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前言

《水滸傳》作為一部英雄傳奇體小說的典範,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形象。一百零八名好漢各有自己的本領與專長、遭遇與不平,人物之間也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細讀《水滸傳》我們不難發現人物之間的一些關係——兄弟、親屬、師徒、隨從……。在這個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讓人感到生命和家庭的可貴。本文試從“家庭”的角度入手,來說一說家庭觀念對鞏固梁山泊人物關係的重要性。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為紐帶的基本社會單位,是人們最重要、最基本的精神依靠,這使家庭成員之間有了深厚的感情。中國古代傳統社會非常重視親情,“血濃於水”等詞語更是形容了親情難以割捨。《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這個“大家庭”大多都由宋江等人聚集、號召或者用計裹脅上山,還有一部分人屬於偶然上山,這一百零八人為了梁山泊的“大義”聚在一起並不容易。這種情況下,如何鞏固其內部關係就成了問題。

通過細讀《水滸傳》,我們便可看出作者如何化解這一矛盾,作者通過安排人物之間的關係,重新擺正家庭在正統社會中的地位,通過家庭產生的倫理道德觀念的影響,進而鞏固梁山泊好漢的關係。這種血緣和姻緣關係是最牢固、不可分割的關係。

《水滸傳》中家庭觀念是鞏固梁山好漢關係的一個重要紐帶,它有三種具體表現形式:夫妻關係、兄弟關係和親眷關係。通過對這些關係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觀念對鞏固梁山泊人物關係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 夫妻關係


夫妻以婚姻為紐帶,夫妻雙方在家庭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在生活中,這種關係是最為普遍的。梁山泊的性質不允許存在過多的女性角色,但是梁山泊沒有避免夫妻關係的存在。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一)梁山中的婚姻

“宋江和黃信主婚,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做媒說和,要花榮把妹子嫁與秦明”。打祝家莊時,一丈青扈三娘與矮腳虎王英交戰,第五十回時由宋江主張,一丈青與王矮虎作配結為夫妻,完成了當初宋江許下的諾言。

這是《水滸傳》中因戰爭而走到一起的兩對夫妻,宋江主持的這兩宗婚姻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古代政治聯姻的現象並不少見,通過婚姻來獲取利益是一個公認的途徑。這兩對夫妻的命運是可悲的、婚姻是不幸福的,但是這宗婚姻又有其獨特的重要性,宋江通過這兩宗婚姻獲取得的利益不小。

宋江不但擅自將扈三娘許配給王英,而且一手安排了秦明的再婚事宜。宋江在用計裝成秦明攻打青州,使得青州的慕容知府殺害了秦明一家老小,逼得其上了清風寨後,親自主婚,將花榮的妹妹作為補償,嫁給了秦明作續絃。

宋江與花榮是知己,花榮妹妹與秦明結婚就相當於把秦明拉在了自己的陣營裡,通過秦明又賺到了鎮三山黃信。扈三娘是宋太公的義女,扈三娘與王英的成親又拉攏了王英。這兩對家庭為宋江陣營增加了不小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通過婚姻化解了秦明與梁山泊、王英和扈三孃的矛盾,鞏固了這些人的關係,為梁山泊這個“大家庭”的發展作出貢獻。通過這兩宗婚事我們可以看出,“小家庭”的組成亦可為“大家庭”輸出強大力量。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二)上梁山前的親屬關係

“孫二孃開店——謀財害命”。這句歇後語中說的便是在孟州道十字坡與丈夫張青開酒店賣人肉的母夜叉孫二孃。他們的黑店可是祖傳的,他們在江湖上也頗有名氣。“那人夫妻兩個,亦是江湖上好漢,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園子張青,其妻母夜叉孫二孃,甚是好義氣”。他們與武松拜過把子,張青救過魯智深,而武松和魯智深亦是二龍山的重要人物,這樣的安排頗為巧妙,人物關係雖縱橫交錯卻不失其堅固。孫二孃後來能捨棄自己的家業而帶丈夫落草,也堪稱仗義典範。

孫立集團是以孫立為首的登州地域的英雄好漢。他們的親屬關係交錯縱橫,孫立、孫新是一對兄弟,孫新與顧大嫂是夫妻,他們為了救孫新妻弟解珍、解寶兄弟,糾合了鄒淵、鄒潤叔侄,而通風報信的樂和是孫立的小舅子。此八人在救出解氏兄弟後投奔梁山而正遇宋江打祝家莊,後來做了臥底幫助梁山泊攻下祝家莊。

孫立集團中,孫立孫新與解氏兄弟二人屬於“親上加親”的關係,這比三阮為代表的水軍頭領中的關係更為親密。從《水滸傳》故事上來看,孫氏兄弟及顧大嫂、樂和共同營救解氏兄弟一事更體現了家庭親屬觀念的重要性。孫立、樂和為此丟掉了飯碗,孫新夫婦也失去了營生,並且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去救解氏兄弟,家庭觀的倫理道德發揮的淋漓盡致。加上鄒淵、鄒潤叔侄的幫助,有了梁山泊石勇、楊林、鄧飛的人脈關係,登州派一行人家庭觀念與江湖義氣完美統一,為梁山泊人員的組成增添了有力的一筆。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二 兄弟關係


《水滸傳》一書中的主次角色都有兄弟關係的影子。宋江是《水滸傳》中最重要的角色,他有一個弟弟宋清;梁山泊元老朱貴有一個弟弟朱富;“七星聚義”中阮氏是三兄弟;幫助解救盧俊義的劊子手也是一對兄弟……。講義氣是多數人對《水滸傳》中人物的評價,好漢之間的哥們情義是維繫彼此關係的重要橋樑。《水滸傳》中兄弟關係是最常見的,筆者將其按同姓兄弟和異姓兄弟分類。

(一)構建兄弟關係的重要性

梁山好漢中有十組同姓兄弟共二十一人,佔水滸總人數五分之一。兄弟如手足,這對鞏固梁山泊人物關係有著重要意義。

從漢代以來,“五口之家、家有兩男”就是鄉村中通常的家庭規模。在水滸傳中見的最多的是兄弟兩人的記載,表明多數家庭中有兩個兒子。

兄弟至少由兩人組成,第一,這樣的安排為作者省去一些關係構建的筆墨,只要解決其中一人上山的關係脈路,另一個人的也自然解決;第二,有了兄弟這層關係,這些人關係自然牢固,這對梁山泊這個“大家庭”的穩固有著重要貢獻。

(二)同姓兄弟

梁山水泊,水泊梁山,自然依山傍水,軍事地理條件優越。《水滸傳》第十一回寫到:“山東濟州管轄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餘裡,中間是宛子城,蓼兒窪”“卻是水路,全無旱路”。梁山這個山頭與其他山頭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在水邊,使它不易被剿滅,為今後的組織發展壯大提供了安全保障。

阮氏三兄弟就是梁山泊邊石碣村打魚為生的漁民,他們不但熟悉梁山泊地理環境,更對水上作戰輕車熟路。阮氏三兄弟是《水滸傳》裡出現的第一個“血緣家庭”。身為水軍頭領的還有張衡、張順,童威、童猛兩對兄弟,加上混江龍李俊共同組成了梁山泊四寨水軍八頭領。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水軍頭領的組成耐人尋味。八人中除李俊外有三對兄弟,如此安排自有其隱喻用意。首先水軍八頭領僅來自於揭陽鎮和石碣村兩個地域,這使水軍頭領的構成明顯區別於其他的軍種——馬軍與步軍頭領構成便複雜的多。我們都知道地緣性的意義,“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說的正是鄉里鄉親之間的濃厚感情。水軍頭領不但有其地緣性的感情,更有血緣關係的兄弟情誼,這令他們十分團結、勇於一起戰鬥,也使水軍不會輕易發生兵變。梁山泊的故事就是傍水而生,那麼水軍自然最應體現梁山泊的感情了。

古代通信不發達加上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血緣關係變得十分重要,通過一對對血緣兄弟的加入,不但使《水滸傳》中情節生動親民,更能令其組織關係牢固有說服力,水軍頭領中的人物能充分說明這一點。而兄弟關係的安排還使書中人物數量有了成倍的擴大(一對兄弟入夥至少兩人)。穆弘、穆春,孔明、孔亮兩對兄弟還有朱貴、朱富,蔡福、蔡慶兩對兄弟的安排就有此用意,對梁山泊人物關係構建添磚加瓦。(《宋江三十六人贊》與《大宋宣和遺事》,均未提及這幾對兄弟。)

鐵扇子宋清往往會被我們忽略,他是宋江的弟弟。宋清不上戰場,內向的性格的他也不擅長交際。沒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習慣的他一直默默無聞,但是宋清這個人物的安排卻凸顯了家庭的重要性。宋江出門在外,家裡的事情和宋太公一直都是宋清在照料。而且宋清並不是山賊盜匪,只是在家種地的農民,上梁山的熱情也不高漲,這可能是因為有哥哥宋江當公差,家裡生活還不算艱苦的緣故。宋清在《水滸傳》最大的冒險就是陪哥哥投到柴進的莊上,而他這麼老實的人肯如此捨命只是因為血緣。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宋清可以代表隨親人上山而協同落草的人員,他們為了家庭所以才在梁山上生活。他們的革命積極性並不高漲,他們有著強烈的家庭觀念,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在哪裡,都是安靜祥和的樂土。家庭是維繫他們革命的動力,當這個絢爛的肥皂泡破滅的時候,他們對於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也失去全部的希望。《水滸傳》第九十九回寫遣散老小的那段文字十分令人悲傷,那些失去親人的人要懷著怎樣的悲痛下山呢?宋清暗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梁山泊英雄好漢的背後大多都是有家庭作為支撐的,他們並不是一個人。

(三)異姓兄弟

《水滸傳》中異性兄弟的存在也是普遍的。楊雄、石秀,雷橫、朱仝,宋江、李逵……。其中家喻戶曉的就是宋江和李逵這對兒異性兄弟了。從書中可知李逵是宋江的忠實追隨者,他們從素不相識、相知相惜、江洲城劫法場到共赴梁山大義直至一杯藥酒同年同月同日死,他們的關係撲朔迷離,耐人尋味。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他們的兄弟關係在《水滸傳》中被描寫的最詳細、最令讀者印象深刻。宋江和李逵相遇後,雙方都有對彼此的好印象,在後來的相處中也受到對方的影響多少改變了些自己。宋江和李逵都是《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他們的兄弟情誼不但另讀者對書中的情節和描寫更感興趣,更能體現體現兄弟關係對彼此的影響:李逵在跟隨宋大哥鬧革命的過程中,自己改變很大,而且在一些衝動發生的時候,宋江身為大哥說出的話語對李逵的行為限制是很有效果的。這就能體現家庭觀念在本書中的重要性,如果李逵肆無忌憚,那麼故事的結局可能不會這樣,社會對梁山泊的評價也可能會改變。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三 親眷關係


家庭這個概念在《水滸傳》中頻繁出現是徐寧以後大批軍官上山時,軍官們上山都做到了“取家眷上山”。林沖、秦明等大將家庭的缺失,必將導致人格的缺陷,如果梁山好漢沒有一點親情的關係,必將影響整個梁山泊的思想觀念。不過宋江機智地認識到了這一點,秦明、王英由宋江主婚成家,後期好漢們上山樑山泊都負責把家屬接到山上,可見家庭在梁山泊的重要性。

細數水滸好漢,其實軍官所佔人數很多。有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花榮、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黃信、孫立、宣贊、郝思文、韓滔、彭玘、單廷珪、魏定國、凌振、龔旺、丁得孫等二十一人。軍官如此多和梁山泊的性質是有關係的,如果他們要革命造反,必然需要軍隊,有軍隊戰鬥力才能提高,進而推翻統治;如果他們要招安,必然需要被朝廷認可,被認可就需要有同朝廷對話的實力,否則被直接剿滅對朝廷更有利。

軍隊就要有武功高強的將領帶領軍隊,這樣的軍隊在古代冷兵器時代才能佔優勢。《水滸傳》中軍官不少,所以我們應該分析下這些軍官的上山方式與他們的家庭。

被“逼上梁山”的軍官們家眷都取上山了,唯獨林沖最命苦了。最早上山的軍官是豹子頭林沖。他是屬於蒙冤受辱,無處落腳,後來被柴進推薦到梁山泊的。上梁山後還遭到了王倫的刁難,王倫不但嫉妒他的武藝,還一定要林沖拿出“投名狀”來。林沖是這些軍官裡最慘的一個,蒙冤受屈,家庭破裂,上山落草還被刁難,身為元老而且武力高強卻排名在了大刀關勝的後面。苦也!同受冤屈的軍官還有青面獸楊志,不過楊志單身漢一名,沒有受過林沖似的家破人亡的痛苦。遭遇家破人亡的還有霹靂火秦明,宋江設計俘獲秦明後,他的家人被青州政府所殺,但後來花榮妹妹嫁給秦明補全了他的家室。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再後來從徐寧開始,連他在內的軍官均屬於“逼上梁山”的類型,而且是特殊的“逼上梁山”。說它特殊是因為這種“逼上梁山”不是受冤屈或走投無路,而是另一種情況——被裹脅上山,被俘虜或設計賺取。

這些軍官上山後我們可以觀察到宋江的一句口頭禪:“取寶眷在山上了”。“寶眷”一詞在軍官上山後頻繁的出現,第一至少可以代表軍官們上山與家人能夠團聚,不至於再次出現林沖、秦明的悲慘情況;第二也可以保障軍官們不輕易反叛下山,因為家屬都在山上;第三,這樣的安排體現了水滸這個“大家庭”是由眾多“小家庭”組成的,而不是單純的山匪莽夫單身漢組成的梁山泊。柴進那種“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的好漢模式已經成為過去,眾多的“小家庭”才是梁山泊組成的基石。

這裡我們說一下徐寧。騙徐寧上山時,勸告推脫時候徐寧道:“湯隆兄弟,你卻賺我到此,家中妻子必被官司擒捉,如之奈何?”徐寧著急問妻小可見他對家庭的重視,而不像其他人那樣無所思慮。而這時宋江也正利用了“小家庭”的親屬力量使出了“殺手鐧”:“早晚便取寶眷到此完聚”。此後,大批軍官都是攜帶妻小上山,家庭已經成為鞏固梁山泊人員關係的重要因素。


四 家庭觀念對人物的影響


從夫妻、兄弟和親眷關係上,我們可以看出“小家庭”在梁山泊這個“大家庭”中已經佔到主要比重。

(一)家庭觀念至上

梁山泊這個“大家庭”中還有其他的重要關係要素。徐寧是湯隆的姑舅哥哥,盧俊義、燕青,李應、杜興是兩對主僕關係。從道義上講,湯隆騙徐寧上山有違道義,如果不是湯隆,徐寧或許一直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最後光榮戰死沙場也能落得美滿的結局,不至於受毒箭後痛苦而死。但是換一步講,徐寧上山破連環馬贏呼延灼,後來在戰場上立功,這些都為梁山泊立下了功勞。盧俊義、李應這兩對我們可以歸到家庭一類。因為在古代,家族中的僕人就算這家的成員了。燕青這個僕人自身素質高、對主人盧俊義也忠,深受讀者喜愛,燕青後來在李師師方面也有了傑出貢獻,通過自己的機智還得到了“免死金牌”。

梁山泊最終的人物關係中,家庭因素是鞏固梁山好漢關係的重要因素,也是梁山泊與正道社會接軌的堅實橋樑。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二)家庭觀念的道德約束力

《水滸傳》中涉及人物頗多,人物關係極為緊密,我們也能從各種角度來分析他們的關係構成。宋江以後特別是三打祝家莊後,大批人馬陸續上山,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引出人物出現,家庭在《水滸傳》後期佔了重要比重,人物關係亦由家庭親屬關係、朋友情誼、師徒、舊識、副將隨從等關係構成,而生活方式也不是純粹的山匪盜賊落草而打家劫舍了。後期梁山泊設計盧俊義上山,也有通過盧俊義的正統社會身份來“漂白”梁山泊盜匪氣息。

如果梁山好漢沒有這一個個“小家庭”的道德約束力,依舊幹著“黑道”做的事情,他們也許早被剿滅了。《水滸傳》一書中殺人放火的情節非常多,但是細心閱讀我們不難發現宋江後期“不許殺害城中百姓”等軍令實際意義是為梁山泊洗去盜匪身份。經過眾多家庭的融合梁山泊逐漸變成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擁有家庭倫理道德觀念,所以他們不至於像無名的山匪集團一般渙散,也不至於作出更多“出格”的事情。家庭使大部分人有了精神依靠,也加速了梁山泊擺脫“山匪盜賊”氣質的速度。梁山泊好漢們漸漸走上招安的道路,其內部結構必將與正統社會接軌,家庭比重在梁山泊人員組成中地位逐漸上升就是其體現。


簡說《水滸傳》中的家庭觀念


結 語


農業社會重家庭,這是中國古代經濟模式決定的,而《水滸傳》“八方為域,異性一家”是一種特殊時期的表現形式。宋江為家長,其餘是家庭成員,遵守著家庭觀念的倫理價值。本文主要從家庭角度分析《水滸傳》中的人物關係,認為家庭在人物關係的鞏固上有著突出貢獻。


——小愛禕 內蒙古通遼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