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告訴你她的選擇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當今社會的婚姻,你是選擇嫁給愛情還是選擇嫁給金錢?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

100%的姑娘都想嫁給愛情,到最後其中5%嫁給了愛情,10%最後嫁給了金錢,還有85%呢,他們嫁給了隱忍和妥協。

想想就覺得傷感,正巧看了一篇小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風情妖嬈的金大班,最後成了那嫁給金錢的10%,更是嫁給了隱忍與妥協的85%。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是白先勇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968年,收錄於小說集《臺北人》中。故事講述的是從業20餘年的老辣舞女金兆麗即將告別舞池嫁作人婦前夜的故事。該短片曾於1984年改編成電影,由白景瑞執導,姚偉、歐陽龍(歐陽娜娜的爸爸)飾演,豆瓣評分高達8.0。2009年也曾被改為電視劇《金大班》由范冰冰周渝民主演,但是評分只有6.5分。

這篇小說距離今天已經相隔了半個世紀,但卻沒有過時。看完了這篇小說,我在想:到底應該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現實?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

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告訴你她的選擇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劇照


金大班的全名叫金兆麗,大班是外面的人對她的稱呼。她如今已經40多年,從事舞女二十幾年。今天是她作為舞女的最後一夜,明天她就要嫁給陳榮發。這風風雨雨的20年,她愛過、被愛過、恨過、被傷過。最後還是選擇了能夠給她安穩生活的、有點小錢的陳榮發。

正當紅時遇到愛情——月如

當年金大班年輕貌美正當紅,在百樂門遇到了初來舞廳會臉紅的月如。當時她就覺得自己愛上了他,晚上將月如帶回了自己的房間。在月如的身上,她覺得自己被重新洗禮,曾經所有的玷汙和褻瀆都消失殆盡。後來她懷了月如的孩子,想要將孩子生下來,卻沒想到月如做官的爹派了幾個衛士將月如從他們家綁走了,後來再也沒有見過。

當時金大班曾經想過將兒子生下來,一輩子守住這個孩子,哪怕街頭要飯也心甘情願。卻沒想到姆媽和阿哥在麵條裡面下了藥,將成型的男胎打了下來。她第一次萌生了短見,吞金、上吊、吃老鼠藥、跳蘇州河,都沒有死掉。

她曾以為月如是她骯髒生活中的一抹光亮,洗清她所有的齷齪,但是月如走了,孩子也沒了,她對愛情所有的期待都沒有了。她在想要愛情的時候,愛情確實來了,但也很快就走了,而她是被拋棄的一個。

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告訴你她的選擇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劇照

紅顏老去時遇到愛情——秦雄

秦雄比金大班小六七歲,是一個海員,沒有錢卻對她一片痴心。不管秦雄到了哪裡都會給她寄東西:香港的開什毛衣,日本的和服,繡花睡袍,泰國的絲綢從來都沒有斷過。一個禮拜給她寄一封信,密密扎扎十幾張信紙。

但是她等不起了,她40歲了。40歲的女人,沒有時間談戀愛,連真正的男人都可以不要了。看到秦雄掏出已經存了7萬塊錢的存摺給她看,她知道秦雄的未來裡面是有她的,他不會不心動,她自己也說,如果是十幾年前,她肯定會跟他走。可是現在不可能了。

這就是有緣無份吧,”沒有在最好的時候遇見你“。如果她在最當紅的時候遇到的是秦雄,那麼會不會不一樣呢?誰也不知道。關鍵是現在的她,40幾歲了,想要的是安定而不是顛沛流離的未來。

紅顏老去嫁給物質——陳榮發

陳榮發今年六十大幾了,金大班託人在新加坡打聽過了。他在新加坡有一個小橡膠廠,兩棟老房子,前房老婆的兒女也早分家了。有錢、沒有家庭糾葛,是一個很好的結婚對象。在陽明山花了80萬給金大班買了一棟別墅,直接寫的她的名字。

要是在十幾年前的百樂門,她絕對看不上陳榮發這樣的人,因為這樣這樣身價的人在當時一抓一大把,她根本不屑一顧。但是對於40歲的她,這已經是很好的結婚對象了。

金大班在正當紅的時候遇到了自己的愛情,卻被亂打鴛鴦,自己的孩子也被無情的流掉。在四十幾歲紅顏老去時遇到了第二愛情,男人對她掏心掏肺,卻終究敵不過想要嫁給現實的那顆心。曾經想要過愛情,卻在最後敗給了現實。

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告訴你她的選擇


年少想要嫁給風流大少,最後卻嫁給了商人,她的經歷不由讓我想起高中學過的《琵琶行》:

<code>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code>

在很多文學故事中,才子佳人永遠都是話題度最高的。而在這才子佳人當中,更多的卻是才子與青樓女子之間的恩怨情仇,這也是由於當時很多因素造成的。

由潘綏銘的《存在與荒謬》可知,不是所有的勾欄院裡面的女人都能成為青樓女子。最低級就是煙花巷裡面的娼寮,那是給底層男人的,而妓院則是給中層男人的,只有青樓才是給上層男人去的。青樓裡面的女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們與嫖客之間的精神聯繫遠遠大於肉體聯繫。

而《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中的金大班,她就可以算得上是青樓女子,比起出賣身體,她們更多的是出賣才藝。很多文學故事中的“佳人”,一般指的就是這種高級的青樓女子:有文化、有品位、懂風雅。為什麼很多故事都是“青樓女子愛上書生才子的”配置?這是由於歷史限制。

  • 社會限制

《存在與荒謬》中說:

中國古代社會,對於男性實行的是一種有“限的性自由”。它的條限定條件就是:只要是不會破壞婚姻和家庭的性關係就允許,凡是有可能破壞婚姻家庭的性關係,則必定嚴厲譴責與禁止。

這個婚姻和家庭關係,不僅指的是他自己的關係,還有其他人的。如果他去找了外面已婚的女子,那麼他就是破壞了別人的婚姻和家庭,如果他找的是未婚的女子,那麼他就耽誤了這個女子的家庭與他未來的婚姻,以及她將來要嫁的那個家庭。

而青樓女子完全脫離了家庭關係,她們一般都是被賣或者是被收養的,不會成為別人的正妻,一般都只可能成為小妾。所以青樓女子在和客人接觸的時候,她們們不在乎外在的條件,一般只在乎情感,因為她們的下場已經註定了,客人是不可能給他們婚姻或者是很小的幾率會給他們婚姻,她們們也不可能再去超越當時的歷史限制。

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告訴你她的選擇
  • 地理位置

在雍正皇朝之前,古代的城市都是分階層的。士工商等大都住在城內,而農民一般住在城外,越向中間越是等級高的人。就像現在一樣,有錢的人可以買到市中心的房子,而沒錢的人只能由市中心向外擴散居住,你有多少錢決定了你可以住在哪裡,市中心的人都是非富即貴。

古代也是如此,居住在中心的一般都是做官的人,他們的階層都比較高,可以算得上是上層男子。所以當時青樓女子能夠接觸的也都是這一些人。所謂“階層決定了圈子”,青樓女子在她們這一行算是等級比較高的,所以她們也不可能跨越階層去認識普通階層的男子。

  • 思想限制

孔孟儒學思想在我國流傳了2000多年,而後又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由此可見古代士大夫們雖然地位比較高,但還要受到正統道德與規章制度的約束,以至於他們不可能成為青樓的常客或者主主客。

這時候的書生才子們,在“士農工商”的階級約束下,他們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且沒有那麼多的道德規章約束,他們可以自由出入青樓,成為主力。

古代的青樓女子們,由於下場早已註定,她們不會有什麼非分之想,這是歷史環境決定的;她們的圈子就這麼小,接觸的人多是書生,所以愛上書生的比例更大;她們自己足夠富有,對物質也就沒有要求,就會依賴感情,靠情感來彌補自己的精神空虛。

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告訴你她的選擇


古代流行“才子配佳人”,不管是青樓女子還是大家閨秀,流傳下來的故事基本都是和書生才子談戀愛,司馬相如卓文君、崔鶯鶯和張生.......很少看見有個佳人和地主、商人談戀愛,而現在娛樂圈的佳人們更願意嫁給豪門有錢人。

由范冰冰一句“我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就可以看出娛樂圈女星慣常的擇偶標準。

  • “晴格格”王豔嫁給了擁有多家房地產公司的成功商人王志才
  • “東方珍珠”李嘉欣嫁給了香港中建企業董事的富豪許晉亨
  • 傳奇美人林青霞嫁給了全球前500大富豪之一的邢李源
  • 大S嫁給“京城四少之一”的汪小菲

之前買超和張嘉倪的婚姻,惹得很多人羨慕不以,通稿都變成了“張嘉倪豪門闊太”,由此可以看出對於豪門的推崇。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佳人如女明星,都喜歡嫁給有錢人呢?

  • 特殊的工作性質

明星說到底也算是一個工作,是一份工資特別特別特別高以及曝光率特別特別高的工作。她們每天都需要趕行程。拍戲狂魔趙麗穎曾被爆出一年365天都在橫店,何炅也說有時候一天就睡三個小時。他們特殊的工作性質與時間就決定了他們認識的人都是整個圈子裡的人,演藝圈裡面的人,要麼是明星,要麼是幕後的工作人員,要麼就是投資方,或是參加各種酒會遇到的有錢人。如果嫁給圈內人,可能夫妻二人工作都忙,行程有衝突,造成聚少離多,會影響感情,所以嫁給名富豪的幾率和保障就會更大。

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告訴你她的選擇
  • 競爭激烈

娛樂圈競爭壓力大,各色美女層出不窮,想要在娛樂圈打出一片天地難上加難,所以她們只能稱自己有限的年齡,當紅的幾年拼命掙錢。而當自己容顏不在,或者被其他人頂替之後,她們就會找一個安身立命之所,而且還要能夠承擔得起她們奢侈生活的那種,富豪是最好的選擇。

劉濤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2008年她嫁給豪門大少王珂,之後便宣佈息影,誰知丈夫破產,她重回娛樂圈掙錢。嫁給豪門就可以遠離經歷娛樂圈的傾軋,不然劉濤為何在結婚之後就宣佈息影。豪門還是一個很好的保護罩與資源來源,多少明星帶資進組,得到別人求之不得的劇本。

  • 社會風氣與男女平等

之前我發了一篇關於同妻的文章,有網友留言:要是對方有錢,嫁給同性戀也無所謂。文章開頭的知乎問答也可以看出,現在的擇偶標準與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在面臨結婚的時候,更多的人考慮的不再是”愛情“,會多加考慮家庭條件、工資收入、房子車子、生活質量,這不是拜金,而是對自己未來生活的保障。

而且現在男女平等,不再像之前的“以男性為尊”、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人不再需要依附男人生活,她們想要什麼可以靠自己,和有錢人結合更可以實現資源整合。

花神妙曾經提到一個案例,長相6分的創業女家境一般,遇到兩個男人:一個是當地富豪的獨子,一個是某APP創始人,目前已經C輪融資。女生經過自己的打拼獲得階級提升,不管與這兩個男人中的誰結婚,雙方都可以獲益,資源也會共享,創造更多的財富。

不是女明星想要嫁給有錢人,是個人都想嫁給有錢人,就像開頭說的:

100%的姑娘都想嫁給愛情,到最後其中5%嫁給了愛情,10%最後嫁給了金錢,還有85%呢,他們嫁給了隱忍和妥協。

每個人都想既嫁給愛情又想嫁給現實,但現實總是這麼骨感,要愛情可能就沒有錢,要錢可能就沒有。愛情更慘的是,既沒有愛情也沒有錢。不是不想嫁給有錢人,只不過是沒有機會罷了,女明星顯然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概率而已。

嫁給愛情還是嫁給物質?《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告訴你她的選擇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中,金大班想嫁給有錢人,她當紅的時候,陳榮發這樣的,她看都不看一眼。可她歲數大了,挑挑揀揀,陳榮發算是好的了,所以她也只能嫁給他,選擇安定不再奔波的生活。愛情對於她來說不是奢侈品,而是無用的東西。

選擇愛情還是物質?不同時期的金大班有不同的回答。年輕當紅的時候她想要愛情,年老色衰的時候,她只想要物質。從“才子佳人”到“女明星嫁富豪”,變得是擇偶對象,本質其實是“愛情還是物質”。只不過古代的佳人們由於各種原因,更多的選擇了“愛情”,而現代女性們,則有了更多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