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近30年來有哪些風俗習慣的改變?

農合社村姑


農村近30年來,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到婚喪嫁娶都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30以前,農村婦女基本上都會做針線活,穿的鞋子大多數是自己做的,衣服大多數也是買布料做的,縫紉機也是家庭的必備用品,現在家用縫紉機越來越少見了,農村傳統的手工服裝基本絕跡了,會做針線活的越來越少了。

現在過年給長輩磕頭也少了。30年前,大年初一,父母都坐好了,等著晚輩跪下磕頭,特別是家裡的子孫,都會跪下實實在在的跪下磕個頭,這也是中國獨特的過年方式,這種風俗現在也越來越被人們淡忘了。

30年前,農村男女青年只要不到結婚的日子是不會在一起的,要是未婚先育那更是家庭的奇恥大辱。而現在已經徹底顛覆了人們的觀念,提前同居,未婚先育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30年前農民基本上靠種地維持家庭生活,割了小麥種玉米,地裡到處可以看到各種農作物,棉花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作物,現在地裡很難看到農戶種棉花的了,種植範圍越來越單一,種地的積極性也越來越低,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徹底改變了農民靠種地生活的風俗。

以後還會有很多農村風俗會改變,這是必然的,而且勢不可擋,朋友們可以預判一下,下一個改變的風俗是什麼?歡迎朋友們留言評論。


初心老聶


要說農村近30年的風俗習慣的改變,就是吃飯不聚堆了!三十年前的農村,無論吃早飯,午飯,晚飯都喜歡端著碗到自己居住的衚衕口聚堆一起吃飯!鄰居們邊吃邊說著家長理短!農田瑣事,大家吃的其樂融融!有時邊吃邊侃些奇聞怪事,花邊新聞什麼的!也許(茶餘飯後)就是這樣來的吧!甚至留連忘返,直到妻子們喊著刷鍋刷碗,才拿著半乾的碗回去。現在再也見不到這樣的情景了!現在飯菜做好了,端在桌上一家人窩在家裡用餐!這個風俗習慣也許永久消失了!


一綹春風79682225


農村近30年來有那些風俗習慣的改變?你能以沒一個角度反映出真實的一面嗎?小村姑只能笑嘻嘻的從一個真實的笑話說起,30年前的一樁婚姻說起。

話說農村無論男女,30年前大部分都起好多的外號,連名字都不叫,也沒個稱呼,養成了習慣,真接叫你的外號。那麼在我們村就有這樣一個老嫂子,兄弟們都不叫她稱呼,見了她都叫黃花大閨女。

黃花大閨女還得從老嫂子結婚後說起,在七八十年代,老嫂子嫁到了我們村,結婚時家裡相當窮,就連新房還是借用別人家的兩間小瓦房,結婚後才知道這一家兄弟三個連相樣的房子都沒有,到三天回門後,就往到孃家不回婆家了,這可難壞了婆家人,家人去叫,大隊幹部去叫,死活不回來。在全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出了瞎拐孑,說你出點血吧,多找點人夜裡去把她搶回來。就這樣找了莊上20多個年輕小夥,每人一包白包煙,辦完事後,清水大白菜加豆腐每人一大碗。

一天夜裡當這些人到了老嫂子孃家後,把門叫開想把老嫂孑拉走,老嫂子當時大叫起來,聲音驚動了同院相往的兩個哥哥,哥哥出門後說,妹孑你回去吧,你往這裡這麼多天,讓你兩個嫂子快氣死了,搞的家庭不和諧,就這樣把老嫂子請回來了。到家後在人們的監督下,要求過夫妻生活,老嫂孑大叫我還是個黃花大閨女呀,外號就這麼給起了,都叫她黃花大閨女,以經快60歲的人啦,村上的人一至這麼叫,也養成了習慣。

30年後的今天,有個本家妹孑,結婚多年,兒女雙全,不知為何鬧起了離婚。在婆家人派人多次上門叫都不回的情況下,氣的老公公拿一把菜刀說要完命,來到了本家妹妹家,《實為嚇唬嚇唬本家妹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有人報了警把本家妹子老公公抓了起來,拘留了半個月,向家人賠禮道歉。就這樣好端端的一個家庭被拆散了。兩年過去了,兩個人都沒有再婚,就在前幾天兒子想媽媽了,爸爸就領看兒子來看媽媽。本家妹孑看到兒子抱起來就哭,兒子說媽媽回家吧,我天天都想媽媽,本家妹子還沒說話,本家妹子的媽媽說話了,要想讓你媽媽回去,得拿80000塊錢,不然別想回去。本家妹子的兒子發話了,爸爸車能賣30000,借20000,不夠的話,等我長大了給我老孃家打二年工就夠80000啦。聽到外甥說這樣的話,調解人都漫漫離開了。

小村姑以為,從這婚姻狀況來看。農村的風俗習慣在這30年年變化之大,誰知以後還能怎麼發展,談談你們的看法,今後會發展到那一步。


農合社村姑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春明,一個生活在農村的80後。農村近30年來有哪些風俗習慣的改變?對於這個問題,我是很有深的認識。我在農村生活了30多年了,小的時候有好多的風俗習慣,現在都沒有了只剩下美好的回憶了。現在我就我們當地的風俗習慣,給你做一下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要說到風俗習慣,過年的時候是最多的。我記得小的時候,過年的晚上要守歲,早早的包好了餃子要到午夜12點才能吃,這段時間還不能睡覺💤,這就叫守歲。現在人們快節奏的生活導致這個習俗已經沒有了,現在早早的吃餃子,就是為了看春節晚會,所以漸漸地這個習俗已經沒有了。

第二:拜年磕頭的習俗,現在也沒有了。過去大年初一,小輩人要給長輩磕頭拜年,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好多的小輩人多不好意思了,老人們也漸漸地理解年輕人,所以這個習俗也沒有了,變成了用手作揖的禮節了。

第三:過去結婚用轎子太新娘,現在用的轎車了。在我小的時候看人家結婚,多是是用轎子抬著新娘,新娘下轎子的時候還要撒喜糖,現在這些習俗都沒有了。

第四:過去過白事,要用人抬著棺材入土,人越多,排場也足,這就是所謂的抬槓!現在的年輕人好多都抬不起來了,直接用車拉著棺材入土簡單、高效!

以上就是我在農村生活了30多年的風俗習慣經歷,希望能給你點啟發!


鄉村春明


近30年來農村確實好多風俗習慣改變了。

1、土葬變為火葬了,喪葬儀式變得簡單了,沒有了棺槨的使用及大量的送葬人群,同時響應了國家號召,減少了土地的佔用。

2、鬧洞房的風俗沒有了,過去小時候老看人家鬧洞房,那時候就知道好奇、熱鬧;別的也不懂,那個時候鬧洞房時間也長,現在想起來也確實有些粗野、不文明;如今年輕人結婚就是關係好的坐坐、吃點花生瓜子,早早就結束了。

3、春節沒有炮仗放了,過去年俗家家放炮、晚上的天空五彩斑斕、村子裡熱鬧非凡,如今因為怕有火災、傷了人以及環保的重視被取消了。

農村的習俗取消也和社會的發展有關聯,這就是人類文明的進步吧!


北莽原的春天


農村30年來發展日新月異,經濟的發展,人的觀念也隨著改變,很多的風俗習慣都受到衝擊,總體而言,改變很小,個人覺得,風俗習慣是多數需要保存的,不需要過多的改動。是傳統的經典的精髓就要延續下去,風俗也有不好的迷信的,就要去除的,社會才能這樣有序的發展下去。

人生禮儀自古以來就存在著保守沿襲與改革創新之爭,尤其是婚喪兩大禮,一直有繁舞、奢靡與簡約、儉樸兩種不同的風氣。

這三十年最大的改變就是火葬,以前人民喜歡講究“入土為安”,對火葬抱有極大的牴觸,經過這些年政府的宣傳跟引導基本上農村人都慢慢接受到自覺遵守。火葬簡化了殯葬的流程,農村之前土葬制度有著非常多複雜的流程,在農村地區,一般都是把人葬到深山老林中,一些山坡上,非常耗費人力和財力。火葬的推行也能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

鄉村婚禮習俗也在這幾十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拜天地到給領袖像鞠躬,從推著自行車接媳婦到開著小汽車迎親,從普通轎車到豪華車隊,這三十年,婚禮的很多內容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在感嘆生活品質提高的同時或許多少會感到有些遺憾,物質生活的巨大變化也給傳統文化帶來了大的衝擊,在得到的同時,又失去了許多。傳統婚禮有越來越西化的趨勢,懂傳統婚禮禮節的越來越少。

農村存在著的習俗很多,一部分流傳下來了,一部分消逝在了時間長河裡。民俗的改變既與時間上的傳承性密切相聯繫,也與地方性有千絲萬縷聯繫。它往往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區的流傳所出現的種種變化。換言之,民俗的傳承性不可能完全代代照搬,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變遷,民俗在不同地區的傳播,從內容到形式都會或多或少有些變化,有時甚至是劇烈的變化。農村風俗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受社會的、政治的、生活的種種因素的影響。



身在山中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農村很多的風俗現在正在漸漸的消失了,以前農村的風俗在人們去世時的風俗和逢年過節時的風俗正在消失:

1.以前農村的風俗,當老人去世時還要找一些人去跳舞。隨著時代的變化,這個風俗現在已經漸漸的被人遺忘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去世了也不會找一些人去跳舞。因為這個風俗習慣現在已經漸漸的在消失了,記得小時候老人去世時會找很多的人去跳舞,圍著棺材和桌子跳,那時候看著還挺好玩的。

2.家裡有人去世,家裡的人不能去別人家串門子。以前小的時候很多的人他們家裡有人去世了,都必須自己待在家裡,不能去別人的門上。很多的人認為這樣子會給別人帶來晦氣,影響財運。隨著人們整體素質的提高,這個風俗現在已經漸漸的消失。即使披麻戴孝,晚上都是可以去別人家。

3.逢年過節時要給長輩磕頭,給長輩磕頭,長輩就必須要給紅包。現在會發現很多的人,即使過年也不會給長輩磕頭了,這個風俗習慣早就應該改變。長輩要給紅包就直接封一個紅包給他們就行,沒有必要再磕頭,這個風俗習慣也已經漸漸消失了。

4.逢年過節時總是會聽到很多的人聚集在一個地方唱山歌或者演出,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很多人不願意去看那些粗劣的演技,很多人都從電視電腦上看。




靚仔肥


變化還是很大的。從我自己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過年氣氛沒那麼濃了。由於國家為了控制環境汙染,保證空氣質量,禁止燃放煙花爆竹。2、在餐桌上的變化比較大。以前由於我們國家比較貧窮,過年無外乎就是豬肉、雞肉、魚肉、豆腐,現在只要你想吃的市場上都有的賣。而且是小朋友們最盼著的就是過了,穿新衣服、吃好吃的、玩鞭炮。3、團聚形式也大有改變。以前家家戶戶在自己家吃團年飯,看春晚。現在很多人在飯店訂餐吃飯,玩手機。4、走親訂友也不一樣。以前,春節是要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完,如今到初七上班就算結束了,上班的上班,打工的也準備登上返工之路,訪親走友相對少了,元宵節,只剩下只吃元宵或湯圓了。甚至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全家出動旅行去了,還有其它一些方面就不一一細說了。


無邪4787000787294


您好,您的這個問題,我其實還挺不好回答的,因為我才25歲😂但最近這些年我看到的變化還是挺大的,還是想聊一聊的。

1.原來小的時候過年,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等春晚,十二點放煙花,而現在都是年輕人聚在一起吃飯喝酒,播放著春晚,確誰都不會看,團圓只表現在嘴上,真正在家的誰都想出去嗨!小時候串親戚都是一大家子人都去,現在長大了年輕人誰都不去。總覺得沒有共同語言。

2.人們的素質有所提高。過去走在哪都是隨手亂扔垃圾,因為農村沒人管,也沒有專職人員掃街道,所以那時候的衛生環境跟差。而現在村裡修了路,政府禁止人們亂扔垃圾,百姓的自覺性很好,都很配合,而對於我,感覺走在路上扔垃圾都是在犯罪。

3.人們的消費水平有所提高。我父母那個年代的人在我小時候,他們是節儉的,趕上了沒有飯吃的年代,他們省吃省穿,很久才會去一趟小賣部,還是買的必需品,那時候零食成為了他們的奢侈。卻也要給孩子開開葷。而現在老人們也試圖向城市裡的人一樣,逛逛超市,買買蔬菜,買買肉,買買點心,偶爾買件喜歡的衣服。倒也不會覺得心疼,他們逐漸學會了享受。這點我是很欣慰的。


嘻嘻來嘍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農村近30年來有哪些風俗習慣的改變呢?農村隨著改革開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風俗習慣也隨之產生了巨大變遷。作為一名農村八零後,對這個深有體會。下面就日常的吃穿住行還有婚嫁喪葬方面淺談一下。

以前吃飯大多數都是端著碗站街上或者蹲門口,一群人邊吃邊閒聊。以前農村窮沒什麼消遣娛樂,人聚在一起聊的都是雞零狗碎的家長裡短。小孩子聚在一起,都是玩彈珠、跳房子、跳皮筋之類的遊戲。現在已經看不到這樣的場景了,基本上在家吃完飯,然後就在村裡建的文化廣場上跳廣場舞,孩子們打籃球、玩滑板、穿溜冰鞋來回跑的都有。

以前農村穿的衣服要麼是跑城裡買,要麼就是去裁縫鋪定做。我記得我上初中那會兒,還有很多人穿定做的衣服,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現在人穿衣服都是到商場買最時髦最新款的,裁縫鋪就做一些換拉鍊、裁褲邊、改大小等等修補衣服的工作了。

以前農村住的土胚房,出門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我記得小時候每個人都有一雙膠鞋,它就是下雨天泥濘道路的標配,現在住的是樓房,出門都是水泥路,即使下雨也很少人穿膠鞋了。以前出行方式都是走路或者自行車,現在出門走親訪友用轎車已經變成日常操作。因為以前各種不便,農村人很少去縣城,現在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以前農村平常人結婚,幾乎沒有婚紗照這回事的,婚禮也特別簡單,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吃酒席,新娘穿個紅衣服,新郎一身西裝,找村裡大爺喊幾聲,拜了天地就算禮成了。現在訂婚也得叫上親朋好友辦場訂婚宴,買訂婚戒指,結婚還有彩禮、婚紗照、買結婚戒指,婚禮要找婚慶公司定製,禮服要備好幾套,辦一場婚禮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

以前農村辦喪事,下葬頭天晚上大多有辦一場歌舞的陳規陋習,甚至還有跳脫衣舞的,可以說是極其低俗了。下葬當天都是在家辦酒席,邊吃邊看錶演,吃完飯就各回各家了。現在已經摒棄這種惡俗了,表演已經沒人看了,下葬都是安排在專門的公墓,完事兒了在飯店聚餐。

農村近幾十年隨著生活水平的變化,生活中的風俗習慣也有了各種改變。其實除了以上的變化,最大的體會是年味越來越淡了。以前過年都燃放煙花爆竹,男女老少逛廟會,現在出於安全和環保考慮,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廟會也取消了,隨著互聯網的深入人心,人們也開啟了雲拜年,小孩子也大多窩家裡玩吃雞和王者榮耀。時代在發展的同時,一些東西也跟著缺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