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华夏儿女7000年—桃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相信许多朋友都知道这首《桃夭》,对于我国人来说,桃树自古以来都是春天到来的象征,桃花盛开就代表春天到来了。现在各地的桃花都应该已经盛开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春天的脚步来了解下桃树吧。

相伴华夏儿女7000年—桃树

苗木简介

桃树为落叶乔木,树皮黑色,高达8米,小枝红褐色或褐绿色,无毛。芽密被灰色绒毛。叶椭圆状披针形,长7~15cm。花单生,径约3cm,粉红色。果近球形,径5~7cm,表面密被绒毛。花期3~4月,先叶开放,果6~9月成熟。为常见的果树及观赏花木。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干、制罐。果、叶均含杏仁酣,均可入药。

相伴华夏儿女7000年—桃树

苗木文化

相传在南北朝时,有个叫潘子良的人,在今桃江县城西南二十八公里处的一个山崖下炼丹修道,成仙后,他炼丹用过的水格外明净。  

有一天,桃花仙子驾云漫游到此,被其吸引。便情不自禁地降落云头嬉戏于井旁,并将发髻上的一朵桃花丢在井水里,谁知桃花落在沾满仙气的井水里翻滚,一变十、十变百。随溢出的井水顺流而下,使整个溪流常年浮满桃花。    

另外,王母娘娘一侍女看上溪边一石匠,便私自下界与其结为夫妻。临产时被王母娘娘发现,生产后不得不被迫返回天庭,分别时,侍女送丈夫一对玉簪,嘱其插到溪流两岸。玉簪便变成了桃树万棵,这条溪流也就成了桃花江。侍女生下一男一女也像其母亲一样面似桃花,美若天仙。两岸女子经溪水洗浴,亦百般娇美。    

桃花江是美人窝,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三十年代,着名作曲家黎锦辉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使桃花江名扬天下。的确,桃花江是一个山美水美人亦美的地方,这里山水如画,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湖南省十大旅游区之一。从此,桃花江有人间仙境之美称。    美丽如画桃花江 桃花江发源于宁乡县的龙塘,进入桃江县境内的子良岩后,才称桃花江,长27.8公里,有83道弯,穿山走谷,在桃江县城桃花江港处,坎坎流入资江。    

桃花江上游奇峰怪石,急涧瀑布相连,每当春季桃花盛开之时,中下流两岸山水相映,一片火红,大有“烂漫芳菲,其色甚媚”的万千气象,令人流连忘返。

相伴华夏儿女7000年—桃树

苗木价值

观赏价值

春暖花开的季节去赏桃花是一个浪漫、简单的微旅行。李樱点缀,群蜂飞舞,花香醉人,满园春色关不住,只等游客的赞美。吸引不少新人来此拍婚纱照,在红花绿叶的映衬下新娘显得格外美丽。

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成熟桃晒干称碧桃干,治溢汗、止血。嫩果晒干称碧桃,治吐血、心疼、妊妇下血、小儿虚汗。叶称桃枝,窜气行血、煎水洗风湿、皮肤病、汗泡湿疹。根、干切片称桃根或桃头,治黄疸、腹痛、胃热。花称白桃花,治水肿、便秘。桃树根可以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截疟,杀虫,还可用于风湿关节炎,腰痛,跌打损伤,丝虫病,间日疟。

相伴华夏儿女7000年—桃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桃树对于我们来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价值,也可以说是见证华夏文化的一种象征。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桃树是脱贫致富助力小康的好帮手。不少贫困地区都是以种植桃树实现了脱贫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