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竟成了最難的事

感覺貓挺可憐的,從出生的時候,其實就決定了它的絕大部分性格和能量。

我有兩隻英短貓,一隻藍白公貓是最晚出生的,從小身體比較弱,搶不過其它的小貓,但也最胖,因為都是等別的小貓吃完了再去吃很多。所以抱過來之後性格也比較佛系,不爭不搶,給就要,不給也不鬧。


認識自己,竟成了最難的事


還有一隻藍貓母貓,出生就很會搶東西吃,小小個卻感覺的到很壯實。2個月大的小貓就敢跟我家9個月的大貓哈氣。從來也不讓人抱,蠻的很。

現在藍白快兩歲了,更加的佛系,藍貓玩他就不玩,日常睡覺巡邏為愛好。

藍貓也還是和從前一樣,看到有的吃的就叫,雖然不像以前一樣一直叫,不給就叫不停,但是還是會努力的爭取。

認識自己,竟成了最難的事

看著這兩隻貓,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身邊的朋友們,想到了電視劇的主角們。其實古人說道三歲看七歲,七歲看終生,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有了一定生活經驗的人,看著一個人當前的性格和作為,其實已經可以基本演繹一個人未來的大走向。但是這並不一定,並不一定。

因為還有一句話,叫做人定勝天。

認識自己,竟成了最難的事

最近有一個電視劇特別火,名字叫《完美關係》。男主角衛哲事業特別成功,還創造了自己的一套法則,起名為“衛哲法則”,在公關界特別的出名。但是是個不婚主義者,而且有著焦慮症、親密關係恐懼症。

但是遇到女主達琳之後,在不斷的打破自己的“衛哲法則”的過程中,慢慢的認識到了自己是因為原生家庭中父母吵架離婚,對自己不管不顧,導致了自己對親人的不信任,對婚姻的不信任。

好在和女主的相處中瞭解到了自己,也更加的完善自己,通過達琳對他的所作所為,相信了對方,也願意為對方付出,從而脫離了原生家庭中父母吵架離婚的影響,最終打破了不婚主義者的魔咒,也治好了自己的焦慮症和親密關係恐懼症。


認識自己,竟成了最難的事

而我自己,上個星期新買的電腦微信進行視頻時,居然沒辦法聽到對方的聲音,對方也沒辦法聽到我的聲音,我就很急躁。

剛好前幾天聽我老婆說電腦被兩隻貓弄的摔了一趟,我就懷疑是不是壞了,於是責怪我老婆平時要把東西放整齊一些,不要總是亂糟糟的。索性後面進行反覆實驗,最後解決了這個問題,電腦沒壞。

但是這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其實是使用了冷暴力,將事情責怪到老婆身上,並且隱藏著的是我日常對於亂糟糟的擺放的不滿,借題發揮。其實就算是電腦被貓弄壞了,也不是我老婆想要發生的事情,也不是她的錯。

認識自己,竟成了最難的事

並且這也隱藏著我過往一直以來的行為習慣,遇到問題容易先去進行抱怨,並不是先解決問題,再去思考下一次怎麼避免,不夠冷靜,容易被情緒佔據。

再往深處挖一下,這其實是家庭中我媽媽一直以來的習慣,而我從前是很反感的,但自己最後卻跟隨了這樣的腳步。

想要脫離出來,那下一次,就要在情緒來臨的時候,及時的制止自己,及時的改變自己的行為。

而在這過程中,如果沒有反覆的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行為,下一次還是會對他人進行責怪。


認識自己,竟成了最難的事

那麼怎麼才能跳出這樣的死循環怪圈呢?方法其實很簡單,但是要長期的堅持訓練。具體的方法就是第一步要不斷的去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會做這個行為,和自己的生長習慣有哪些關聯,其實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樣的行為?最後要達到自己實際想要的行為和結果的話,需要做出怎麼樣的改變。

每一次問自己這些問題,相信你可以慢慢的認識自己,完善自己,變得更好的。


說來也是搞笑,活到現在也不過二三十年,但是卻越來越發現,越活著,越需要尋找357歲的從前,尋找根源。認識自己,一步一步原來竟是最難的事。但是也很慶幸活在這個時代,有著這麼多的工具知識,可以讓我們不斷的認識自己,完善自己,慢慢找到自己,找到存在的意義。


認識自己,竟成了最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