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一口氣看完了《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心潮久久不能平靜,思緒不由自主地飄散到了《七月與安生》的故事。她們看起來如此的相似,都是以兩個女孩的成長為線索,一起經歷彼此發現和照見自我。


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我的天才女友》裡萊農通過莉拉像是紅玫瑰與白玫瑰,性格決定命運;《七月與安生》的故事架構也頗為相似,性格不同的女孩成為好友,愛上同一個男人,其中一個提前告別人世。雖然有著相同的原點,但在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價值觀下,莉拉和七月的消失卻有截然不同的寓意。西方追求的是二元對立,天使與魔鬼,海水與火焰,萊農與莉拉,這種不同驅使她們的命運走向了不同的意義。然而遙想《七月與安生》給與我的感受並非如此,再次翻看後,力求回溯這個屬於東方文化的某種答案。

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豆蔻年華初相識】

13歲那年,沉靜內斂的七月遇見桀驁張揚的安生。這兩種不同的性格與她們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狀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七月的家庭圓滿,父母融洽,生活無憂無慮,所以她安靜溫柔,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而安生的爸爸去世很早,媽媽經常在外出差也不怎麼管她,所以她常常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模樣,堅硬的外殼是安生自我保護的鎧甲。可是,安生找到了七月。那個願意和她交朋友把她帶回家的七月,那個安靜體貼的七月,那個願意和自己分享一切的七月,填補了安生缺少的情感,從此七月與安生成為了相伴相生的好朋友,而她們的命運也就此交織在一起。


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

成長是悄無聲息的,轉眼間七月和安生開始了新的生活,七月考上了重點高中,安生去了職業學校,看似風平浪靜,其實她們的關係已經有了一道暗痕,這道暗痕不是人為造成的,而是因為她們本就不屬於一個世界,本就會越來越遠。而蘇家明的出現則使這道暗痕顯示出模樣。七月喜歡上了這個高大帥氣的男孩,安生也是。但是安生在友情和愛情之間選擇了友情,她用自我放逐來麻痺自己,周旋於各種男人之間,誰對她好,她就跟誰走,因為從小缺乏安全感,所以別人對自己的一丁點好就要牢牢抓住,生怕一不小心這點好就沒有了。安生真的很可憐,命運總多坎坷,或許是因為她心有所繫,身邊的人從不長久。她在外面流浪,看慣了世間冷暖,體會到人生百態。


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面對心酸和離別,安生總有一個寄託,那就是給七月寫信,而每一封信的最後,都有“問候家明”。這與《甄嬛傳》裡果郡王和玉隱的家書最後都有一句“熹貴妃安”一樣,不能明目張膽的思念,只能用這種方式去安慰自己了。


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而這一切,與七月的安穩幸福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七月和家明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她計劃著二十六歲結婚,二十七歲買房,二十八歲生孩子。用她母親的話來說,女孩子能到哪裡去,還不是從一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七月即將要過上這種人生,一眼就可以看到頭的人生。這時候的她在寫給安生裡的信裡說到:“安生,我闖天下的熱情似乎都隨著你走了。你走的越遠,我越是哪都不想去。”七月真的哪都不想去嗎?此時的她並沒有注意到自己內心的潛意識,那個蠢蠢欲動,想要掙脫現在的一切的潛意識。“當我們的內在不被意識到時,它便以命運的形式表現出來”。


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七月這本平鋪直敘的小說終於迎來了跌宕起伏的情節,家明離開了七月,他說他還年輕,想要出去闖闖。安生想要安定下來的時候,七月卻不安生了。在兩個人都要發生轉變的時候,安生回來了,她們又和從前一樣彼此陪伴。即使中間有男人的介入,她們的感情不再似從前純粹,但是就像電影裡說到的“我恨過你,我也只有你”。


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我擁抱你,其實也是在抱自己】

導演反覆暗示,七月與安生是兩個不同軀殼下的相同靈魂,只是因為她們的家庭環境不同所以在外在表現上有所差距而已。如果說影片前半部分講述兩個女孩不同的人生軌跡,那麼影片的後半段則是二人逐漸向對方的生活靠攏。七月即安生,安生即七月。後來的七月,策劃了逃婚,過上了安生以前的生活,四海為家到處流浪。而安生呢,像從前的七月一樣,循規蹈矩的生活。再後來,27歲的七月死於產後大出血,於是,安生在小說裡給七月描述了一個浪跡天涯的夢,她知道七月內心深處不甘於平庸的想法。而安生最終也擁有了安穩人生,她帶著七月和家明的孩子開始了新的生活。


看完《我的天才女友》再翻《七月與安生》,同樣的配方不同的內核

《七月與安生》裡所表現出的七月與安生,其實代表著大多數人。每個人都有兩面性,只不過因為某些原因我們只能表現出一面而已,但其實安靜文雅、肆意灑脫、不羈放縱、人海浮沉都是我們自己。所以最後七月與安生擁抱,從更深的層面來說,是與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擁抱,這也吻合了東方陰陽兩極合一的思維本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