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我們都知道,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的起源是什麼呢?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目前大家熟知的傳說有紀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屈原四種說法呢。據說,介子推不願入朝為官,結果在綿山抱著樹被燒死,晉文公便下令將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並下令在五月初五這天祭奠他,祭奠介子推的大多為北方人。

再說伍子胥,伍子胥給吳國立了大功卻被吳王夫差殺害,伍子胥死後,吳王夫差命人把伍子胥的屍體扔進了錢塘江,曹娥等待溺水的父親,等了十七天卻仍不見父親歸來,於是悲傷投江自盡,憑弔這兩個人的大多數是江蘇人和浙江人。

再說屈原,屈原是曠世奇才和忠臣,卻因楚王聽信奸人讒言屢遭流放,楚國滅亡後,屈原最終投汨羅江而死,憑弔屈原者最初以湖北人居多,後來延至整個中華民族,這也是端午節來源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

但是同學們,這四種說法其實都不是端午節的真正起源。端午節的起源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困擾了人們很久,針對這個問題,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還寫過一篇《端午考》專門研究端午節的起源。聞一多先生的考證雖然只是一家之言,卻基本理清了這一古老節日數千年演變的過程。聞先生認為,作為民間節日的端午節,它的起源地應該是春秋時期的越吳地區,後來流傳越來越廣,延伸到了荊楚流域,也就是現在的湖北地區,再北上至中原。那麼賽龍舟又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呀,春秋時期,吳越之地剛剛開發,人們敬畏魚蟲水獸,於是就造出了龍形的舟,並向水中投擲蟲食,以祈福消災。秦漢以後,端午節的風俗傳到湖北一帶後更為興盛,也就逐漸形成了一個傳統節日。其實,無論是介子推、曹娥,還是伍子胥、屈原,他們四個人都是忠烈的人,把憑弔忠烈的人作為端午節的起源來看待,雖然沒有科學根據,但聞一多先生認為,這也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映。

所以我們的端午節,其實起源於人們為生存而與水患水怪進行的抗爭,後來因為人們對忠烈的憑弔,就逐漸升華為人們對生命尊嚴的敬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