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戰神岳飛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戰神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一生從戎,抗擊金人的民族壓迫和掠奪。南宋紹興十一年,他被趙構、秦檜冤殺,時年39歲。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趙育為之昭雪,後諡武穆,追封鄂王,改諡忠武。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戰神岳飛

岳飛在中國歷史上的卓越貢獻,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收復大片失地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四月,岳飛率軍收復建康(今南京),殺敵三千餘,獲兵器輜重無數,成為南宋抗金斗爭的一次重大勝利。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岳飛率軍第一次北伐獲得成功,先後攻克了襄陽、唐州、鄧州、隨州、郢州和信陽軍,使六郡多年後一直是南宋政權強固的前沿陣地。

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六七月間,飛第二次大舉北伐,收復了商州、虢州等地。同年十一月,飛率軍第三次北伐,重創偽齊軍,奪取蔡州。紹興十年(公元1139年)五月,飛第四次率軍北伐,先後攻克魯山、鄭州、洛陽,七月於郾城大破金軍"拐於馬"、"鐵浮圖",收復穎昌、臨潁,進軍朱仙鎮,使金軍一敗塗地。

2、創立"連結河朔"戰略

連接河朔是岳飛抗擊金朝統治者的一項對策.女真族在唐朝末年逐漸強盛.其中建州女真的傑出首領完顏阿骨打逐漸統一各部.建立金朝.並同宋朝結盟攻打遼朝.在消滅遼朝後開始攻打宋朝.並導致北宋滅亡.金朝侵入黃河流域.

岳飛在同女真的戰爭中提出了連接河朔的政策.即聯合黃河流域的抗金義軍共同抗擊入侵.因為當時金朝剛剛進入黃河流域,統治未穩.而民間亦存在大量的反金武裝.岳飛目的就是內外夾攻,收復失地.岳飛這種內外夾擊的政策是相當成功的.當時已經切斷了金軍的補給線,將要收復開封.金軍亦計劃撤退.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戰神岳飛


3、締建了一支紀律嚴明、能征善戰的軍隊

岳家軍是南宋初年由岳飛領導的抗金軍隊,以牛皋、董先各部義軍為主幹,後陸續收編楊麼等農民軍部眾,吸收山東兩河忠義社梁興、李寶等,匯成大軍。

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因此無論平時還是戰時,都不準索取民間財物,不準擾亂百姓。半夜入居民屯,寧宿於屋簷下,也不準驚動主人。百姓開門迎納,他們也不隨便入住。行軍打仗,不踐踏農田,不損壞莊稼,若士兵買物不給足價或私取百姓一縷一麻,一束草,一經發現,立即斬首。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部隊久駐鄂州(治今湖北武昌),世居漢地,南宋末年抗擊金蒙的將士,很多就是岳家軍子孫。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戰神岳飛


4、建樹起一種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

南宋時期,女真族進人中原,給高度發展的宋朝封建文明帶來了大破壞和大倒退,南北分裂的局面,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給各族人民造成深重的災難。抗金戰爭本質上是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的。這是爭取統一、反對分裂,爭取進步、反對倒退的嚴重鬥爭,是正義和進步客觀存在。岳飛在這規模之大、時間之久,於中國古代史上沒有先例的戰爭中,他倡導"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他提出:"北虜未滅,臣何以家為?"。英勇頑強地鬥爭,以"盡忠報國"為最大目標,奮力抗擊金軍入侵,平定盜寇和內亂,並不屈不撓地同投降派作鬥爭,從而建樹起一種偉大的愛國精神,光照至今。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戰神岳飛


5、是留下了風格獨特的文學藝術作品。

岳飛詩文有律詩《題翠巖寺》、《寄浮圖慧海》,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題記《五嶽祠盟記》、《廣德軍金沙寺壁題記》、《東松寺題記》、《永州祁陽縣大營驛題記》、《題青泥市寺壁》、《滿江紅·怒髮衝冠》,其中最著名的是《滿江紅·怒髮衝冠》中的詩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戰神岳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