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離婚潮":無聊放大的婚姻危機?還是舊傷成疾?

在這動盪的世界裡,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

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裡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

---張愛玲《傾城之戀》

“在家也不工作了,不做飯,不做家務,孩子上網課也不管,這個家是我一個人的嘛?”

“我平時在外賺錢養家,你又為這個家貢獻了什麼?”

“在家40多天了,他跟我說話,完整的一句話,都不超過10句”

這是疫情期間,夫妻之間的吐槽!

曾有一條微博熱搜:#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幹什麼#,不少人回答說,“疫情結束後,最想離婚,實在過不下去了。”

確實,這對於一部分人來說,絕不僅是說說而已。

疫情

3月初,各地民政局相繼復工,實行登記預約制度。據報道,多地婚姻登記處離婚預約天天爆滿,不少人排著隊也要離婚,其中年輕人居多

上海離婚預約登記爆滿,閔行區已經排隊到4月15號;

西安市17個婚姻登記處離婚預約爆滿,灞橋區離婚預約排至月底;

深圳市各區離婚登記預約已排到了3月31日;

鄭州離婚預約辦理已排到四月......

如今疫情還沒結束,這些人的婚姻就已經到了盡頭。

疫情

甚至網友調侃,真沒有想到,第一個報復性反彈的行業竟然是離婚!

為什麼復工後突然這麼多人要離婚?

據登記處的工作人員稱:

一部分是春節放假之前積壓的存量;

還有一部分是受疫情影響,居家時間太久,夫妻矛盾持續暴露和滋生,最終導致離婚。

疫情

都說,小別勝新婚,距離產生美。

春節假期,本來夫妻難得的相處時間,沒有工作,只有生活。因為平時兩人都在忙著工作和生活,有的甚至分居兩地,能夠親密接觸的時間挺少。

夫妻都想利用春節假期,好好在家享受夫妻之間的甜蜜生活,一起吃喝玩樂。

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使得一家人不得不宅在家數週,30天,40天,50天...

疫情

疫情像一面魔法鏡,照出了真實的婚姻狀態。

隱藏的矛盾和缺點 在漫長又無聊的相處中不斷暴露出來,

以往忽視的瑣碎和細節 在持續又無語的爭吵中無限放大,

這對於還沒有磨合舒服的新婚夫妻和舊傷欲成疾的中年夫妻來說,無疑就是一把導火索,最終使他們對婚姻失去了信心。

離婚,是疫情的錯嗎?

為什麼本以為可以白頭偕老的婚姻,卻熬不過短短的4、50天?

是疫情的錯?是相處時間太長的錯?

疫情

正如你心中的答案,顯然不是!

那到底是什麼?

是相處時的孤獨,“一個多月了,我們兩個人,沒超過10句話。”

是爭吵時的指責,“我在外面辛辛苦苦賺錢養家,你又為這個家做過什麼?”

是生活中的失望,“在一個家裡,如果連丈夫/妻子都不理解自己,那婚姻過得還有什麼勁!”

其實,婚姻破裂的本質,是不被看見!

對於夫妻來說,在相處中,

如果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緒、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期待,對方總是選擇忽視、迴避、看不見,

就會矛盾不斷、爭吵不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方看見,並重視自己!

疫情

現在的年輕夫妻就是“矯情”?

有人納悶地問:

為什麼60後父母的婚姻,就能一直磨合著,柴米油鹽地過一輩子,

到了我們80、90後這裡,總是大吵小吵不斷,是不是現在的人就是“矯情”,學不會在婚姻中將就和妥協?

你覺得呢?是這樣嗎?

我覺得是,現在的夫妻太想把愛情維繫成一輩子,不再想過父母那樣不痛不癢的婚姻。

疫情

這本身沒有什麼錯,錯的是我們還年輕,以至於還不知道 婚姻是什麼

在此引用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對婚姻的思考:

婚姻需要平等的合作,婚姻關係是兩個成年人的契約關係。

婚姻關係中既不能出現高低排位,也不能以金錢來衡量在家中的地位。

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為家的正常運轉有所貢獻。

我贊同這樣的態度!

疫情

另外,對婚姻抱有“低期望”,其實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記得楊瀾在《天下女人》節目中問陳數,“你覺得什麼樣的婚姻,到了非離不可的地步?”

陳數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她說,“什麼樣的婚姻,都能過得下去,把對婚姻的期待值放低,會在婚姻中越過越好。”

最後,希望所有夫妻,能夠重新讀懂自己的婚姻,找到合適兩人的相處模式,開啟更好的生活。

二二看侃:

原創不易,謝謝你的關注和閱讀,我將持續在該平臺創作優質文章!

如果你剛好喜歡,請點個贊吧;如果你也認同,就請轉走吧!

疫情

今日話題:

疫情居家期間,你的婚姻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想要離婚的朋友,你的婚姻真的到了非離不可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