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客戶宜家多地閉店 出口超六成的華聯瓷業“瓷”景堪憂

財聯社(長沙,記者 黃路)訊,背靠新華聯,近日,華聯瓷業二度衝擊IPO。面對海外疫情加劇,美國市場出口收窄,公司第一個大客戶宜家各地相繼閉店,對於過度依賴出口業務的華聯瓷業而言,未來業務穩定性和盈利持續性待考。此外,公司實控人之一傅軍旗下新華聯控股拉響債務警報,讓這家國內最大的日用陶瓷公司本就坎坷的資本之路或再生變數。

公司營收高度依賴歐美

華聯瓷業是國內出口規模最大的日用陶瓷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北美、歐洲地區。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出口銷售收入佔主營收入比例分別為58.02%、66.12%和 63.89%。

據海關統計,2020年1至2月我國外貿出口2.04萬億元,同比下降15.9%。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陶瓷產品出口下降速度排在第三,前2個月陶瓷累計出口量為222.4萬噸,出口數量同比降26%;累次出口金額163億人民幣,同比降34.5%。

財聯社記者多方瞭解到,國內多家陶瓷上市公司出口業務佔比都高,今年經營或普遍承壓。“今年的出口多少會受到影響,因為境外的疫情比較嚴重,”出口佔比一半以上的松發股份(603268,SH)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另一家註冊地同為廣東潮州的四通股份(603838,SH)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出口佔比較大,海外疫情因素對行業會有影響,但公司出口主要面向東南亞、中東等國家,美國出口比例不大。”

記者注意到,雖然海外疫情因素影響出口,但因出口地不同影響也不一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1至2月,對美國累計出口商品額同比降26.5%、歐盟同比降17.1%、東南亞國家同比降3.6%。相對於上述同行四通股份,美國則是華聯瓷業海外銷售的主要市場,2019年其出口美國的銷售收入23,751.22萬元,佔比高達25.12%。

據華聯瓷業方面透露:“疫情的爆發短期內會影響國際經貿、人員往來,預計對公司 2020 年一季度生產經營構成一定影響,甚至導致 2020年度業績較上年出現下滑。 ”

此外,自2018年6月開始,美國發布了對中國進口商品多輪次的加徵關稅清單,若今後中美貿易摩擦再次升級,美國繼續擴大加徵關稅產品的範圍,有可能會涉及日用陶瓷產品。若美國客戶要求公司適度降價以轉嫁成本,公司業績還將繼續承壓。

第一大客戶宜家多地閉店

大客戶單一的風險今年1季度已開始顯現。華聯瓷業主要客戶包括宜家等全球知名企業。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總額分別為 3.68億元、4.57億元和5.2億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50.70%、54.13%和54.86%。

上述同期間,公司第一大客戶宜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 2.29億元元、2.82億元和3.49億元。2019年,宜家的銷售金額佔比達到36.76%。

記者注意到,隨著全球疫情加劇,3月至今,宜家相繼關閉多國門店。包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其中美國地區,從3月17日開始,所有商店將關閉,直至另行通知。另外,宜家也表示,大多數國家、地區都可以在線購物。

第一大客户宜家多地闭店 出口超六成的华联瓷业“瓷”景堪忧

外銷不暢,內銷高端產品提量也有限。2018年、2019年華聯瓷業對茅臺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014萬元、6975萬元,這相對於公司2019年9.5億總營收,佔比很小。“內外夾擊”下,公司2019年的營業利潤已出現明顯放緩之勢,數據顯示,全年實現營業利潤12715萬元,與2018年持平,而2018年比2017年同比增52%。此次二度衝擊IPO,根據相關監管要求,IPO企業如果出現因客戶等原因對業務穩定性和持續性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將被重點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3月24日,上市公司宏達股份(600331,SH)發佈公告稱,公司大股東之一新華聯控股所持全部股份被司法凍結。招股書披露,新華聯控股實際控制人傅軍,透過旗下新華聯亞洲和長石投資,控制著華聯瓷業45%的股權。此前,大公評級已將新華聯控股的主體信用評級由AA+下調至C。

第一大客户宜家多地闭店 出口超六成的华联瓷业“瓷”景堪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