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為什麼沒人舉報白居易的《長恨歌》?

淡曲丶


大唐為什麼沒人舉報白居易的《長恨歌》?


因為《長恨歌》是一首言情詩,而且唐朝有著較為寬鬆的政治環境,相當開放的社會風氣,大家都知道舉報了也沒用,又何必枉做小人?

為什麼說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首言情詩

關於《長恨歌》的主題,古往今來眾說紛紜,歸納起來有三種意見:一是說諷刺唐玄宗荒淫誤國;二是說讚頌生死不渝的愛情;三說二者兼而有之。然而從這首詩的創作動機來看,顯然是一首言情詩,第二種意見是更加符合實際。

史料記載:806年十二月,三十五歲的白居易和友人陳鴻、王質夫同遊仙遊寺,大家談到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都感嘆不已。王質夫說:這麼稀奇動人的故事,如果不經過有才之人的加工潤色,就會與時消沒,不聞於世,豈不可惜?白兄你是詩詞大家,又是風流情種,為什麼不試著寫一首詩歌呢?白居易為之所動,所以作了這首《長恨歌》。由此可見,白居易的創作初衷,就是為唐玄宗和楊貴妃寫一首言情詩。後來,白居易在整理自己的詩集時,將這首《長恨歌》編入“感傷詩”,而不編入“諷喻詩”,也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另外,詩中還對一些史實進行了美化,比如“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顯然迴避了楊貴妃本來是壽王妃的事實。如果白居易意在諷刺唐玄宗荒淫誤國,又何必在這裡刻意美化呢?

再說,白居易生活的朝代政治環境比較寬鬆,社會風氣開放,不會因言治罪

唐玄宗寵愛楊貴妃,荒蕪朝政,並重用她的哥哥楊國忠等人,楊貴妃的一些親族也得以雞犬升天。當時的唐人並沒有穿透歷史的眼光,所以他們將“安史之亂”全部歸咎於唐玄宗的上述行為。白居易也不能免俗,所以在《長恨歌》中,仍然不免帶有幾絲諷刺的意味:比如全篇詩的首句“漢皇重色思傾國”,顯然是暗用漢武帝遇李夫人的故事,諷刺唐玄宗好色。還有後面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這是直接說馬嵬坡唐軍譁變,楊國忠被殺,楊貴妃也被迫自殺。當然,這些詩句的諷刺的分量是很輕的,根本無損全詩的愛情主題。

唐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朝代,唐高祖李淵祖上有鮮卑血統,李淵的獨孤皇后,李世民長孫皇后,從姓氏就知道她們也都是漢化很深的胡人。由於民族大融合,各種文化交流衝擊,使唐朝變成了一個兼容幷蓄、風氣開放的朝代。而唐朝的強盛,也給予了唐人的深度自信。到了白居易所在的時代,唐朝雖然已經開始由盛轉衰,但盛唐的自信,仍然流淌在他們的血液中。白居易一生仕途起伏,樹敵無數,但在寬鬆的政治環境下,他的敵人並沒有試圖抓住《長恨歌》中的毛病去攻擊白居易,因為他們知道那樣是徒勞無功的。事實上,包括統治者在內,大家都不把文學作品中的一些小毛病當回事。在白居易身故後,唐宣宗甚至寫了一首《吊白居易》,給予他和《長恨歌》極高的評價: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在這樣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下,如果有人借《長恨歌》的小瑕疵來舉報白居易,簡直是吃飽了撐的。


磊落故人


我記得上高中的時候,老師還特意講過《長恨歌》。這首唐詩朗朗上口,辭藻華美。文章描寫了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真摯悽美的愛情故事,同時直指玄宗皇帝貪圖美色,荒淫昏聵的行為,給家國造成的嚴重傷害。大詩人白居易這篇千古傳誦的美文,雖然直接打了李唐統治者的臉,但顯然並沒有被當權者禁止。這裡面就不得不說大唐確實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

首先是那個時代的觀念決定的。白居易這首詩非常有名,當時一成文,便被廣泛流傳,所以根本不用被舉報。當時整個國家的氛圍都沒覺得白居易寫這首詩有什麼不妥之處。詩裡有大唐人推崇的愛情故事,玄宗貪戀美色,致使國家動亂也是事實。沒人會像滿清那樣,把一件孤立的事情複雜化,進而上綱上線,無故牽連很多人。就詩歌本身上,文采斐然,故事充分,寓意深刻,是絕對的上佳之作,這就足夠了。

然後是李唐王朝自信的態度決定的。李唐在建國前就是關隴貴族、世家門閥。在李唐王朝的血液中,自信就是與生俱來的。太宗皇帝如此,後人雖不如他,但也不至於因為文人幾句批評就惱羞成怒,殺人全家。因為自信,沒把你看在眼裡,也就不會視你為政敵、仇敵,不為別的,就是懶得理你,你不資格。就好像一個成年人,不會因為孩童無理而去和孩童爭論一樣。和孩童爭論,難不成你要自降身份,也變成孩童嗎?

最後,也是最最重要的,就是李唐王朝開明的政治氣氛。李唐自建國初,君王便克己納言,所以很少有人因言獲罪。華夏王朝其實多數帝王都比較開明,文字獄幾乎是滿清特有的東西(其他朝代偶爾有一些),自康熙開始,到乾隆結束,持續了100多年。不但毀滅了很多思想著作,更愚弄了普通百姓,官員也都噤若寒蟬,整個國家倒退的厲害。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百星王者”,結果生生被滿清最有作為的三個大酋長給玩成了“青銅一星”,真是無形裝逼最致命啊!

總體來講,以大唐為傑出代表的華夏正統王朝,給了文人寬厚的環境,讓大家能夠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國家也在這種環境中,走向了歷史的巔峰。提到中國,不能不提漢唐,漢唐氣象萬千,四海臣服。世界各地的華人聚集區都被稱為“唐人街”,我們被世界稱為“漢人”。漢唐代表了我們自信的氣度,戰無不勝的信念,先祖的榮耀和國家必定復興的決心!


途牛山小旋風


一個朝代的言論自由寬容度,取決於這個朝代統治者胸懷的大小。中外幾千年的歷史證明,當代統治者的胸懷越寬廣,人們的自由度越高,經濟就越發達,文化也越繁榮,人民的生活越富裕,國家也更強盛。


七月賞荷


白居易寫《長恨歌》當然意識到直接寫李唐皇帝潛藏的風險。

所以首句就把這個嫌疑撇清了,來了一句:“漢皇重色思傾國”,

你看,我講的是“漢朝皇帝的事”。這種手法叫“以漢喻唐”。類似的話《長恨歌》裡多處出現:

\u0001“昭陽殿裡恩愛絕”\u0001,昭陽殿,也是借用了漢成帝寵妃趙飛燕的宮殿名,代指楊貴妃住過的宮殿;還有

“太液芙蓉未央柳”中的“太液池”和“未央宮”就是漢朝宮殿建築的名稱等等。

這種手法在其他唐詩裡亦比比皆是:如曾參的《輪臺歌》中的“漢兵屯在輪臺北”,用漢將喻唐將;又如高適《燕歌行》中的“漢將辭家破殘賊”。



語文新思維


大唐為什麼沒人舉報白居易的《長恨歌》?

  白居易去世後,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唐宣宗作為皇帝,在白居易去世後,寫下如此詩篇,可見白居易在他心中,在時人心中的地位。白居易一生當中最為著名的篇章之一,《長恨歌》也被提及,為什麼他的這首詩沒人舉報呢?

  其實原因也不算很猜。

  首先和唐朝的風尚有很大的關係。魏晉南北朝,各民族加速融合,李唐王朝本身也有很濃的胡族血統,整個社會是很開明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這一點,滿清真的遠遠不如。想當年武則天上位,那駱賓王罵得多難聽,什麼“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什麼“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這是把武則天的臉抓了又抓,把李唐王室的臉面踩了又踩,可是呢,武則天最後也沒怎麼樣駱,倒是把宰相罵了一頓,說他竟然漏了這麼一個大才,一個女人如此氣度,如若後代的皇帝抓著寫了一篇有嫌疑詩的臣子,恐怕也沒多大臉面。

(網絡圖片)

  其次,李隆基的玄字可見後人對他的評價,本身就是不太好,先明後暗,可不是在褒獎,除了同時代的臣子們說他,後代說他的有不少,甚至是李亨本人,也沒多誇讚這個父皇,兒孫們全都要收拾李隆基留下的爛攤子——要沒他胡作非為不理朝政,長安能被亂臣賊子攻陷?後代的一個文人說說他的壞話,又怎麼了?

  再者說了,白居易的詩,明明確確寫著“漢皇”,漢皇也,當然不是唐皇咯,自己對號入什麼座呢?何況《長恨歌》裡的帝王,是經過美化的情種,你看他,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姑娘,費盡心力“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怎樣?是直接選入宮中的,不是從兒子手上搶來的呢。重色怎麼了?難道扒灰更好聽?哪個皇帝不好色呢?好色不是皇帝的毛病。何況這個皇帝專寵一人,有什麼問題?沒有。他被迫與愛妃分離,“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他的心情是痛苦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多傷心啊,多長情啊,哪怕是很久後,他還讓人上天入地去招魂,滿世界地去尋覓曾經的愛人,發下宏願“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無盡的綿延的傷痛,縈繞在老皇帝的心頭,哎啊,好感人!

  《長恨歌》裡罵了人嗎?罵的,但罵的主要不是皇帝,而是那個禍水楊貴妃。楊貴妃死後,大唐王朝即定性她為禍水——其實還在她活著的時候,就差不多是這個樣子了。在白居易生活的時候,沒什麼改變,把責任推到這個女人身上,如此,白居易的詩就安全得很了。

  當然了,白居易本人,歷經九代帝王,在文壇的能量,還是有的,這樣的人,不能輕動,不能因為他諷喻了先皇,諷刺了當權就要消滅,這不合適,也顯得沒氣度。老百姓們樂於聽到這樣的八卦,當權者們也懶得去理論,如此,《長恨歌》流傳開來,到了連童子都能吟唱的地步了。


葉之秋


總體來說說是社會環境的保護。北宋以前中國的人文很好,格局也大。罵罵皇帝似乎真沒有人太過計較,文字獄之類的鮮有發生。讀《史記》就會發現,遷馬遷非議過劉邦,呂雉的黑歷史。劉砌也沒幸免。雖說司馬遷最後被處以鬮刑,也只能怪司馬遷有點腦殼不太開竅,對自己的經濟生活搞的太差,如果象現在的官方專家教授什麼的貪墨圓滑點,活的應該是很好的,交點罰款也就完事了。唐朝更是在言論輿情方面很少計校。李淵,李二,李冶,武則天,李隆基……被文人當做嘲諷目標的詩詞都有,好象作者被送坑到監獄反省的幾乎沒有。象社甫,駱賓王,白居易……只有盛名。到是從北宋趙匡胤盜奪孤兒寡母的江山後,帝王的玻璃心情節日漸濃厚,文人墨客們赿發相輕,再加上政治的參與簡直就是烏煙瘴氣,屎尿俱下了。各種手段層出不群。再到明朝的朱棣誅了方孝懦的十族,文人墨客的脊椎骨也算斷砌底了。演變到滿清那狗咬狗一嘴毛,最後還被熬湯煎骨的故事更是層出不群。其實所謂的帝王總統和普通人差不到,拉屎放屁也臭,玻璃心更是愚不可及。狗屎永遠是狗屎,就是在權力的包裝和淫威下也成不了芝麻糖。禁,管,控探也改變不了的。


西窗聽雨9


胡扯!你讓白居易寫一篇聲討李世民玄武門事變的文章試試?要知道開國領袖和後世繼承江山的皇帝是不同的,開國皇帝意謂著統治的合法性,既使李隆基也只能說他愛女色而使江山動盪人民生活遭殃,而不能說他發動政變政權不合法。任何言論都是有限度的,大唐也是如此!當今歐美也是如此!


天鳥10


大唐為什麼沒人舉報白居易的《長恨歌》?我來給大家回答一個通俗易懂的答案吧,首先白居易為什麼要把這首詩的名字取名為《長恨歌》呢?長恨?誰在長恨?為什麼要恨?

首先我們一定要先了解一下,《長恨歌》究竟寫的是什麼:《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三十五歲,任周至縣尉。同年十月,和友人到仙遊寺遊玩。無意中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他們覺得這樣稀奇動人的故事,如不記載下來唯恐與時消沒,不聞於世,實在可惜。尊友囑,白居易借用歷史人物和傳說,經過藝術加工,潤色,創作了《長恨歌》這篇名作,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白居易敢寫《長恨歌》,第一當時他寫這首詩的時候還很年輕沒有考慮過多的政治問題,當時的他看到百姓民不聊生,就想寫一首詩抒發自己內心的不平。第二白居易敢寫《長恨歌》並在詩裡面直面指出唐玄宗沉迷於風花雪月的生活,不理朝政,導致大唐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大唐盛世的寬容和包容。大唐盛世作為一個開放和包容的時代,唐朝兼容幷包了,歷史上任何比任何時期更開放的風氣,所以那時候的文人士大夫敢更加對發表一些個人看法。即使當時白居易寫了比較敏感的詩詞,也不會有人去追究他的責任的,更不會有人會去舉報他的。

在經歷安史之亂的大唐後,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官員貴族都把大唐滅亡的原因歸責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的身上。而白居易在寫《長恨歌》的時候還運用了浪漫主義的色彩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寫的比較唯美,所以百姓們還是能接受白居易所寫的詩句。當時,官宦的權利在逐漸增大,皇帝和皇室的權利被削弱,導致了君主專制的權威逐漸下降。自然對社會流傳的言論也有所放鬆的,此時,當然就沒有人會去舉報白居易所寫的《長恨歌了》。難不成吃飽了沒事幹,去舉報一個連朝廷都覺得無所謂的詩句嗎?

白居易在寫《長恨歌》的時候雖然充斥著對唐玄宗的批判性,但是沒有刻意地去詆譭和汙衊唐玄宗。白居易雖然是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屬於浪漫主義,但他同時也是現實主義詩人。他寫這首詩的時候,力求還原事實的真相,是相對比較客觀的。所以這麼講究實事求是的人還會有人去舉報他嗎?

最後我認為大唐沒有人舉報白居易的《長恨歌》的原因是多重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唐的開放和包容。

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白居易是不可能會寫《長恨歌》的,更別談會不會有人去舉報白居易的《長恨歌》了。

以是個人的淺談,如有錯誤的地方,請斧正。


新一帥比


大唐到底開明,與白居易這首詩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隨便舉兩個例子。

韓翃的《寒食》,寫百姓家吃冷食,王侯家舉燭火,顯然是對權貴的大不敬,但是不但沒有因言獲罪,皇上還因為他的這首詩寫得好表揚他。(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杜甫的《麗人行》,寫楊貴妃與其妹遊春之樂,諷意明顯,末句“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則直接把權傾一時的楊國忠也嘲弄一番。這膽子比韓翃更大!

還有膽子更大的是元稹,他的《行宮》一詩云:“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其時,玄宗的三兒子李亨在位,也不見把元稹怎麼樣。

另外想說,白居易針砭現實之作還有不少,除長恨歌外,《輕肥》揭露了行政官員的奢靡與冷酷,《賣碳翁》控訴了內官在宮市上欺壓百姓的惡行……

大唐,稱得上一個“大”字,她確實是大氣的。


神馳


主要有如下原因:第一,白居易太偉大了,詩寫得太精彩,而且寫成愛情的絕唱,既使有人舉報也是無用的。第二,詩是寫漢朝的事(唐代詩人多用漢朝做託,以避是非),要以詩入罪是不行的,第三,唐朝比較開放,海納百川,各種不同觀點可以並存,兼容並畜才成就偉大的朝代,而且文字獄在宋代以後才漸出現,如蘇東坡的詩案差點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