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無命:是我殺了我,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姬無命

姬無命:是我殺了我,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姬無命

01

武林外傳中,呂秀才和姬無命的那段對話戲劇性的讓人印象深刻。

呂:我是誰?

姬:這個我已經知道了。

呂: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嗎?你是誰,姬無命嗎?不,這只是一個代號,你可以叫姬無命,我也可以叫姬無命,他們都可以。那把這個代號拿掉呢?你又是誰?

姬:我不知道。(不耐煩)我也不用知道。

呂:好好,我們來進行下一個問題:我是誰?

姬:這個剛才已經問過了。

呂:不,我剛才問的是本我,現在問的是自我。

姬:這有什麼區別嗎?

呂:當然有區別了,你比如說,當我用我這個代號與你進行對話的同時,你的代號也是我,這是否意味著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


姬無命:是我殺了我,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姬無命

02

在這段對話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哲學問題:我是誰?

說到哲學,首先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當然,哲學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個聽起來就很高大上但是實際上對我完全沒什麼意義的存在。

╮(╯▽╰)╭

我們來討論些對人更有實際意義的內容:你認為你是誰?

你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問題有意義麼?

事實上,不但有,而且非常有意義。

這個問題的答案決定了你的情緒,決定了你的行事作風與人際關係。

姬無命:是我殺了我,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姬無命

03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桌子上有一個杯子,裡面有半杯水,有的人看到了半杯水,而有的人看到半杯空。

講到這個問題,我們並不是為了討論樂觀與悲觀,而是為什麼會變得樂觀與悲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

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毫無價值,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

看不慣周圍的很多人和事;

非常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同;

時常害怕被別人否定,面對種種否定,會選擇躲避或攻擊,讓自己有虛假的安全感;

隨後變得異常敏感,覺得周圍的人都在遠離自己,大家都不再愛我了......

為什麼會這樣?

你的自我價值感在作祟。

姬無命:是我殺了我,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姬無命

04

什麼是自我價值呢?

個人在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我對社會作出貢獻,而後社會和他人對作為人的存在有一種肯定。

通俗的說,就是你是否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值得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感,而高低卻不同。

當一個人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會重視,在團體中獲得一定地位和聲譽,得到一定的社會評價時,此時積極的情感體驗會讓他表現為自信、自尊和自強;

反之,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的,不配的,則易產生自卑感,自暴自棄。

此時,就會出現上面我們所說的這些感覺體驗。

姬無命:是我殺了我,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姬無命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人類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即需求層次理論。

其中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是最高級階段,自我價值感也是人類最核心的本質,是一個人快樂的源泉。

姬無命:是我殺了我,也許你就是下一個姬無命

那麼問題就來了:你認為你是誰?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不確定?想改變?來和我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