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博物館出土的這個文物,古人幹嘛用的?

小錢遊走


一直青銅手卻被放在小腳的位置,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十分疑惑吧?那這隻在河南安陽54號墓發現的青銅怪手,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製作出來,又陪同墓主人下葬呢?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一下。

這隻手是於2000年12月在花園莊村的古墓發現的。墓內有一槨一棺,經過專業的分析與檢查後,專家們確定墓主為男性,並將其命名為“亞長墓”。

“亞長墓”裡出土了不少的青銅器、玉器、石器具,其中包括這隻“青銅怪手”。

實際上因為年代久遠,你就算是查閱相關資料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更何況資料上查無此物,只能依靠我們豐富的想象力了。


首先我覺得是這大概是農耕工具吧,畢竟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耕耘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年四季最重要的,一切工具都應當為生產服務。事實是在亞長墓中的確出土了為數不少的生產工具,這就意味著墓主完全有可能挑選一兩件精緻的生產工具作為陪葬品。

要說具體是什麼生產工具,我覺得這個形狀倒有點像現代的鐵耙子,畢竟古人發明事物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我們現在也可以發現,有些農夫為了抹勻田地,又不需要太大動作時,就會用手輕輕扒動,把隆起的泥土扒到較低的地方。會不會古人為了更好地操作,就以此為契機,發明了這個青銅鐵耙子呢?


還有這會不會是廚房用具呀,雖然一個大男人選擇這種用具陪葬令人費解,但我在想也許是墓主人和他的夫人伉儷情深,所以就用某種有特定意義的東西借代他的夫人,由於他的夫人日常掌勺,感其賢良,所以就選擇了這件東西。而查閱青銅器皿,這個東西多少跟青銅畢有點相似,青銅畢通常會和銅鼎配套使用,人們用它來撈肉。古人還是很聰明的,為了方便生活,會發明很多生活用具。這個我倒是覺得有可能,畢竟肉湯那麼燙手,古時候可不像現在工具齊全,更沒有漏勺,而且漏勺的別名叫做笊籬,這個名字不是跟這個怪手的形狀很符合嗎?只是古人更講究生動形象罷了。再加上這隻青銅手上面佈滿了饕餮紋,現在我們有成語叫做饕餮大餐,可不是跟吃的有關嗎?


因為這個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器物,顯然這個墓主人出身顯赫,古代要是想揚名立萬,有錢有勢,大多是在朝為官的。尤其是秦始皇統一六朝之前,戰亂頻繁,死傷無數。兩方交戰用的是冷兵器,混戰當中,缺胳膊少腿那是常事。其他人還好,說不定這個墓主人是個將領又是愛美之人,忍受不了自己身體殘缺,所以囑託一定要替自己修復好雙手(你還別說,遇上難纏的客人真有其事),大夫沒辦法,只能讓工匠出馬。但是當時技術實在有限,工匠們只能製作出青銅假肢。據說當時青銅手是在墓主的左小腿處發現的,所以這個猜測並非無的放矢。

但是我又覺得不切實際,首先要是製作假肢,就算不能用來行走,也要儘量做到可以用來修飾吧,把左小腿製成手的形狀,怎麼樣都覺得是缺少“量體裁衣”的主觀能動性,乍一看,我更傾向於它是墓主人的一直義手,征戰沙場時不幸被砍掉了一隻手,只好用一個義手代替,之所以會在墓主人的小腿處,應該只是下葬後顛簸移位了,或者是棺惇進水後沖刷下去的,因為你這張圖明顯是經過後期修復的,這個怪手剛出土時,已經腐朽得很嚴重了,而水是青銅器的危害者之一,因為沒參與挖掘過程,當時第一時間挖出來是怎樣的,我們也不得而知。所以具體是用在小腳處還是手處,專家大可以進行骨骼復原,前提是如果墓主人的骨骸沒有腐朽殆盡的話。

這是我的一些想法,有機會倒是想親眼看看這隻“怪手”。


江北二郎


根據cctv10電視頻道的考古節目介紹,這不是一個器具,而是一隻金屬鑄造的手及手前臂。

墓主人是一位勇猛的將軍。他作戰勇敢,屢立戰功,遺體上有多處創傷,並在戰鬥中失去了一個手臂。在他去世後,為了感念他的戰功,維護他將軍的遵嚴和威風,根據他身體的具體情況,給他鑄造了一個手臂,以保持他肢體的完整。



許文華


2000年的12月,在安陽發現一座殷商時期的墓葬,當時對它進行了一次搶救性的發掘。經過發掘,這座墓葬逐漸顯露出來它的輪廓,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墓葬,其中陪葬品僅玉器就多達200多件,還有10個殉葬人,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世人昭示著墓主人曾經尊貴的身份。

除了玉器意外,在墓葬中還有多件青銅器出現,其中包含了很多青銅大鼎,還有一些和大鼎配套的青銅器——畢。這個畢類似今天我們用的笊籬,有的類似於鏟子,有的形狀像一個勺子,還有的像叉子,形態各有不同。

“手形器”與“畢”

除了這些以外,在這座墓葬中還發現了一個聞所未聞的青銅器,是一隻“右手”形狀的青銅器,柄部空心,有木質殘留,說明這件“手形器”曾經不是單獨使用,曾經被安置或者接到一個木質手柄上。要知道,殷商的墓葬已經發掘了上萬座,但是這樣的“手形器”卻是前所未聞,見所未見的青銅器,一時間,它的作用成為了考古專家們熱議的話題。

初見這種青銅器,部分專家的第一反應,認為這件“手形器”可能是一個類似“笊籬”的器物,可能是一種墓主人特殊製作的一種“畢”。

“畢,狀如叉,蓋為其似畢星取名”

這個畢,一般與大鼎配套使用。鼎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而畢則是用於撈取肉食的器物。專家認為這隻“手形器”是一種“畢”,正是出於墓葬中出土了很多青銅大鼎和畢的考慮,認為這隻“手形器”是墓主人私人定製的款式而已。這種猜測固然看似合理,但是卻沒有直接的證據,而且,手形狀的畢根本不利於撈取肉食,如果墓主人不是變態,為什麼要做成手形狀,用“手形器”的畢去撈取的食物,太影響食慾了。

古代休閒器具?

有的專家則認為,這個“手形器”可能是一種休閒用具,比如說癢癢撓。這也是一種可行的猜測,但是概率也不高,畢竟這樣的“手形器”抓起來不舒服不說,而且青銅材質的癢癢撓貼在身上,夏天還好,冬天可能會太涼了。從墓葬來看,墓主人身份顯貴,社會地位極高,他完全可以用婢女服侍,或者用其他材質製作一個癢癢撓,用這麼笨重不實用的青銅器癢癢撓,實在是不符合常理。

將軍攜帶的武器?

也有的專家認為,這隻“手形器”可能是一個暗器。在我國古代,判官筆,飛爪之類的武器數不勝數,一位將軍身邊有一隻這樣的“手形器”武器十分合理。“手形器”武器說也很難站住腳,畢竟這樣的一個被打磨的“手形器”,怎麼看也不是殺人的利器,如果真是武器,至少應該擁有鋒利的特性,這樣才更容易傷敵,而且在古代的爪形武器中,大多都會設置鋒利的倒鉤,而這隻“手形器”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特點。

祭祀的器物?

無獨有偶,在阿拉伯半島曾經也發現過一隻銅手,那隻銅手與墓葬中的“手形器”有很大區別,“手形器”的尺寸明顯是縮小了比例,類似於小孩子的尺寸。而阿拉伯半島發現的銅手則是成人手臂一比一大小的比例製作。

在阿拉伯半島銅手被發現以後,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這隻手是一種高度還原真實的銅手,它的上面刻有銘文,記載了與銅手使用有關的信息。

“希爾漢姆的兒子Banu Sokhin犧牲了他的右手以保護他的神Tarab。媽媽,在薩法的Ducabrate神廟供奉,以祈求好運。”

顯然,這隻銅手是用於某種祈福或者祭祀之用,這一點在銅手上的銘文中就可以有所發現。

那麼,54號殷墟墓葬中的“手形器”是否也是一種祭祀用的器具呢?專家們也朝著這個方向進行了研究,經過仔細的推斷,在“手形器”上並未發現有任何關於祭祀的特點,因為這隻“手形器”上面沒有任何銘文,只有簡單的花紋,也沒有體現出任何祭祀的特點。

專家揭開謎題

在多位專家熱議之後,依然沒能得出一個服眾的說法。隨著墓葬的繼續發掘,考古專家們意外地發現,墓葬的主人骨骼依然保存的相對還算完整,至少可以看出整體的輪廓,還根據骨骼做了實驗分析,得出墓主人的年齡只有35歲,很有可能是武丁時期的一位高級將領,他的名字也根據墓葬中的記載得出,名為亞長。

這些信息的確定,加快了發掘的進度,在移動亞長骨骼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亞長生前可能在戰爭中造成了殘疾,他的右臂是一隻斷臂。這一發現,給考古學家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是不是這隻“手形器”不是什麼器物,而是亞長的假肢呢?

秦將李牧 “ 病鉤 , 身大臂短 , 不能及地 , 起居不敬 , 恐懼 死罪 於 前 , 故使 工人為木材 以 接手 ” ——《戰國策 · 秦五 · 文信侯 出走 》

從《戰國策》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國時期,秦將李牧就已經有了製作假肢的記載,也就是說,亞長很可能也和李牧一樣,為了避免“死罪於前”,而製作了一個假肢。

這也就能解釋通,為什麼在大量的殷商墓葬中,並沒有大量發現“手形器”的原因,因為這種“手形器”是亞長為了自己訂製而成,只適合自己使用,並非是在殷商時期普遍使用的一種器物。“手形器”出現,專家也連連聲稱“前所未見”,它的用處更是開創了考古界全新的歷史。


野史日記


殷墟青銅手的用途,網絡上有人猜測是「癢癢撓、笊籬」什麼的,其實,因為從來沒有出土類似的器具,目前學界也是一臉懵逼,眾說紛紜。

就我看到學術論文中,大概有「假肢、青銅畢器、權杖」三種猜測。


殷墟的青銅手出土情況:

這個青銅手出土比較晚,2000年出土於殷墟花園莊54號貴族墓,在考古報告中叫做「手形器」,如小孩右手,上面還有一個「目」字:

「手形器」在墓主的左腿骨旁邊,跟青銅兵器和禮器在一塊:


圖引自:徐廣德, & 何毓靈. (2004). 河南安陽市花園莊54號商代墓葬. 考古(1), 7-19.

手形器的用途,大概有幾下幾種猜測:

1、假手義肢

學者何豔傑認為:從考古報告來看,墓主陪葬器十分奢侈,而且武器眾多,應該是是一名十分有權勢的武將,在征戰中受傷斷手,這個假手就是當時的工匠為他打造的義肢:

引自:何豔傑. (2003). 殷墟銅“手形器”試釋. 文物春秋(2), 42-43.

「假手說」不合理的地方是:

第一,這個「手形器」是右手,出土的時候在墓主左邊腿骨旁邊。

第二,從這個「手形器」尺寸來看,是一個小孩的手,而墓主是一個成年人。

2、古食器「畢」

學者苗霞《殷墟花園莊東地54號墓出土青銅“手形器”用途考》(《中國文物報》2007年7月)一文認為:

從器型和文獻的描述來看,這應該是先秦的一種青銅食器——「畢」,用來叉肉取食用的。

江蘇六合程橋遺址發現的春秋末年「刻紋銅片」上,有使用「畢形器」的圖畫:

戰國時代的「取肉耙」也是「畢」的一種:

這個說法的問題在於,這個「手形器」似乎並不便於取肉。

3、權杖說

學者謝銀玲認為這個「手形器」的紋飾、以及跟眾多的禮器在一塊,也應該是一種禮器。

她猜測是一個「權杖頭」,木柲部分已經腐朽,祭祀的時候,搭配玉鉞、玉璧等禮器使用:

謝銀玲. (2011). 花園莊東地m54“銅手形器”考釋——安陽殷墟1976年發掘以來首見新類型器物探討. 三代考古.

應該說以上三種說法的說服力不強,我只能說傾向是一個義肢。因為青銅太重了,所以只能做成「小孩手」。

當然,各位看官也可以自行「開腦洞」,你認為這個青銅手幹什麼用的?


小漢字見大歷史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在安陽小屯洹河南邊花園莊東村發現商代貴族墓中,出土了一個罕見的文物。

就是上圖所示的這個銅手。

這個手是幹什麼的呢?

有人說是撓癢癢的,誰去抱這麼大的重傢伙撓癢癢,除非是個傻子吧。

再說了,撓癢癢的東西,能放到墓裡嗎?

顯然不可能。

從墓主人35歲左右,男性,陪葬品豐厚這些信息來看,應當是一個高級軍事將領。

這個將領,很可能是在戰爭中,傷到了右手,當時的醫學不發達,就只能截肢了。

沒有了右手,這個將領很難過,於是就命人打造了一副銅做的右手,中間是空的,連接上一段木柄,木棍又用繩子,固定在殘餘的手臂上。

出土之時,這個金屬手裡,還握著兩個骨質的錐形器。

這兩個小玩意兒是幹什麼用的呢?

原來是解繩子用的。

假銅手用繩子固定在右手臂上,用不太靈活的左手去解這些繩子,就不太容易,所以需要用個小工具,這個骨錐形器,就是專門解繩子用的。

綜上可知,這個銅手,是中國歷史上出土最早的假手了吧。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仔細分析這件文物的形狀,感覺可能有以下幾種用途:

一、癢癢撓

也叫“勿求人”,又叫“老頭樂”。古代人們洗澡少,此物的應用要更廣泛一些。

二、刑具

當懲罰犯人,需要掌嘴,也就是打耳光時,直接用手,有時會很疼,便發明出了這個替代品,就像手工耿的腦瓜蹦兒輔助器。

三、權杖

就像《無極》中謝霆鋒所用的那種,可以用於傳遞信號,指揮他人。如果多設計幾款樣式,還能用於點贊。


布魯伯德


我姥姥說這個就是癢癢撓!

我家貓咪看成逗貓棒!

鄰居狗狗說是打狗棒!

老媽說是蒼蠅拍!

老爸說是打孩神器!

不管是什麼,好歹是個物,不要給我我家非常需要!



角度說觀點


滅霸手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