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为何不是世界顶级联赛?球迷:吸引观众的从来不是球技

足协所谓的新政其实完全是在赌博,赌2022年世界杯的入场券,当年足协也曾经为了2002年世界杯和2004年亚洲杯取消升降级,结果导致假黑泛滥以及联赛竞争激烈程度的下降,间接导致国足水平的下滑。想要通过破坏联赛去提高国家队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别的国家的国脚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先从社区再到俱乐部青训,再到俱乐部一线队。社区是拿补助的。即便是这样也有好多球员拒绝过国家队的征召,还有改国籍参加别的国家队的归化球员。

中超为何不是世界顶级联赛?球迷:吸引观众的从来不是球技

21世纪初德国足球青黄不接,国家出政策鼓励足球发展,现在德国队拿世界杯。21世纪初中国足球青黄不接,国家出政策要求俱乐部,现在全民声讨。一样的开头,不一样的结尾。足球球员最重要的一点是天赋,某些官僚根本不理解这一点,以为跟某些运动一样,只要集训,死练就能出成绩,只追求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别的运动搞封闭集训。日复一日地苦练就能得金牌但足球就不行,因为他们就是一官僚,根本没踢过球也不理解足球,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套用,这样的领导能搞好足球。

中超为何不是世界顶级联赛?球迷:吸引观众的从来不是球技

足球发展的二十年,也是问题不断暴露的二十年,只有等一天我们的社会沉淀下来,才会把一些事情走上正轨,大家都沉浸在祖国形势一片大好的气氛中,而中国足球就是所有社会问题缩影的大杂烩,但是可能这也是一种规律吧。改革开放我们不可能二十年吃成一个胖子,至少精神方面不是,就像80年代的日本,很多人有很多钱,但是精神空虚,也不懂很多真正我们民族中的文化的东西,慢慢等吧,一些都需要等待重新洗牌。

中超为何不是世界顶级联赛?球迷:吸引观众的从来不是球技

理想状态下,每只球队上3外援、3U23,这样联赛强度还在,还会有一定活力,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联赛观赏性和U23青训。而如果是:U23累计上场球员数量不少于外援,那样步子迈得过大会扯着蛋,一旦激怒投资人,俱乐部破罐子破摔,干脆不买外援了,都弄成U23你们上场玩蛋去吧,这是政策制定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第一,一个不输于K、J联赛强度的中超辛苦累积的底蕴毁了,第二,一个被毁掉的联赛对于U23练兵自然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

中超为何不是世界顶级联赛?球迷:吸引观众的从来不是球技

同样是足球联赛起步阶段,同样是高价引援,知道中超和大联盟有啥区别吗?无论是CBA之于NBA,还是中超之于五大联赛,作为非顶级联赛,吸引观众的从来不是球技。所以五棵松和工体(包括其他队伍的主场)禁止不了国骂,禁止了也会有另外的骂,因为非顶级联赛的观众肯定不完全是为了球技才去现场的。除非某个联赛所处的国家发生巨大变化,否则,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强者愈强,二流联赛不可能在没有行政手段的情况下战胜顶级联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