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東公務員巧解行測片段閱讀之道理啟示題

在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片段閱讀是廣東公務員考試必考的一部分,而道理啟示題是其中的一個小題型,雖說題目不多,但是這類題型並不難,在此,中公教育專家告訴我們廣大考生,面對道理啟示題我們的解題思路。

當然,我們拿到一個片段閱讀的題目,一定要先看清楚問法,判斷出具體是什麼樣的小題型,因為每種題型方法策略不一樣。

一般情況下道理啟示題的提問方式為:這段文字給我們的啟示、上述文段可以得到的道理是、材料中故事告訴我、以下哪個選項不是文段所包含的道理等等。

道理啟示類題目大多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人們對生活的看法、對某種社會現象做某種批評、提供某種生活的教訓或進行某種善意的箴誡。通俗點說,就是分析作者的寫作目的,挖掘文段的深層次道理,所以這一類題目我們作答時需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要緊扣主旨。準確歸納概括出材料的主旨觀點,選擇最契合主旨信息選項。

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所謂的透過現象看本質簡單的來說就是不要就事論事,不能僅僅停留在材料本身的內容,道理來源於材料又高於材料,我們要看到文段背後折射的道理。

三是要符合常理。材料的啟示一般是會有一定的教育教學意義的,是有激勵的作用,是能符合生活常理的。

下面我們以幾道題目為例,帶著大家一起去看看

例1:法國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與南風比試,看誰能把一個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風呼呼猛刮,行路人緊緊裹住大衣,北風無奈於他。南風徐徐吹動,溫暖和煦,行路人解開衣釦脫衣而行,南風獲勝。

這個寓言意在告訴人們( )。

A.方法得當柔可克剛

B.實驗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公解析】首先先看材料的問法,問我們這個寓言的寓意,很明顯,這是一道道理啟示題,所以我們去材料中分析,北風很用力地刮,一味使用蠻力只能讓人更加警惕,起到反效果,而南風很輕柔,巧妙地讓人放鬆心緒,最後達到了目的,北風和南風的區別就在於採用不同的方法。南風做法的實質就是以柔克剛。A選項緊扣本文的主旨,而B選項意思是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材料並未先給出這一“真理”,排除,C選項中提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材料裡面並未涉及到問題,排除,D選項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說,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讓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備工作非常重要。材料也未涉及,排除,所以本題選A。

例2:無論導演還是監製,都是非常複雜的工種,經驗的積累非常重要。沒有經歷過片場的摸爬滾打,在現場的執行能力就會有問題。因此,在一些電影產業成熟的國家,新人從學校畢業以後,要先在製片廠當學徒,從寫劇本開始,在經過副導演、執行導演等環節,在各個方面技能掌握齊全之後,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導演,此後再“導而優則監”

下列哪句話最能概括這段文字所包含的道理( )。

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B.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C.天才是1%的天賦加99%的努力

D.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中公解析】先看問法,這是一個道理啟示題,透過文段的表面意思,本文的主旨講的是要想真正學好一樣東西,除了基本的知識還需要通過實踐去積累經驗。所以A選項緊扣主旨最為符合。而B、C兩個選項強調的是勤奮努力,D強調的是做人要有目標,這三個選項都偏離了主旨。所以本題選A。

例3: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上的紡錘樹,中間粗,兩頭細,樹身光禿禿的,只在樹頂稀稀拉拉地長著幾根枝條。這種樹生長的環境很特殊,屬於亞馬遜河流域,一年之中,雨季溼潤多雨,旱季十分乾旱。紡錘樹之所以長得枝葉稀疏,是因為它在旱季時要儘量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和損失,這樣一直堅持到雨季來臨時,紡錘樹便會立刻行動起來,它伸展全身無數條根,美滋滋地把雨水喝個夠。

這段文字寓意人們:

A.紡錘樹很會過日子,它懂得把多餘的雨水貯存在體內

B.遇到不利的環境,不抱怨,也不放棄,悄悄為自己充電

C.等到時機成熟時,自然可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D.讓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才能贏得更高更好的發展機會

【中公解析】先看材料問法,判斷出來這是一個道理啟示題,有些考生容易僅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就會選到A項,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要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表面上是“紡錘樹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生長策略”,實質上則是體現了在逆境中也要能夠適應環境。而C和D問題在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和“更好的發展機會”在文段中是沒有體現的,所以排除,本題選B。

通過對上述這些例題的解析,中公教育專家相信考生們對片段閱讀中的道理啟示題有了相當的瞭解,其實道理啟示題非常簡單,作者的思想觀點一般都是選項當中正能量、給我們積極意義的選項,大家在備考中也要認真總結此類題目的相通點,中公教育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把這類題目的分數收入囊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