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華夏兒女7000年—桃樹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這首《桃夭》,對於我國人來說,桃樹自古以來都是春天到來的象徵,桃花盛開就代表春天到來了。現在各地的桃花都應該已經盛開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跟隨春天的腳步來了解下桃樹吧。

相伴華夏兒女7000年—桃樹

苗木簡介

桃樹為落葉喬木,樹皮黑色,高達8米,小枝紅褐色或褐綠色,無毛。芽密被灰色絨毛。葉橢圓狀披針形,長7~15cm。花單生,徑約3cm,粉紅色。果近球形,徑5~7cm,表面密被絨毛。花期3~4月,先葉開放,果6~9月成熟。為常見的果樹及觀賞花木。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幹、制罐。果、葉均含杏仁酣,均可入藥。

相伴華夏兒女7000年—桃樹

苗木文化

相傳在南北朝時,有個叫潘子良的人,在今桃江縣城西南二十八公里處的一個山崖下煉丹修道,成仙后,他煉丹用過的水格外明淨。  

有一天,桃花仙子駕雲漫遊到此,被其吸引。便情不自禁地降落雲頭嬉戲於井旁,並將髮髻上的一朵桃花丟在井水裡,誰知桃花落在沾滿仙氣的井水裡翻滾,一變十、十變百。隨溢出的井水順流而下,使整個溪流常年浮滿桃花。    

另外,王母娘娘一侍女看上溪邊一石匠,便私自下界與其結為夫妻。臨產時被王母娘娘發現,生產後不得不被迫返回天庭,分別時,侍女送丈夫一對玉簪,囑其插到溪流兩岸。玉簪便變成了桃樹萬棵,這條溪流也就成了桃花江。侍女生下一男一女也像其母親一樣面似桃花,美若天仙。兩岸女子經溪水洗浴,亦百般嬌美。    

桃花江是美人窩,桃花千萬朵,比不上美人多……”三十年代,著名作曲家黎錦輝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窩》,使桃花江名揚天下。的確,桃花江是一個山美水美人亦美的地方,這裡山水如畫,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湖南省十大旅遊區之一。從此,桃花江有人間仙境之美稱。    美麗如畫桃花江 桃花江發源於寧鄉縣的龍塘,進入桃江縣境內的子良巖後,才稱桃花江,長27.8公里,有83道彎,穿山走谷,在桃江縣城桃花江港處,坎坎流入資江。    

桃花江上游奇峰怪石,急澗瀑布相連,每當春季桃花盛開之時,中下流兩岸山水相映,一片火紅,大有“爛漫芳菲,其色甚媚”的萬千氣象,令人流連忘返。

相伴華夏兒女7000年—桃樹

苗木價值

觀賞價值

春暖花開的季節去賞桃花是一個浪漫、簡單的微旅行。李櫻點綴,群蜂飛舞,花香醉人,滿園春色關不住,只等遊客的讚美。吸引不少新人來此拍婚紗照,在紅花綠葉的映襯下新娘顯得格外美麗。

藥用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成熟桃曬乾稱碧桃幹,治溢汗、止血。嫩果曬乾稱碧桃,治吐血、心疼、妊婦下血、小兒虛汗。葉稱桃枝,竄氣行血、煎水洗風溼、皮膚病、汗泡溼疹。根、幹切片稱桃根或桃頭,治黃疸、腹痛、胃熱。花稱白桃花,治水腫、便秘。桃樹根可以清熱利溼,活血止痛,截瘧,殺蟲,還可用於風溼關節炎,腰痛,跌打損傷,絲蟲病,間日瘧。

相伴華夏兒女7000年—桃樹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桃樹對於我們來講,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價值,也可以說是見證華夏文化的一種象徵。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偏遠農村地區,桃樹是脫貧致富助力小康的好幫手。不少貧困地區都是以種植桃樹實現了脫貧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