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菸草實行增稅政策,重要目的是用於矯正菸草消費外部負效應

對於負外部效應,美國的疾控中心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CDC對於美國44個州的調查顯示,嚴格的菸草控制使得20到44歲成人組的肺癌發病率降低。

有研究顯示,菸草價格每升高10%,吸菸率在青少年中就會下降1.0%到 14.0% ,而在成年人中下降1.0%到4.5%。

也就是說,提高年輕人購買香菸的門檻可能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策略,因為他們較易受到菸草價格的影響。

同期的一系列研究同樣顯示增加菸草稅可能降低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當然,癌症研究花掉的香菸稅款只是一部分,美國香菸稅由來已久,自1942年12月1日開徵菸草消費稅以來,政府一直對菸草實行增稅政策,一個重要目的是用於矯正菸草消費的外部負效應,在此,就是為了有效降低菸草的負外部效應。

政府通過對菸草製品不斷增稅的經濟手段,迫使菸草消費者補償對環境和他人造成的負面影響。

有意思的是,近年的癌症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這個政策正在逐步開花結果,惠及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使此類的負外部效應,降低下來。

美國對菸草實行增稅政策,重要目的是用於矯正菸草消費外部負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