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是做旅遊門店的,因疫情倒閉了,接下來繼續在旅遊行業發展,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噠噠牛仔


1.本地周邊遊。挖掘一些週末可完成的徒步露營線路。畢竟短期內長途旅行可能都會比較謹慎。

2.嘗試一些親子路線的主題旅遊。比如博物館主題,寫生主題,重點是親子娛樂加上小朋友的社交。


熱開水壞麵包


目前旅遊行業的嚴冬,作為旅遊行業的同仁,現在很多身邊的朋友暫時轉型在賣其他產品,比如土特產,防疫用品等,先維持生存問題!我們是做機票的,所以現在有很多倒回程的票會稍微緩解一些!你可以借鑑同行的模式,先把團隊整合在一起,做點線上的非旅遊業的其他產品,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胡勇小哥


相信疫情結束後旅遊行業會率先走出低谷,當然了,萬事都不能絕對化,利好也不見得人人都能成功,有句話說得好,機會始終青睞有準備的人,這就需要從業者一方面要眼睛向內,加強內功,做好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要眼光向外,誠信經營,廣攬客源。





shounan63


戶外旅行











東方房車旅行記


每個行業都有它的低谷期,因為疫情很多人不出遊,但是因為在家裡待了很久,疫情徹底過去很多人也會出去散心,就會迎來一個暴利期。我也是做旅遊的,不過是打工小弟[靈光一閃]


旅途中的小芒果


我建議你提前關門。省一點開支。肺炎傳染不知道持續到什麼時候。我相信今年一直持續到年底。還是關了吧。去做一點其他的事。


踏浪分享景點


門店現在有很大競爭壓力,除了來自其他門店,更多的壓力是來源於線上電商,價格上門店不具備優勢甚至是。如果想長期發展下去,你手頭必須有能長久維持的客戶群體,現在旅遊面向透明化和個性化,個人覺得向一線旅遊工作發展是個不錯的選擇,依託當地資源做當地接待,自己可以根據條件做一些有特色的旅遊線路或者項目,放到網上或者電商平臺出售,比如你自己有車,考取個導遊證,就可以自己接待,利潤也是可觀的,有的平臺也支持導遊或者司機上線接單,總之現在是資源競爭的時代,是個性化旅遊和定製旅遊的時代,簡單的二次包團銷售已經沒有優勢,想辦法把自己變成資源,創造資源,在這個基礎上再誇大生產。


導遊大鬍子


一個成熟的企業應該關注恢復性增長、趨勢性增長,關注疫情對人們消費行為產生的深遠影響,比如人們購買行為的線上化滲透率會進一步提高等。在此過程中,企業要關注自身用工模式、社會營商環境改革和優化、產業生態風險分擔機制和應對模式、產業競爭格局等的變化


滄海自駕營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因為我去年參加了一個退休後去旅行的群,裡面都是全國各地的退休人員,他們想去旅遊,但是苦於沒有組織,又不想參加那種幾日遊的旅行團,所以我非常瞭解這些人的想法,在這裡給您提供一點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5aff373fcff446ba504eadeb29d8b0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