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韆鞦和鞦韆

“藏書一萬卷,藏金石文一千卷,有琴一張,而常置酒一壺,而老於其間,是為六一”。六一居士,歐陽修也。近來恰逢春分時節,好友相約春遊。想起居士的詞一首,寫出來與友友同品。

踏青,韆鞦和鞦韆

《阮郎歸•南園春伴踏青時》歐陽修

南園春伴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此詞的大概意思為,在南園中游春,和風暖暖,遠處時有車馬的喧鬧,青青的梅子長在樹上如豆粒大小,細嫩柳葉則如女孩眉毛般靈秀,春日裡白天的時光漸長,蝴蝶在花叢中輕舞。花霧如珠晶瑩,綠草蔥油,一戶人家放下簾門,門內的婦人輕解開衣裳躺床上休息,以緩和剛才盪鞦韆的疲勞,一雙燕子棲立在畫樑上。

踏青,韆鞦和鞦韆

春遊又叫探春、尋春、踏青。花草返蔥的季節,到近郊原野或園林觀看春日之景。並進行一些遊戲活動如盪鞦韆、放風箏等。《晉書》《舊唐書》中均有記載古人遊春賞景的活動。宋代踏青之風盛行,春暖花開時節,結隊出行的人們憑弔先人,感受春的氣息,祈願一年好運不斷。

踏青,韆鞦和鞦韆

盪鞦韆也是古人在清明時節紀念先人的習俗。最早時這一運動的過程叫“蕩千秋”。“韆鞦”二字為繁寫,簡寫為“千秋”。”意思是揪著皮革繩遷移。春秋時代的北方山戎民族為了採取樹冠上的果實和攀登高處山岩而創造的一種方法。那時只用一根皮革繩子雙手抓緊而蕩。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時,將千秋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萬壽”為祝詞。為避忌遂將兩字倒轉成了“鞦韆”。這時的鞦韆也演化成用兩根繩子加踏板(坐板)的樣式。唐宋時期鞦韆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遊戲。人在空中蕩,衣在風中飄,翩遷如飛。很是美感。數十年後宋朝(晚輩)女詞人李清照也寫了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則很有少女的青春氣息和情豆初開的羞澀春意。

踏青,韆鞦和鞦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