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導讀

2007年,美國著名主持人奧普拉(Oprah)無意間讀到一本名為《新世界》的書,驚為天書,發心大力推廣。她說這本書是她二十年來,讀到的各種心靈書籍中最棒的一本,她在讀後也第一次有了“覺醒”的感受。


所謂覺醒,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去辨識出那個未覺醒的你——也就是小我,在小我思考、說話和行動的時候,辨識到它,並且辨認出那個集體受到制約的心智運作過程。


《新世界》這本書的作者艾克哈特·托爾從倫敦大學畢業後,在劍橋大學擔任研究員和導師。在三十歲前他持續焦慮,甚至一度瀕臨崩潰活不下去,之後他放下所有關係,辭掉工作,在加拿大的一個公園長凳上度過了兩年的歲月。


在那段“安住當下”的日子裡,他每天無所事事地坐在長凳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天空的飛鳥和遠方的渡輪,心中充盈著強烈的快樂。


我們特意整理了《新世界》的精華部分,讓大家辨別出小我的多重面貌,從而在心中形成一個冉冉升起的新的世界。


01

小我:人類的現狀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字句只是遮住謎團的表層含義


❍ 任何事物——一隻鳥、一棵樹,甚至一塊簡單的石頭,當然還有人,其實最終都是無法被知曉的。這是因為它們都有著深不可測的深度。所有我們可以理解的、經歷的、想到的,都只是真相的表層,比一座冰山的尖端還小。


❍ 如果能不用字句和標籤來遮羞這個世界,另外一種深度就會回到你的生命當中,事物會重新獲得它們的新奇感和新鮮感,而最大的奇蹟則是:你能夠經歷到那個本來的自我,它是在任何字句、思想、心理標籤和形象升起之前就存在的。想要這個奇蹟發生,你必須要將你的自我感和本體感,從所有和它們已經混淆在一起,也就是它們所認同的東西當中撤離。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朋友圈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當你看出“你不是誰”,

“你是誰”才會浮現


好消息是:如果你能辨識出幻相的話,它就瓦解了。辨識出幻相也就是幻相的終結。它要靠你錯認它為實相,它才能存活。當你看出來“你不是誰”的時候,“你是誰”的實相才會自動浮現。


小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心智結構就是“認同”。所以,當我“認同”某個事物的時候,我就“使它成為一樣的”。和什麼一樣呢?和我一樣。我賦予它我的自我感,所以它就成為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了。認同最基本的層次就是與實體事物認同:我的玩具,稍後就變成了我的車子,我的房子,我的衣服等等。我試著在事物中尋找自己,可是卻從來沒真的成功,最後還讓自己迷失在這些事物中。這就是小我的命運。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朋友圈


我建議你:經由自我觀察,來研究一下你和這個世界中事物的關係,特別是那些你會稱之為“我的”的事物,這可以作為一種靈性的修持。比方說,你必須在很警覺和誠實,才能發現你的自我價值感是否受限於你所擁有的東西。


你只能經由不在心智裡的狀態中感受到它。本體只能通過感受來體會,不能通過思考。小我無法知道它,因為小我就是由思想所組成的。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小我”不是錯的,它也不代表你是誰


小我並不是錯的,它只是無意識而已。當你觀察到你內在的小我時,你已經要超越它了,不要太認真地看待小我。當你偵察到自己內在的小我行為時,請微笑。有的時候你甚至會大笑起來。人類怎麼可能被它欺騙了如此之久?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小我是無關乎個人的,它也不代表你是誰。如果你認為小我是你個人的問題的話,那不是更多的小我罷了。


很多人一直到了死亡迫在眉睫,外在的事物開始瓦解時,才瞭解到:沒有任何事物和“他們是誰”的本質有關。當死亡臨近時,這整個“所有權”的概念終究顯得完全沒有意義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們也瞭解到,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一個更完整的自我感,但是他們真正在尋找的本體,其實一直都在那裡,只是大部分時間都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同而被遮蓋了。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朋友圈


小我通常是把“擁有”等於“存在”:我擁有,所以我存在,所以我擁有越多,“我”的存在就越多,小我經由比較而生存,別人如何看待你會變成你看待自己的方式。


❍ 小我認同於擁有,但是它在擁有中獲得的滿足只是相對膚淺而且短暫的。在它之內深藏著一個不滿足感,不完整感,匱乏感。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02

小我的核心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當小我出現時,是怎樣的?


// 抱怨與怨恨


❍ 對他人內在的小我不予反應,是讓你超越自身小我,同時化解人類集體小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不予反應不是示弱,反而是顯強。不予反應的另一種表達詞彙是寬恕。寬恕就是去忽略或是去看穿。當你看穿了小我,就能夠直視到每個人內在都具有的本質——健全的心態。


// 我是對的,別人是錯的


沒有任何東西比“我是對的”更能強化小我。“我是對的”就是認同於一種心態。當然,為了讓你覺得自己是對的,就必須讓他人變成錯的。所以,小我喜歡讓他人是錯的,好讓自己變成對的。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朋友圈


// 與幻相抗衡


小我覺得每件事情都是衝著它來的。情緒因此而起,防衛性的心理,甚至攻擊性都會出現。你是在防衛真理嗎?不是的,在任何情況下,真理都是不需要防衛的。光,或是聲音,根本就不在意你或者其他人心裡是怎麼想的。你只是在防衛你自己,或者說,你是在防衛那個自我的幻相,一個心智製造的替代品。


❍ 每個小我都是“選擇性認知”和“歪曲理解”的大師。


// 所有的結構都是不穩定的


一旦你瞭解並且接受所有的結構(形相)都是不穩定的,那麼平安就會在你之內升起。因為當你體認到所有有形之物的無常時,你就會覺醒,並且進入你內在的無形世界,它是超越死亡的。


// 小我對優越感的需求 


每當你對某人有負面評價的時候,就會產生這種優越感。


// 小我和名聲


❍ 愛因斯坦說:“人們對於我的成就和能力以及我真正的本質和能力之間,有著可笑的矛盾。”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03

角色扮演-小我的多重面貌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自然狀態下的福祉和內在的平安,

是真正快樂的源頭


// 角色中的快樂和真正的快樂


不快樂的主要肇因從來都不是情境,而是你對它的想法。去覺察你所思考的內容。把你的想法和情境分開,情境就是情境,它永遠是不偏頗的。


不要去尋求快樂。如果你尋求它,你是找不到的,因為尋找這個動作是和快樂對立的。快樂永遠難以捉摸,但是從不快樂當中解脫是當下可及的。只要你願意面對現實,而不依據事實來編造故事。不快樂遮蓋了你自然狀態下的福祉和內在的平安,而後者是真正快樂的源頭。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朋友圈


孩子渴望與“人”相處

而不是你扮演的父母


// 為人父母:角色還是功能


當身為父母變成了一種身份認同的時候,而你的自我感可能全部或是大部分都是從它而來的話,做父母的職能很容易就會被過度地強調,誇大,而且掌控了你。你對孩子的付出,可能超過他們所需,因而變成溺愛;防止他們受到危害,也可能會變成過度保護,並且妨礙了孩子們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和嘗試不同事物的需要。告訴孩子何者該為、何者不為,最後可能會演變成控制、壓抑。


❍ 如果你的父母就是這樣對待你,千萬別跟他們說他們是無意識而且被小我掌控的。這樣做可能會讓他們更加地無意識,因為小我會採取防衛的立場。你能夠看出那是他們的小我,而不是真正的他們時,就已經足夠了。


小我的模式,即使是持續了很久的時間,當你的內在不再抗拒它們的時候,有時會奇蹟般地消失。抗拒只會給它們更新的力量。

即使它們不消失,你可以用慈悲心來接納你雙親的行為,不需要對它們做出反應,也就是說,不需要認為這些行為是衝著你來的。


“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去和你父母住一個星期看看。”這是個非常好的建議。你和父母的關係不但是你最初的原始關係——為其他後來的人際關係設定了基調,它也是一個測試你臨在程度的好方法。


// 有意識地為人父母 


❍ 很多孩子對他們的父母暗藏了憤怒和不滿,主要的原因就是彼此關係的不真誠。無論父母是多麼有意識地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孩子內心深處都渴望父母和他們相處時,能夠像一個“人”,而不是在扮演角色。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朋友圈

❍ 如果你在小我的掌控下,你會相信:藉由不斷地“做更多”,你最終會累積足夠的“作為”,讓你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上覺得圓滿。但事實不然。你只會在“做”之中迷失了自己。


當你看著孩子,傾聽,碰觸或是幫助他們做一些事的時候,你要保持警覺、定靜,完全地臨在,除了當下時刻的本然面貌之外,不期盼任何其他的東西。這種方式會讓你創造一個屬於本體的空間。在那一刻,如果你臨在的話,你並不是一個父親或母親。你就成為傾聽、觀看、碰觸甚至說話的那個警覺、定靜和臨在。你就是那個在作為之後的本體。


// 認出你孩子的本體


❍ 所謂“愛”,就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辨識出合一。


丟掉那些定義自己與別人的標籤


// 放棄角色扮演


❍ 我們每個人在此要學習的生活藝術中,最重要的一門課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做好你需要做的事,但是不要讓它成為你所認同的一個角色。如果你的行動都是為了行動本身,而不是用來保護、加強或是順從你角色的身份認同的話,那麼無論你做什麼,你的力量都會非常地強大。


當你完全是你自己的時候,你是最有力量、最有效率的。但是,不要試著去做你自己。那又會成為另外一個角色了。那個角色是:“本然的、自發性的我。”一旦你試著想要成為特定的人物,你又是在扮演一個角色了。


放棄定義你自己——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來說。你不但不會滅亡,反而還會重生。同時,不要在意別人怎麼定義你。當他們定義你的時候,他們其實是在為自己設限,所以這是他們的問題。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朋友圈

聰明導向分離,智慧包容萬物


// 病態的小我


小我無法分辨一個狀況本身,和我們對那個狀況的解釋及反應,這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你可能說,“多麼糟糕的一天啊!”但你並不瞭解,那個寒冷、風和雨或是任何讓你有反應的情境本身,並不是糟糕的。它們就是那個樣子。真正糟糕的是你的反應,你內在對它們的抗拒,還有因抗拒而產生的情緒。


小我也許很聰明,但是它沒有智慧。小聰明會追求它自己小小的目標。而智慧卻能夠看見聯結所有萬事萬物的較大整體。小聰明是被自我利益所驅使的,而且它非常地短視近利。多數的政客和商人都很聰明,但很少是有智慧的。利用聰明而獲得的東西都是短暫的,而且最後總是會導致自我挫敗。聰明導向分離,智慧包容萬物。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朋友圈


快樂的秘密是什麼?

與當下合一


// 快樂的秘密


有幾個字可以表達生活藝術的秘密,也是所有成功和快樂的秘密:與生命合一。與生命合一就是與當下合一。然後你就會明白,其實不是你在活出生命,而是生命經由你活出來。生命是舞者,而你是舞步。


// 工作——小我存在與否


❍ 理所當然的是,這些工作時不帶小我色彩的人,在他們的工作中都有傑出的表現。任何與他所做之事合一的人,就是在創建一個新的世界。


小我不知道,你愈是把別人包容進來,事情會進行得愈加順利,而且各種事物會愈容易流向你。當你不給別人幫助,或是隻給別人一點點幫助,或是在別人的路上製造障礙,宇宙(以人、事、物的形式)也不會給你幫助,或是隻給你一點點幫助,因為你把自己從整體之中切割開了。小我無意識的核心感受就是“不夠”,所以它對別人成功的反應,覺得好像是他們從“我”這裡拿走了什麼。小我不知道,你對其他人成功的怨懟,反而會阻礙你自己成功的機會。為了要吸引成功,不論你在哪裡看到它都要隨時歡迎它。


本文摘自:艾克哈特·托爾《新世界》

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


- END -

我們總是在說覺性,到底什麼才是覺性?|《新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