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隔離澳籍跑步女”談起:你所欠教養的債,遲早用前途來還

3月15日,一段視頻引起網絡的持續熱議。一名澳大利亞籍華裔女士,沒有按規定居家隔離,不戴口罩外出跑步。

面對防疫人員的質問,她給出了各種理由:“我要鍛鍊身體,病了誰照顧我?”還不斷諷刺:“真是拿雞毛當令箭,叫你們領導來!”“救命啊!有人騷擾!”然後把門狠狠一摔,衝著社區防疫人員說了一句“滾”,一直等到民警對她警告後,才心服口服,並解釋之前情緒激動,答應按規定居家隔離14天。

但是因為她的呈一時情緒宣洩之快,給她帶來的是不可挽回的後果:被全國人民罵,被所在的拜耳公司開除,被限期離境……

有人說,她缺乏規則意識;有人說,是傲慢使然;也有人說,是歧視作祟。

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現象。一個擔任過好幾個國外知名企業的高管人員,規則意識是深入骨髓的(國外公司尤其不重人情,而重規則),誰都有自尊使然的傲慢的內在性格。但唯獨她,成為“全民公敵”,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些表面現象的背後,核心原因只是一個:缺乏教養。

可以說,這短短的幾分鐘,就成為她人生的一個大拐點。她幾十年所有的努力得來的成果,被教養的缺失擊得潰不成軍、原形畢現。

從“拒隔離澳籍跑步女”談起:你所欠教養的債,遲早用前途來還

為什麼教養對一個人來說,是如此重要呢?

一、教養是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

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情緒本身沒有正面與負面之分,只是面對不同對象時的效果不同。情緒亦不取決於外在事物,而是本人內心對外在事物的反應。

一個人的教養表現為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而情緒是教養的外在表現之一。

情緒管理不是指要刻意壓抑、逃避或暴發,而是認識到情緒本身是能夠被理解和接受的,從而在理性上先接受情緒,確認情緒是自我內心的一種反應,不是外在所引起的,因此把情緒與外在原因進行切割,在一定程度上對情緒進行消解與淡化。

以“跑步女”為例,防疫人員只是提醒、規勸她的做法有違規定,她內心產生排斥情緒,因此把情緒的來源歸結於防疫人員,因此就會怪罪於外界因素,需要通過諷刺、挖苦甚至謾罵防疫人員來達到情緒發洩的目的,以獲得心理平衡。

拿破崙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可見情緒控制的不易,也可知情緒管理的必要與偉大。

如果讓情緒做了主人,意味著道德修養低,自律能力差,是典型的利己型人格,自己就會成為情緒的奴隸。

有教養的人,懂得如何化解自己的情緒。既不傷及自身,也不牽連他人。穩定的情緒,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

從“拒隔離澳籍跑步女”談起:你所欠教養的債,遲早用前途來還

二、教養是本我與自我的現實連接紐帶

俗話說,脾氣決定命運、性格決定命運,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切沒有教養的表現都是因為放縱了“本我”,忘記了自我、超我。

在老生常談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心理動力論中,“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而教養恰恰是本我與自我、超我之間的現實連接紐帶。

每個人都希望他人實現本我的慾望,如果都體現本我,其社交屬性是衝突的。為了達到平衡與和諧,就需要一方以犧牲自己的本我,以自我或超我來取代,來換取他人的本我,中間的落差由教養來實現。

所以有教養的人,第一步會懂得真正的傾聽並密切關心他人的表達內涵:不侷限於事物事本身所呈現的邏輯與內容,還同時關注表達背後的情感與經驗背景,即設身處地、換位思考。

有一次,蔡康永的媽媽帶著他去一個人家,到了吃飯的時候,女主人把家裡珍藏的美味佳餚、鮑參翅肚都拿出來款待客人。

那個時候蔡康永還很小,是第一次吃到魚翅,於是他驚奇到:“哇,真好吃,媽媽這是什麼東西啊?”

女主人微微地笑道:“這是粉絲。”她親自又給他盛了一碗,說:“喜歡吃就多吃點噢。”

後來,蔡康永成名後遇到很多飯局,他發現每次上了什麼名貴食材,請客的主人往往都會大肆的向他宣傳:“這是神戶牛肉,這頭牛每天要做按摩、聽音樂,很罕有的,每斤要好幾千吶!”

蔡康永總結說,有教養的人拿好東西招待你,是發自內心的想讓你吃好喝好,讓你高興,而沒教養的人他只是想讓你領他的人情,想讓你感受到他的炫耀。

從“拒隔離澳籍跑步女”談起:你所欠教養的債,遲早用前途來還

有沒有教養,就是看願不願意放下本我,顧及別人的感受。

教養是本我與自我之間的調和劑,決定著每個人的人際關係,體現著愛、尊重、溫柔、分寸感、細節,體現著一個人的真誠。

教養的本質是體現對人的關切。知道他人的需要,體諒他人的不便。行為與用詞都營造平和的溝通氛圍。

隨著時間的推移,良好的教養就會形成優良的人際關係場,以己度人、寬厚待人,那麼周圍的人亦如此相待,自己的社交需求就易得到滿足,個人即有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健康的人際關係才是營造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陳丹青說:“教養就是細節。”,教養是在這些細節中體現出來的讓別人舒服,人們就會願意與之交心、合作。

一個人的教養也會從其性格與脾氣上表現出來。好的性格與脾氣鋪就成功之路,反之則是一種自我羈絆與困擾。

附,禮貌不等於教養。禮貌是一種良好的外在修養,非內心真實的流露。若只顧及禮貌層面,往往走入虛偽與假面。

三、教養是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方式

教養是對精神與心靈完善的追求,是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方式。

赫爾曼·黑塞在《獲得教養的途徑》中提出,教養的目的不在於提高這種或那種能力和本領,而在於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意義,正確認識過去,以大無畏的精神迎接未來。意即教養不追求具體的目的,而是自我的意識增強與擴展。

教養體現一個人對世界的態度,折射出他的人生觀。

有教養的人,不拘泥於滿足自我情緒的需要,而是不斷拓展知識與真理的疆域——教養成為追求真理的工具。接受自己的錯誤、認可相反的認知與思想,從而可以不斷精進。

畢淑敏的《請為你的誇獎道歉》一文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朋友到北歐某國一當地教授家中做客,看到教授5歲的小女兒,禁不住誇獎說:“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教授當時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女兒走開之後,她的臉色嚴肅了起來:“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朋友大驚:“我一番好意誇獎她,傷害二字從何談起?”

教授搖搖頭解釋說,他誇獎她漂亮,而漂亮這事不是她的功勞,而他的誇獎會讓她認為這是她的本領,也容易成為她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醜陋的孩子。其實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這是真正的教養培養。一個人的教養不是向內的對自我先天優勢的依賴與顧念,而是向外的對世界的探索與貢獻,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自尊、榮譽感,從而達到自我滿足,藉此不斷攀登人生高峰。

從“拒隔離澳籍跑步女”談起:你所欠教養的債,遲早用前途來還

結語

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這四句話是作家梁曉聲對文化的理解,也同樣可闡釋教養。

教養是一種由內而外的修為文化,不自覺地體現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良好的教養不斷優化著內在追求與外在環境,全力推動著個人的穩步成長;而教養缺失的人,無論走得多遠、爬得再高,也是豐牆磽下、重而無基,總有一天會轟然倒下。

這也是我們從“拒隔離澳籍跑步女”事件中獲得的啟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