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6.3萬貧困群眾搬進新居

甘肅省慶陽市,全市有7個縣屬於六盤山連片特困片區縣,攻堅難度大。對此,慶陽市將易地扶貧搬遷和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已有6.3萬名貧困群眾搬進新居,6.1萬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了脫貧。

今年65歲的路等學是慶陽鎮原縣臨涇鎮毛頭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了大半輩子窯洞的他不久前搬進了新家。

慶陽市鎮原縣臨涇鎮毛頭村村民路等學:我們8口人僅僅交了2萬塊錢,坐車出行方便,前面就是中醫院,有病幾步路就進醫院,買菜買面都特別方便,生活質量提高了。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是甘肅省8個未脫貧縣之一,一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住在窯洞或土坯房裡,生產生活條件差,成了制約穩定脫貧的最大障礙。從2016年開始,鎮原縣就開始有計劃地搬遷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路等學搬進了新家後,把自家的20多畝地流轉給了村裡的一戶花椒合作社,自己在小區裡當保安,每年有了雙份收入。

慶陽市鎮原縣臨涇鎮毛頭村村民路等學:每年流轉費將近是8800多元,我一年掙上個24000,這是3萬多,我有3個孩子在外邊打工,全家年收入大概就是10-11萬元,這樣一來我們家裡的生活就是進一步提高了。

對於這些搬出來的貧困戶,慶陽市按照“北羊南牛、塬果川菜、草畜平衡、農牧循環”的產業思路和佈局,發展牛羊、瓜菜、中藥材、小雜糧等特色產業,並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建辦農民合作社,引導搬遷群眾入股分紅,實現穩定增收。

在甘肅紅南梁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奶牛養殖場內,華池縣城壕鎮中塬村的易地扶貧搬遷戶石俊張正在清掃牛舍。今年,他不僅搬進了新居,當地政府還幫助他貸了2萬元入股到奶牛場,自己也在奶牛場上班當起了產業工人。

慶陽市華池縣城壕鎮中塬村村民石俊張:一個月是3000(元),一年就是3萬多塊錢,在這擠奶喂牛有了穩定的收入。

慶陽市華池縣發改局副局長方建鵬:搬遷以後群眾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咱們可以通過務工就業、產業託管、修建扶貧車間、光伏扶貧等幫助群眾實現穩定增收產業。搬遷以後,可以實現挪窮窩、拔窮根、變窮貌的目標。

截至目前,慶陽市已有13997戶61265名搬遷群眾實現脫貧,佔搬遷總規模的96.67%。(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