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銷量下滑,油價的“降維打擊”背鍋?

常規邏輯:為什麼要順應新能源趨勢?一方面是節能環保,突出可持續發展理念,第二方面在於產品優勢,突出日常用車省去的油耗支出,達到經濟性。所以油價的漲跌成了影響新能源銷量的重要因素。

就當前中國新能源市場,2018年銷量130萬輛,2019年受補貼退坡影響,銷售119萬輛,並且轎車生產增速低於汽車平均增速,SUV則高於汽車平均增速,客觀抑制消費,使總體增速減少1%,市場表現呈現衰退現象。

新能源銷量下滑,油價的“降維打擊”背鍋?

近期油價的閃崩變為“降維打擊”,諸多業內人士認為,將引起新能源市場波動,再次促進新能源銷量下滑,一方面促使燃油車的使用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使得新能源產品的經濟性減弱。從銷量上看,2月新能源市場銷量同比下滑79.1%,從表象反映出,油價閃崩促成新能源銷量確實沒有問題,但是矛盾點在於,燃油車市場卻同比下跌8成,客觀表現出油價跌到何種地步,燃油車與新能源都不討好。

油價為什麼會下跌?

疫情的“全球化”確實是影響油價的因素,但並不是直接原因。在1月8日,疫情還未蔓延之時,“美原油主”就觸及65.65美元高點,轉而下跌,客觀證明供給大於需求,減少供給將會刺激需求,提升價格,然而疫情蔓延之後,全球需求下降,致使油價暴跌。

以沙特為首的OPEC與俄羅斯非OPEC此前組成了減產聯盟共有三輪,而2020年3月31日正好是第三輪到期日,減產量是210萬桶/天,為了提高原油價格,沙特意圖與俄羅斯延長合約,在減產量的原基礎上增加140萬桶/天。

新能源銷量下滑,油價的“降維打擊”背鍋?

出現的問題是,俄羅斯拒絕了沙特,導致沙特不滿,所以火力全開增大產量,4月預估將達到1300萬桶/天,並且在很多地區都下調了石油價格,意圖從價格手段的供應鏈上擠壓俄羅斯原油市場。

在此環境中,俄羅斯原油如果價格維持在25-30美元/桶價格之間,可以堅持6-10年,所以俄羅斯不懼沙特的挑戰,直白的說,這就是OPEC與非OPEC之間的價格戰!

疫情影響消費市場

綜合來看,疫情只是加速了油價下跌,卻不是影響下跌的關鍵因素,而汽車市場不同於原油市場,疫情使得全球消費受阻。以我國市場為例,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滑20.5%,並且汽車作為提升大宗消費品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銷量受挫,不能拉動整體消費。

新能源銷量下滑,油價的“降維打擊”背鍋?

我國的車企工廠從2月10日開始陸續復工,期間出現的問題是產量大於銷量,而終端方面庫存積壓超6倍,預定的汽車輸送不出去,客戶不能到店消費,導致車企和終端營收大幅減少,阻礙了新能源市場發展。

在此環境下,新能源車型也反映出問題,充電難、續航里程焦慮再現,它的產品屬性在特定環境下,相較於燃油車而言不能突出用車便捷,相反卻成為用戶的負擔,反映出油價不是打擊新能源銷量的重要因素,而是取決於社會出行、消費市場層面。

刺激消費,拉動內需

油價和新能源銷量的問題有一個共性,它們急需消費需求,在此期間原油的價格戰,美國特朗普曾表示,這是一件好事,可以達到刺激消費和提升市場的作用,新能源市場銷量提升也是如此,需要政策和消費刺激。

政策方面,當前消費者看中產品質價比的同時,也關注新能源政策調整,當前北京發放5.42萬個新能源指標刺激市場,並且各地還在新能源領域推行不限行、不限購的措施,就在疫情期間消費受阻的情況下,中汽協建議推遲補貼退坡,進一步刺激市場潛力。

新能源銷量下滑,油價的“降維打擊”背鍋?

從消費層面上,疫情畢竟是短期行為,之後的消費壓力釋放,會使新能源銷量有短期的大幅上漲,並且車企角度上,還在不斷推出新車,而且合資品牌進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決心更加明顯,無論是上市的現代菲斯塔純電動還是大眾ID.4等等,推出新產品刺激消費潛力,在企業產品佈局上增加新能源產品份額,如此將完善我國以自主品牌為主導的新能源市場的單一格局,有望在未來形成消費導向。

​從政策到消費,整體新能源市場依舊呈現廣闊前景,現今的新能源產品不光是突出環保、經濟性,更是將互聯、自動駕駛的運用之後,成為智能化的出行工具。綜合考量新能源市場,並非油價是主導因素,而是需要穩住腳跟,走上穩定、成熟的發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