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最傷眼睛的不是藍光而是ta!光學博士教你健康護眼

原來最傷眼睛的不是藍光而是ta!光學博士教你健康護眼

​被網課折磨的這幾個月,廣大學生們心心念唸的無非是早日開學,開學?你沒有聽錯,因為再不開學,再不解脫對著平板電腦的日子,再這樣下去...大夥們的眼睛就要瞎了!

網課,刷劇,打機,眼睛一刻都離不開屏幕,都說屏幕藍光傷眼,什麼引起眼睛疲勞,加深近視,更可能引發眼底病變,真的是讓人瑟瑟發抖。

原來最傷眼睛的不是藍光而是ta!光學博士教你健康護眼

最近求真君到邀請光學專家博士Dr.張磊,為大家帶來主題為“從眼睛到眼鏡,青少年上網課科學護眼”的用眼知識科普。求真君接下來就用問答的形式,帶大家一起來學點護眼乾貨。

全文要點

1.科學認識光線,瞭解藍光與紫外光;

2.配鏡是一個技術含量高的過程,直接決定眼鏡是否精準舒適,儘量選擇大品牌;

3.護眼要點:多創造接近自然光的條件,使用電子產品要控制距離和時間;


問:現在不少觀眾都談“藍光”色變,藍光對人眼睛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張博士:藍光作為可見光的一種是無處不在的,而大家對藍光的擔憂和顧慮,主要是由於手機,iPad,電腦等電子屏幕所發出的光線,在藍光波段有一個峰值,而且整體光譜分佈

相比自然光呈不自然的分佈,長時間觀看電子屏幕可能會讓眼睛不適和對眼睛潛在影響。不過,大家對於藍光也不必過於恐慌,科學認識即可。


隨著張博士的深入介紹,我們的焦點從藍光轉向了更廣闊的光譜,從可見光到不可見光,而這些不可見光,有可能對我們的眼睛產生更大的影響


張博士:除了藍光,另外一種耳熟能詳的不可見光——紫外線也會對我們的眼睛產生影響,人們往往只會想到它對皮膚的損傷,卻忽略了它對於眼睛的傷害!紫外線的能量高於藍光,若不做好防護可能造成白內障、黃斑病變等眼睛疾病。幸運的是,科技的力量讓我們可以通過鏡片膜層和材料兩種方式來做好對眼睛的防護。我們可以通過透明鏡片表面多層鍍膜來反射藍光或者紫外光;也可以通過材料技術,在不影響可見光順利通過的前提下吸收紫外線

。也就是說,現階段,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技術來製作可以抵擋紫外線的透明鏡片,也可以製作出能夠防藍光的鏡片。


怪不得歪果仁去海灘度假都會佩戴墨鏡,一是可以阻擋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二是可以“拗造型”,其實市面的部分透明鏡片,可以同樣起到如墨鏡的效果,對紫外線進行反射與吸收,從而對眼鏡產生保護的作用。

原來最傷眼睛的不是藍光而是ta!光學博士教你健康護眼

問:市面在售的防藍光眼鏡種類繁多,孩子應該怎麼挑選呢?


張博士:有三個注意要點。

首先,要保證驗光度數準確鏡片光學設計要合理;

其次,注意鏡片的通透性、顏色平衡;

最後,要注意選擇專業的品牌眼鏡;


張博士:對於消費者如何配一副合適的眼鏡,我這裡有4條訣竅。

1、精準驗配:建議尋找專業驗光師和使用先進設備,得到精準驗配參數;

2、優質鏡架:精準的鏡架,保證眼鏡能夠與人的臉部匹配,佩戴美觀而且不容易滑落;

3、優質鏡片:透光率、防護角度、光學設計等,讓鏡片不僅是看清,更能看好;

4、精準裝配:鏡片與鏡架的精準裝配,量身定製才是最合適的;


配鏡四要素是一個嚴謹、系統、科學的過程,直接決定著眼鏡是否能讓消費者們配戴舒適,大家在日常配鏡時,一定要謹慎對待,儘量選擇大品牌、口碑好,質量可靠的產品。

原來最傷眼睛的不是藍光而是ta!光學博士教你健康護眼

問:鏡片多久換一次比較好?使用壽命多長?


張博士:鏡片的度數建議定期檢查,孩子建議6個月左右檢查一次視力,成人1-2年檢查一次;鏡片的鍍膜、材質會影響使用壽命,而且每天使用,日曬雨淋,也對眼鏡整體有損耗。建議1年半左右進行更換,以保證眼鏡可以繼續發揮讓我們觀看清晰,減緩用眼疲勞的作用。


問:電子產品都有護眼模式了,還需要防藍光嗎?


張博士:護眼模式主要通過軟件直接更改色溫,讓屏幕看起來更柔和,對眼睛舒適度有一定幫助。但相比護眼模式,更好的護眼模式建議,依然是不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原來最傷眼睛的不是藍光而是ta!光學博士教你健康護眼

問:有的家長試圖想通過一張視力表自行檢測孩子視力的做法,可取嗎?


張博士:並不認可這種方式,因為驗光是非常專業的技術活,與視力表的印刷質量、距離、光照條件有關係,驗光的工作建議交給專業機構和人員來完成。

原來最傷眼睛的不是藍光而是ta!光學博士教你健康護眼

問:整天上網課該如何護眼,可以給點建議嗎?


張博士:光線分為自然光和人造光,兩者的光照度(Lux)對比差別比較大,想要孩子健康用眼,需要創造與自然光相近的條件。儘量讓孩子在自然光的條件下學習

,可以把書桌擺放在窗邊,在自然光下看書、上網課,同時注意用眼時間和適量休息。


張博士:總的來說,青少年健康護眼要記住兩個關鍵點:一是多創造接近自然光的條件,並在此環境下學習和上課;二是注意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大屏幕、距離遠,注意使用時長,同時保證眼睛得到足夠的運動和休息。

原來最傷眼睛的不是藍光而是ta!光學博士教你健康護眼

雖然有護眼產品的幫助和矯正,但是用眼習慣依然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