進入朝中四大奸臣的行列。林沖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受高俅管轄,不敢稍有得罪。他知道當年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受到高俅的排擠、陷害,好懸沒要了性命,王進帶母親逃走。因此,林沖做人老老實實,戰戰兢兢,不敢有一點造次。當他被陷害,誤入白虎堂時,還對司法系統深信不疑,他不知道執掌司法的高俅已經是個壞人了,陷害他的好朋友陸虞候也已經是個口腹蜜劍的小人了。

林沖交友不善,結交了陸虞候這個出賣朋友的人。陸虞候和他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他們的友情不是一天來的,林沖是個君子,而陸虞候恰恰是個小人。虞侯是個官職,只知道陸虞候是個人物,他的真實姓名叫陸謙,書中大多稱他為陸虞候,可見他的稱呼看似褒義,實則貶義。出謀劃策陷害林沖的有陸虞候,出錢買通公差要結果林沖性命的還是陸虞候,帶差撥和富安火燒草料場,要燒死林沖的還是陸虞候,即使燒不死林沖也要給他扣上火燒大軍草料的罪名,治他的罪的也是陸虞候。陸虞候的交朋友原則就是“朋友是用來出賣的”,出賣朋友可以獲得好處,那就是討好高太尉,給自己加官進爵,盡享榮華富貴,而朋友是不能給自己加官進爵的,只會帶來一點心理慰藉,或者互相幫襯,並不能帶來什麼功名利祿。陸虞侯是個功利之徒,更是個勢利小人,為了討高太尉歡心,不惜犧牲朋友,而且他不惜自己親自操刀。因為他知道林沖性格懦弱,林沖還對官場、司法以及朋友抱有幻想,那就繼續陷害他,捉弄這個傻子,讓他以為是命運不公,直到把他弄死,他還不知道弄死他的人是誰。陸虞候以為自己很聰明,以為林沖是個軟弱的傻蛋,所以,他才敢肆意妄為。

當林沖在野豬林被魯智深搭救之後,還替公差求情,求魯智深不要打死他們。他到了柴進莊上,棒打飛揚跋扈的洪教頭,深得柴進賞識,要不是柴進給他書信和金銀,林沖到了牢城營非得被管營的和差撥打死不可。林沖看到司法的腐敗,看到有錢有勢的人可以超出法律限制,胡作非為,他就再也不對官場和司法抱有幻想了。當陸虞候又來害他的時候,他在山神廟裡聽得真切,奮起反抗,槍挑富安,用刀子剜了陸虞候的心肝,刺死差撥,把三個人的頭割下來,擺在山神廟供桌上,吃了葫蘆裡的冷酒,投東而去。

林沖經過重重劫難,已經逐漸成長了,他不再是一個幼稚的官場小人物,而是一個帶罪的覺悟草民了。他不到民間,不到社會最底層不知道人民疾苦,不知道社會真正的構成,當他遭了罪,受苦受難,好懸幾次丟失性命之後,才認清了官場黑暗的風氣,認清了司法的真面目,認清了朋友的嘴臉。他被逼無奈,反了,大殺一氣,痛快淋漓,雖然沒殺了高俅,但手刃仇人陸謙和富安,也是一大快事。至於那個差撥,也不是好人,給他錢他就什麼都幹,上級官員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他隨陸謙謀害林沖,也一起送了命。具有反抗精神和反抗行為的林沖光彩奪目,以至於,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節成為經典篇目,搬到舞臺上演出,經久不衰。

林沖避雪,見莊客們溫酒,他要買酒,人家不賣,一言不合就開搶。他已經是個徹底的強盜了,反了黑的不見一點亮色的官僚系統、司法系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未嘗不是一個英雄的所作所為。林沖奮起反抗了,他成了英雄。柴進賞識他,把他介紹到梁山。梁山頭領王倫是個書生,對林沖不冷不熱,還給他來官場那一套,林沖忍氣吞聲,後來他又反抗了,直接導致了火併王倫的後果。林沖的懦弱,是幼稚的表現,而他的反抗卻是成熟的標誌。他認為的命蹇時乖實則是奸人陷害,他反抗命運,實則是他英雄膽氣的發揮,他的懦弱是在蓄勢,待到蓄勢已滿,不得不發之時,一下發洩出來,如滔滔江河奔流不息,讓人看到他復仇的火焰以及磊落的丈夫氣。而他性格的懦弱卻是很多人不喜歡的。

後世不知有多少他這樣懦弱的人,不惟不反抗,還主動把妻子送給上司,謀求加官進爵,簡直卑鄙齷齪,無恥至極。他們和林沖比起來不是一個性質的,他們是寡廉鮮恥的畜生,而林沖是個殺小人、反無恥官僚的大英雄。林沖的懦弱是英雄的隱忍,他的爆發是徹底的反抗與決絕,他被逼無奈,走上不歸路。可是,他偏偏走對了路途。


山村王哥


中國老實人,委屈求全。往往這樣就會讓惡人更猖狂。


出國那些事兒


水滸傳的好處就是典型人物典型性格。


因為人的環境不一樣,所以他應對環境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也就造成了他們不一樣的性格。我們知道林沖的出場是伴隨這魯智深的出現而出場的,這也恰恰是作者的一段非常巧妙的構思和人物對照。其實林沖和魯智深這兩個人的性格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也恰恰映襯出不一樣的人物環境造就了不一樣的行為特徵。


魯智深這個人可以說是水滸傳全書中最為灑脫隨性的人物,也是作者最為看重的一個人。如果說水滸傳裡有一個人真正做到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卻不讓人厭煩,我想也就是這位花和尚了。但是林沖的表現恰恰相反,其實兩個人都是官府中人,也都有著當時看起來還算體面的一份工作,不過不同的是,魯智深僅僅將這個工作當成了一個工作而已。林沖卻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依託在這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稱之中,也正是因為特別看重,也就造成了林沖謹小慎微,生怕丟掉了這個飯碗的特點。


可以說林沖的悲劇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即便放到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人面臨同樣的選擇,但是不同的是我們也許根本沒有林沖那樣的本事。


林沖的悲劇也體現在其實他個人是擁有很強大本領的,也有很大的破壞力的,但是他並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他主動放棄掉這些而去迎合更大的權利階級。對於處於高度體制化的一員,這種選擇我覺得並不能過分指責。可以說林沖在風雪山神廟之前的表現其實與其說是怯懦,倒不如說是一種理性的現實選擇,但是當人到了理性卻依然無法被這個世界接受之後,那麼迎接他的就只有是毀壞了。可惜的是,我們的林教頭即便是想要表現出他的破壞力,依然是很剋制的,所以說與其說林沖是性格決定了命運,倒不如說是環境塑造了這樣一個悲情英雄,也許很多人說這是一個憋屈的英雄,不過我想說,這麼一個非常現實的世界,真正能活出自然而然狀態的英雄又有多少呢?可能像林沖一樣的憋屈英雄也是難得一見,甚至是可貴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