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76-2核彈頭:比新冠病毒更危險,數小時內可造成9000萬人傷亡

W76-2核彈頭配備在俄亥俄級核潛艇上,由三叉戟D5彈道導彈攜帶,從這個組合已經可以看出,美軍斬首打擊的武器已經升級。普林斯頓大學在W76-2核彈頭部署之後做了一項模擬,如果一場小規模的核戰爭爆發,那麼全世界會在數個小時內出現9000萬人的死傷。

出品:兵器瞭望臺(第1922期 頭條獨家)

作為美軍核潛艇的新武器,W76-2核彈頭已經開始戰略值班,第一批W76-2核彈頭在德克薩斯州的潘太克斯工廠內進行製造,在2019年末交付,目前已經安裝在俄亥俄級核潛艇上。根據美國的核態勢評估報告,W76-2核彈頭的當量只有5000噸TNT,遠低於廣島原子彈的1.5萬噸TNT,但高於美軍的GBU-43/B空爆炸彈的11噸TNT當量。


W76-2核彈頭:比新冠病毒更危險,數小時內可造成9000萬人傷亡

圖片解讀:俄亥俄級核潛艇上搭載著三叉戟彈道導彈

W76-2核彈頭:比新冠病毒更危險,數小時內可造成9000萬人傷亡

圖片解讀:彈道導彈被認為是戰略核打擊武器

比廣島原子彈還迷你

美軍將核武器低當量化的目標是可以在戰術作戰中使用,相當於降低了使用門檻。美軍在越南戰爭中曾使用過CBU-55B炸彈,其爆炸威力相當於1000噸TNT,爆炸效果相當於一枚小型核武器,衝擊波速度達到每秒2公里,還有上千度的高溫,快速耗幹周圍上百米內的空氣,這種炸彈被美軍用來轟炸地下掩體、堡壘內的作戰人員。

如今美軍缺乏當量巨大的非核武器,諸如GBU-43/B空爆炸彈當量也不高,而且受到戰術戰鬥機外掛體積上的限制。於是美軍開始打低當量核彈頭的主意了,W76-2核彈頭的當量只有5000噸TNT,能夠有效對付地下設施,比如數百米長的隧、地下核設施等。


W76-2核彈頭:比新冠病毒更危險,數小時內可造成9000萬人傷亡

圖片解讀: 美軍核潛艇試射三叉戟彈道導彈

如果使用常規炸彈進行打擊,效果不佳,而且容易延誤戰機,美軍此舉是為了先發制人,在發射目標的時候利用W76-2核彈頭進行斬首打擊。由於W76-2核彈頭配備在俄亥俄級核潛艇上,由三叉戟D5彈道導彈攜帶,從這個組合已經可以看出,美軍斬首打擊的武器已經升級,並非飛行速度較慢的戰斧巡航導彈,而且飛行速度超過20馬赫的彈道導彈,在打擊目標時可實現最快速度、最高精度摧毀效果。由於核潛艇常年處於戰備值班,比轟炸機、戰術戰鬥機所處的戰備等級更高,這說明美軍從威懾模式轉向威懾、實戰並舉,一旦攻擊指令下達,就可以發射彈道導彈對目標進行打擊。


W76-2核彈頭:比新冠病毒更危險,數小時內可造成9000萬人傷亡

圖片解讀:W76-2核彈頭已經開始戰鬥值班

W76-2核彈頭導致誤判

從W76-2核彈頭的裝備可以看出,美軍的核武器政策出現了很大調整,試圖在常規戰中使用核武器。從戰術角度看,用核彈頭打擊目標當然威力更大,而且震懾力也更強,但此舉不利於大國之間的核平衡保持。發射一枚三叉戟D5彈道導彈是非常敏感的操作,中俄無法分清彈頭是否是W88,彈道導彈進入大氣層上方後具備變軌能力,這就增加了戰略誤判的風險。普林斯頓大學在W76-2核彈頭部署之後做了一項模擬,如果一場小規模的核戰爭爆發,那麼全世界會在數個小時內出現9000萬人的死傷。在過去兩年,美俄都放棄了核武器控制的條約束縛,開始研發新的核武器,增加了世界面臨核戰的風險。

W76-2核彈頭:比新冠病毒更危險,數小時內可造成9000萬人傷亡

本來核彈頭只能用來威懾,現在W76-2核彈頭的出現讓戰術打擊也會使用到核武器,核彈頭的使用門檻大大降低。根據美國防部消息,第一艘搭載W76-2核彈頭的核潛艇已經在2019年末開始值班,裝備了2枚W76-2核彈頭,這艘核潛艇為田納西號,具體部署地點保密。進入2020年3月,根據美軍常年部署核潛艇值班的規律,至少有2艘戰略核潛艇攜帶核彈頭在航。W76-2核彈頭比新冠病毒更危險,隨時都可能導致核大國之間出現誤判。本文由頭條號兵器瞭望臺獨家發表,謝絕任何形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