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整天泡圖書館不加社團不加學生會算不算虛度?

讀書學習充實快樂


當然不會了。無論怎麼說,大學依舊是個學校。學生的任務依舊也是以學習為主。

首先,所以整天泡在圖書館裡當然不能視作虛度大學時光了。

其次,即使參加了學生會和社團,學到的東西也未必會更多。一般大一新生在剛加入學生會的一年裡,其實一直是做一些雜活和值班之類的工作,誇張點說,可能大多數只是個苦力。根本學不到太多的東西。除非你在大二繼續留任,當上部長或其他什麼職務,才可能脫離當苦力。但大二時期,學業可能也會加重。所以不如多花些時間在學業上。最後,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利用一些其他時間參加一些活動或者比賽會更有利於個人的發展。

雖然沒有加入學生會和社團,但你可以選擇一些學校比賽甚至市級的比賽來挑戰下自己。


文字長安


我一開始覺得天天待在圖書館學習也是好的,因為不喜歡加社團,而圖書館有很多能讓自己學習的東西。既提升自己又不浪費時間,但後來我越來越覺得天天待在圖書館是在掩蓋迷茫,逃避未來,加社團的人有很明確的未來方向,加學分參加比賽等等。

而我天天和書本相對,我的老師說,實踐要跟上理論,我恍然大悟,我需要更瞭解我的專業和前景,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可以不加社團,但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利用週末假期時間進入社會,這樣才能利用自己學習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季商久


大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學習,如果整天呆在圖書館,你是在讀書,學習,我覺得就不是虛度。當然,還要看你的學習效果,如果你整天呆在圖書館,但是學習效果卻不好,那就要調整策略了。

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學習

1849年,馬克思被迫流亡倫敦其後他一直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直到188年與世長辭。馬克思來到倫敦後的第二年,就得到了一張大英博物館閱覽室的借閱證,開始在那裡苦讀群書,潛心研究資本主義經濟,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最終完成了不朽的鉅著《資本論》。有一個被無數次引用的故事,說的是馬克思在大英博大英博物館位於倫教市中心,建於1753年,館內所藏文物館閱覽室裡看書時,因為年深日久,不斷來回移動的雙腳竟在地面上磨出了“馬克思的腳印”。雖然這個關於腳印的故事最終被證實為虛構,但是馬克思的潛心學習的精神還是真的推崇的。大學為的是什麼?大學最為重要的還是學習專業知識。

參加社團學生會是錦上添花

社團和學生會是調劑大學生活,增長其他能力的途徑。我們要認清楚什麼是本、什麼是末,不能本末倒置。

學習專業知識是大學的本,學好了專業知識,即使你沒有參加學生會、沒有當上學生幹部,並不影響你畢業,而且不影響你找到好工作,甚至不影響你考上研究生。畢竟,你畢業的根據是你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只有這個基礎打牢固了,再談其他的。

反過來說,有的學生熱衷於社團,熱衷於學生幹部,但是專業知識確實一塌糊塗,這樣的人是不可能長久的。如果專業知識很差,你的學生幹部也是當不好的,你怎麼領導其他同學?有誰會聽一個學渣的話?所以,學好專業知識是大學的根本,也是幹好其他工作的基礎。

總之,學習是根本,如果學有餘力,而且自己也確實有通過學生會社團提高能力的需要,可以考慮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參加。如果你對學生會社團沒興趣,對專業學習有興趣,那就努力學習,一定不是虛度時光,我認為是最好的度過方式!


義哥說教育


不算虛度,請接著往下看:


1、大學的圖書館到底是什麼?


圖書館既是知識的海洋,也是白嫖者的天堂。


你花了錢來上學,然後學校白給你這麼好的資源,不好好利用一下,簡直是浪費。


而且圖書館還可能有一些非常值得閱讀,但市面上不容易買到,或者是特別昂貴的書籍,借到就是賺到。


2、為什麼泡圖書館,不加社團學生會,就算虛度光陰呢?


如果你想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社團,想結識志同道合的好友,那麼你應該加入,尋覓知己;


如果你想通過學生會來讓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更進一步,讓自己在進入社會前做一次預習,那麼你應該加入,鍛鍊自己。


但如果你只是想在這裡面混日子,那麼你是真的在虛度光陰。


說到底,加入社團學生會更能鍛鍊自己社交、組織活動、團隊合作這些能力。


這些能力雖然很重要,可對於一個在校大學生來說,並不是很緊急。


一個人,很難把四年的時間投入到學習上,但大學生活給了我們機會,讓我們能沉下心來充實自己。


用四年的時間充實自己,這將使你的人生受益無窮。


3、泡圖書館和加入社團學生會,這兩者並不衝突


如果你想深造,去讀研,或者出國,那麼知識的積累能幫你在學業上更進一步,讓你有更多深造的機會。


如果你想畢業後直接工作,那麼社團和學生會能幫你在為人處事上更進一步,讓你在以後工作的日子裡能有更好的表現。


重點不在於你在哪,而在於你想幹什麼。


無論你想幹什麼,都要不從眾,要遵從自己的意願,尊重自己的想法。


吹泡泡的貓草


在我看來其選擇並不是虛度,人各有志,只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而已。


每個人在大學的方向肯定有所不同的,有的人只對學習感興趣,專心學習,也有的人目標是進入社團學生會去鍛鍊。


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收穫,愛好學習是習慣,是為未來的工作提供條件,同樣的在社團學生會中也能學到,悟到許多,兩者並不衝突,不存在虛度。


從選擇的方向來談虛度問題,個人覺得有一定參考價值,希望有所幫助。


A築夢旅程


虛度,怎麼理解這個詞呢?如果你整天泡圖書館的時間,都是在認真學習,加油學習專業知識,從圖書館中學習了很多有用的知識,那我認為這不是虛度。其實在大學,你加不加社團,加不加學生會這並不影響你的生活,如果只是盲目的加入學生會,學不到任何東西,那這才是虛度,是浪費時間,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做沒有意義的學生工作,還要維護讓人頭疼的人際關係,久而久之彷彿自己獲得了所謂的地位,所謂的榮譽,其實什麼都沒有,這才是虛度。其實大學最重要的就是做你自己,如果你喜歡學習,那就多花時間在學習上,最後拿獎學金,考研,這些都是不錯的。如果你喜歡鍛鍊自己,那就兼職,參加學校部門,學一點有用的東西,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不管怎麼樣,我從來都不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種虛度。


wuli晨風


回頭看,大學還能泡圖書館,讀大量的書,感覺還是挺好的。工作後,常常很難再有那樣大把大把的時間,以及心境,那麼猛烈地去讀書。


纖維客棧


這個看自己個人的需求和觀念吧,整體泡圖書館可以豐富自己的書本知識,瞭解各路名家的觀點,為自己考研考證做準備。參加社團活動可以豐富自己的實踐技能,拓展自己的人脈,在畢業後也許更加能吃得開。


煜家小王子


什麼樣的大學生活才不算虛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如果你追求社團和學生會的生活,那你還真的虛度了。

如果你追求好的成績,追求高的專業度,你整天泡圖書館已經很棒了好嘛?!


是花捲丫


算你夠精了,聰明透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