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橘花期易出現“燈籠花”?找對發生原因,才能綜合防治

導語

“燈籠花”是花蕾蛆的俗稱,是砂糖橘花期的主要危害蟲害,此害蟲危害過的花蕾是不能正常的開花和授粉,進而影響砂糖橘的坐果率,使砂糖橘的產量降低。現在正值3月下旬,是砂糖橘現蕾開花時節,是防治“花蕾蛆”的重要時期,此蟲害一旦上花,再什麼噴藥都沒有用了,所以要在產卵前做好防止措施,避免蟲害發生,造成果園減產。


砂糖橘花期易出現“燈籠花”?找對發生原因,才能綜合防治

“燈籠花”的形態特徵

“燈籠花”“花蕾蛆”的俗稱,也叫橘蕾癭蠅屬雙翅目,癭蚊科。成蟲:暗黃色或者暗褐色,體表有黑褐色的絨細毛,如同小蚊一樣;雌成蟲體長1.5~1.8mm,翅展2.4~3.8mm,體色暗黃色;雄成蟲體長1.2~1.4毫米,暗褐色,觸角鞭節每節呈啞鈴狀(顏色可區分公母)。卵:長橢圓形,無色透明,外包一層膠質物,長約0.15mm,末端有絲狀物。蛹:黃褐色,紡錘形,長1.6mm。幼蟲:剛孵化的時候是乳白色的,老熟的幼蟲橙黃色,體長約3mm。猴哥建議:認真的瞭解“燈籠花”蟲害的特徵,有助於發現蟲害及時的防治。

砂糖橘花期易出現“燈籠花”?找對發生原因,才能綜合防治

“燈籠花”發生規律和生活習性

“燈籠花”在廣西地區一年發生一代,少數地區發生2代。該蟲以蛹的形態在砂糖橘樹冠底下的表土5釐米左右的地方越冬,在第二年的3-4月份砂糖橘現蕾的時候成蟲羽化出土,白天潛伏,晚上活動,以傍晚最盛,羽化後1~2天即可交配產卵。砂糖橘花蕾露白時成蟲大量出現併產卵於花蕾內,散產或數粒排列成堆。卵在花蕾中孵化成幼蟲在花蕾中取食花蕾的花器官。在花蕾生活10余天,幼蟲老熟後就把出花蕾跳入樹冠底下土壤中化蛹,進行越夏、越冬,來年繼續危害果園中的花蕾。幼蟲耐水性強,但不耐乾旱。以陰溼低窪園地、背陰山地、廕庇果園、砂土和壤土的果園易發生,特別是遇到陰雨天氣更有利於成蟲的出土和幼蟲的入土。猴哥建議:認真的瞭解“燈籠花”的發生規律和生活習性有助於防治此蟲害的發生和出現。

砂糖橘花期易出現“燈籠花”?找對發生原因,才能綜合防治

“燈籠花”幼蟲

“燈籠花”危害砂糖橘花蕾的症狀

此蟲害主要危害砂糖橘的花蕾,在成蟲的時候將卵產在剛露白的花蕾中,卵孵化後取食花蕾裡面的花器,使花蕾裡面的組織結構被破壞,被侵害的花蕾會停止生長,並且不能開花和授粉,被侵害的花蕾變腫大,花瓣慢慢的彎曲短粗,形成扁苞,形同南瓜,花瓣呈淺黃綠色。此蟲害危害的花蕾多數是早現蕾和花質好的花蕾,直徑都是在3mm左右,一旦此害蟲入花,基本都是減產。所以,猴哥建議認真瞭解“燈籠花”的症狀,有助於治理此蟲害,避免危害果樹花蕾。

砂糖橘花期易出現“燈籠花”?找對發生原因,才能綜合防治

“燈籠花”有哪些好的防治手段

【1】物理手段防治

1、在砂糖橘現蕾前進行或者此蟲害入後蕾進行中耕清園,在樹冠底下覆膜,遏制“燈籠花”羽化出土或者入土,覆膜可以提高膜內土壤的溫度可以有效的悶死土壤中的“燈籠花”蟲害,防止入土可以有效的防止來年此蟲害的發生,又可以抑制雜草的滋生,一舉兩得,唯一缺點成本高。

2、在冬季或者春季的時候選擇太陽猛烈的天氣,進行果園土壤深翻,可以有效的殺死土壤中的“燈籠花”蟲害。

【2】化學藥物手段防治

1、在砂糖橘的花蕾有綠豆那麼大的時候,使用50%辛硫磷1000-2000倍液或者90%晶體敵百蟲400倍液噴灑地面,易發生“燈籠花”蟲害的7天噴灑地面一次,連續2次,不易發生的地區噴灑一次就可以了。

2、已經出現蟲害的使用80%敵敵畏溶液1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800倍混合液或者80%氰戊菊乳液2500-3000倍液噴灑樹冠,這次蟲害出現,要在花蕾露白前噴好,蟲害一點入蕾,再怎麼噴藥都沒用了。

化學農藥的配製舉例:90%晶體敵百蟲400倍液指1份90%晶體敵百蟲加400份水配製成藥液,在使用。

砂糖橘花期易出現“燈籠花”?找對發生原因,才能綜合防治

提醒:此蟲害一旦入蕾,要噴藥和覆膜一起進行,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來年蟲害的發生,也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第二年的藥物還是要噴施,這是預防遺漏,造成蟲害再次出現。特別是陰溼低窪園地、背陰山地、廕庇果園、砂土和壤土的果園要及時的進行此蟲害的防治。

結語:3下旬是砂糖橘現蕾時期,要做好此蟲害的防治工作,從萌芽狀扼殺這種蟲害的出現,已經出現這種蟲害的成蟲,要進行樹冠噴施藥物,殺死成蟲,再檢查花蕾是否被入侵,如果已經入侵就要及時的摘蕾和覆膜,防止幼蟲再次入土,危害來年的砂糖橘果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